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沒有錢我可怎麼活(三更) 肖銘來到銘明傳媒,寧昊已經是在辦公室等他了。 寧昊作為導演他是鬼才,但現在的他對電影的宣傳那是一竅不通,就《石頭》劇組這一群“醜”男,想上個綜藝都沒人接收。 “耗子!久等了吧?” “比不得教主大人日理萬“雞”,我這等一會沒什麼的,哈哈哈!” 說完,寧昊就大笑起來。 寧昊和肖銘是認識的久了,不管是短片還是專輯mV兩人都沒少合作,已經是很熟的朋友了。對於肖銘給他取的“耗子”這個外號,寧昊一開始拒絕的,可是被人叫多了,“耗子”外號就自然而然的戴他頭上了。 寧昊對於肖銘這個始作俑者是一直找不到報仇的機會,想不到現在竟然有這樣的天賜良機,網上都叫肖銘“教主大人”,寧昊當然是有樣學樣。 肖銘看寧昊這樣打趣自己,也就笑點了寧昊幾下,無奈的搖搖頭。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啊! 寧昊是在肖銘的成就越來越高後,也就熄了比較之心,兩人之間相處也更是自然了。 “《石頭》我看過了,很經典的黑色喜劇片,對它的票房我很有信心。增加拷貝的事你跟映藝溝通得怎麼樣?” 肖銘一邊說著還一邊對寧昊比著大拇指,看肖銘對電影的看好,寧昊心裡高興,隻是最後的問題他也隻能用剛剛肖銘的同款搖頭回復了。 《石頭》月底就要上映了,中影和銘明傳媒暫定買下了100個拷貝用於發行放映,這其中是包括了數字拷貝的。 肖銘希望在增加一半的拷貝量,一來可以獲得更高排片,二來應對一開始的觀影潮,要不然口碑爆了,拷貝不夠,觀眾根本沒地方看電影。 銘明傳媒既是《石頭》的投資方,又是電影的發行方,當然在兩邊的話語權都不重。 《石頭》的主控是劉得華的映藝;發行主要是中影,銘明傳媒就是個馬仔,跟在後麵繼續學習。 中影已經發話了,《石頭》隻有這100個拷貝,發行也是要成本的,中影擔心《石頭》的票房連發行的成本都收不回,所以拷貝就這個數了,如果想要增加那就電影出品方自己出錢。 至於說銘明傳媒也是發行方,自己出錢多製作拷貝。這當然可以,但中影不願意提高銘明傳媒的發行分成比例,那公司當然不願意做冤大頭。出錢的是自己,掙大頭的還是中影,更何況還要考慮風險,這事不能做。 最終歸根結底還是要電影投資人在增加個幾十萬的投資,這錢銘明傳媒也願意出,關鍵是公司加大了投資,那在《石頭》中的投資比例是不是也應該有所增加。 肖銘問寧昊的就是這個問題,如果映藝願意跟,那就一起,如果不願意投錢了,那就增加銘明傳媒的在《石頭》這個項目中的份額。 現在看寧昊的表情,就表示人家兩個都不選。 生意是生意,關係是關係。 兩者不能混為一談,義不掌財。 幾十萬而已,不多的,銘明傳媒能出這筆錢,並且也能憑借《石頭》掙回來。如果隻論肖銘和寧昊的私人關係,這筆錢也沒什麼。 但不能壞了規矩,不能讓人覺得銘明傳媒人傻錢多,不能讓人在公司身上空手套白狼。 “這樣我個人投資50萬,電影下映後回我55萬,我要能優先回款。” 這是肖銘對《石頭》最後的幫助了,走公已經走不通了,這是私人幫助了。 公是公,私是私。 寧昊也知道肖銘這完全是朋友之義了,要不然沒有必要自掏腰包,50萬對肖銘來說不多,但人家沒有義務幫你的,票房爆了,最後功成名就的最大的成全是寧昊他自己。 “教主大人!多餘的話我就不說了,以後一定唯教主馬首是瞻。” “耗子你再這樣錢就沒了,還有我和邪教不共戴天。” “肖導!肖總!我錯了!我錯了!錢不能沒啊!” 寧昊這家夥也真特麼的喜歡演,要不然也不會經常客串自己的電影,現在就給肖銘演上了。至於說肖銘的這個條件映藝會不會答應,這點自信寧昊還是有的。 難道大家都是電影學院的學生,寧昊不知道肖銘是表演係的,在演戲方麵肖銘比他專業多了嗎? “耗子!你是不是還想說沒了這筆錢我可怎麼活啊?” “那倒不至於!” 肖銘玩了一個小嶽嶽經典名場麵的梗,看寧昊這反應,他自己都笑了。 寧昊不知道肖銘為什麼莫名其妙的笑了起來,也不好笑啊!肖銘當然也不會告訴寧昊原因。 兩人又閑聊了會後,寧昊就告辭了,他是帶著收獲走的。 跟寧昊聊過後,肖銘又去了趟中影。 “我們的大功臣來了,快坐!想喝什麼茶?” 韓董看到肖銘進辦公室後,很是熱情的招待。 《月球》這趟戛納行不止贏得了利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更是給韓董明年升任中影董事長來了個板上釘釘,當然就算沒有《月球》董事長的職位同樣是他的,可是上級領導的表揚是《月球》給韓董掙來的。 科幻片這個工業電影領域的明珠,國產電影必須要有。 肖銘跟韓董也是客套幾句,要說還是領導辦公室的茶好喝,肖銘是一泡泡的想喝個茶飽。 韓董主要是想和肖銘聊聊《月球》上映的事情。 電影版權大賣,已經是大掙了,但國內票房也很關鍵,票房是電影影響力的不二籌碼。 內地第一部科幻片,不僅要海外香,國內也得取得亮眼的成績,這樣才能打響科幻的名頭。 就跟《那些年》一樣,在內地掀起一股青春校園片的浪潮,現在《月球》也有它要擔負的責任,加上科幻在國產電影中的禁忌,《月球》就更不能掉鏈子。 畢竟《無極》把國內奇幻魔幻片門關上了,《月球》可不能步它後塵,把國內科幻片的大門也關上。 當然科幻片的門從來沒打開過就另當別論了。 現在中影已經幫《月球》掃清了檔期上的競爭對手,接下來就要看電影的表現了,而很明顯《月球》的主演富大隆吸引不了什麼觀眾,關鍵還得看身為導演的肖銘。 問題就在於不管是《月球》的宣傳期間還是後麵的上映期間,正好是《颶風營救》的拍攝時期,肖銘作為導演就有諸多不便了。 這也就是肖銘和韓董需要溝通的重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