第50章:北美行(1 / 1)

因為肖銘需要出國的原因,其它MV的拍攝就繼續交給了寧昊,這種活計寧昊也願意接,他需要攢錢拍戲。   萬事妥當後,肖銘就和助理一起飛往了大洋彼岸的美利堅。   一下飛機,早過來美利堅幫肖銘談出版事項的秦朗就到機場接了肖銘二人組。   秦朗是肖銘花大價錢請的,精通美國這邊法律和出版以及金融等業務,這樣的人為你辦事,貴是貴了點,但是人家就是這麼個價值。   “老板!我已經為你們訂好酒店了,今天先休息,約好明天去出版社簽合約。”   “好的!麻煩秦先生了。”   肖銘和秦朗是雇傭關係,肖銘出錢,秦朗幫忙做事,按著美利堅這邊的情況秦朗當然就叫肖銘老板了。   當然給肖銘服務的除了秦朗之外還有其他人,國內國外的都有,各種負責的方向也不同。   來到酒店辦好入住,經過十多個小時的飛行,肖銘也是感覺有點疲憊,再說第一次來美國,對這邊人生地不熟的,所以入住酒店後,吃過東西就開始休息養精蓄銳。   第二天,休息一晚之後的肖銘精神奕奕的跟著秦朗去了出版社,合同由律師看過沒有問題後,肖銘就簽訂出版合約。   “我實在想不到《饑餓遊戲》既然是一個中國少年的作品,我和所有主編都非常看好這部小說,有大賣的潛質。”   合同簽好後,出版社的負責人看到年輕的肖銘有點感慨的說道。   “謝謝!”   對於歪果仁的恭維肖銘也是笑著感謝。   然後雙方又聊了後續有機會合作什麼的,如果肖銘還有其它小說需要出版的話到時候可以直接聯係他們。   肖銘當然也表示看《饑餓遊戲》的銷售情況,表示小說的後續劇情和新的作品都已經在開始創作。   搞定《饑餓遊戲》出版的事情之後,下麵就是肖銘這次來美利堅最重要的事情了。   那就是投資Facebook的機會,所以肖銘在小說出版合同簽訂之後,立馬就帶人到了加利福尼亞州門洛帕克,也就是現在Facebook公司所在地。   2004年4月,紮克伯格、薩維林和另一個哈佛的大二學生達斯汀、莫斯科維茨在佛羅裡達州建立了Facebook公司。      然後就是紮克伯格的一係列活動,以稀釋薩維林的股份,達到剝奪他決策權的目的。   也就是在2004年7月29日,   2004年9月29日,投資人彼得·泰爾以500000美元的價格收購樂信公司9%的股份後,新Facebook的股權結構是紮克伯格持股40%,薩維林持股24%,莫斯科維茨持股16%,彼得持股9%,剩餘股份留給將來的雇員。   Facebook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會出現一係列的動作,而肖銘就有機會在Facebook還沒有成長起來的時候入場。   肖銘現在也是手握幾百萬美金,相比起那些大的投資公司來說,他這點錢就是灑灑水的,可是相對比那些創業者,他這就是手握巨款了。   而肖銘有著作弊器,能知道那些初創企業有著投資的價值,那現在手裡有錢了那就趕緊行動起來。   本來對於穿越者來說最適合的行業就是博彩和投資,因為都是知道結果的,隻要不受蝴蝶效應影響那就是知道答案在答題。   肖銘現在有這樣的優勢,那不可能就收著個娛樂圈混日子的,投資必須要做起來,更何況手上握著幾百萬美金,哪有不行動之理?   肖銘在來美國之前就安排人接觸Facebook的創始人紮克伯格和薩維林,表達了希望投資Facebook的意願。   要知道肖銘聯係兩人的時候Facebook也就剛剛正式成立一個多月,Facebook的快速擴張,公司需要大量的錢進行運營,這時候肖銘有意願投資,公司創始人都是非常願意接受肖銘的資金的。   對於肖銘這個投資人過來Facebook,紮克伯格他們也是熱烈歡迎的,畢竟這時候給他們投資送錢那真就是及時雨。   投資的意向前期已經差不多談好了,這次肖銘出資150萬美金,占股20%,也就是給Facebook估值達到700多萬美金,而且肖銘不會參與管理,占股的投票權也是給到創始人手上。   要知道這次肖銘可是給了很高估值的,加上一些其它的投資條件,Facebook幾大創始人那是沒有多做考慮就答應下來,現在投資人過來公司,紮克伯格為了表示誠意也是很熱情的歡迎肖銘的到來。   肖銘也是第一次見到這位未來的互聯網大佬,市值萬億美金公司的掌舵人。   怎麼說呢?   初次見麵,肖銘就知道紮克伯格根本不是什麼蜥蜴人,完全屬於正常人類。   紮克伯格也沒有想到這次的投資人這麼年輕,而且長得也非常帥氣。   知道肖銘來自中國後,紮克伯格也就跟他聊起了他那華裔女朋友,以此來拉進雙方的距離。   肖銘和紮克伯格聊天的時候心裡也是感慨不已,這種與大佬未起勢時的談話真的是有點刺激的,肖銘看著紮克伯格就像看著一座大金山。   這樣這筆投資能夠達成,即使後麵會因為Facebook的不斷融資而被稀釋,未來的收益也將是以百億美金為單位的計量。   當最後簽下投資協議的時候,肖銘的心是怦怦直跳,而且他能感覺自己的手都有點發抖。   等著最後塵埃落地,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肖銘長舒一口氣,那感覺真的是太刺激了。   當然Facebook這隻羊還可以薅一波,那就是走前世投資人彼得·泰爾的路子,當時彼得·泰爾以500000美元的價格收購樂信公司9%的股份,肖銘也可以通過其它方式來收購這筆股份,這樣Facebook這顆金蛋就被放在了兩個籃子裡。   這次成功投資Facebook讓肖銘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前世被各種APP支配,對各個互聯網企業就算沒吃過豬肉也是見過豬跑。   肖銘腦海裡有各種互聯網創業的金點子,隻需要找到合適的人來實操實現,比如說YouTube、微博等等,這裡的操作空間真不小的。   肖銘完全可以找專業的IT人才,甚至是原主要創始人來操作這些項目。   當然這些還隻是肖銘突然萌生的一個想法,真正去實施可能不太會,這樣走向互聯網的前臺,不如在幕後悶聲發大財。   而且影視行業是肖銘兩輩子的愛好,重生的他相信自己一定不會為金錢苦惱,那為什麼不把自己的興趣作為自己的事業呢?   互聯網大佬雖然更風光更掙錢,但肖銘相信隻要自己羊毛薅得好,BAT不是寶。   投資了Facebook後,肖銘這次北美行最重要的事情完成了,下麵他就可以好好領略一下這異域風光。   而肖銘作為電影人,而且現在人就在加州,怎麼能不去好萊塢看看呢?   星光大道、格勞曼中國大劇院、杜莎夫人蠟像館這些地方都應該過去走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