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國內(1 / 1)

當肖銘的私人飛機降落在首都國際機場時,時間已經來到八月中旬。 這時間國內的暑假檔市場《大地震》是一家獨大,作為今年暑期檔最受矚目的大片,《唐山大地震》高達1.2億元的投資額和近2000個拷貝的發行數,讓外界對其票房前景頗為關注。 影片投資方華宜兄弟公司兩次更新《唐山大地震》首日票房成績,並宣布最終數據為3620萬元,超過《阿凡達》保持的3600萬元,成為中國內地電影首日票房的新紀錄。 為什麼隻超了20萬? 這肖銘哪知道?可能就是巧合吧? 而7月12號在唐山辦首映時,啟用全球最大的電影巨幕進行放映! 影片放映時,現場的燈光出了問題,一個燈沒法及時關閉,馮曉剛瘋了,把臨時帳篷裡的東西一股腦全砸了,在帳篷裡破口大罵。 這個事是這樣的:首映在體育館舉行,電影開演前出了問題,體育場的燈未按事先約定的要求關閉,影響了觀影效果。 王忠磊摟住他低聲勸他:現在外麵一萬多人在看電影,如果我們的情緒影響到了觀眾,那就得不償失了。 還好經過協調,影響觀影的燈終於關閉了。 其實這事很好理解,男人的奔潰有時候真的就是一瞬間一個小事。 三年磨一劍,辛辛苦苦走到首映,這時候因為燈光影響觀影效果,馮曉剛奔潰發火也是很正常的。 《大地震》上映之後4天票房1.6億。 網上很多針對馮曉剛和《大地震》評論: “影片沒有深刻反思歷史,淪為徒有煽情的家庭倫理劇。” “消費國難,導演動機不純。” 真不知道這些人是什麼思想? 《大地震》是TS市政府的命題電影,TS市高官是該片策劃人,動機不純的帽子扣錯了腦袋。唐山地震是極其沉痛的歷史事件,現在終於有這麼一部電影,雖不是完全記錄,可終究把它帶到觀眾的麵前,把曾經的傷口揭給你看,提醒你,有這麼一群人,一段事存在過,發生過。 除了感激,你還要苛求什麼呢? 有馮曉剛這樣的大導演願意拍這一段故事,難道不應該鼓勵嗎? 而拍《大地震》和《一九四二》的馮曉剛是值得尊重的。 這時候的馮曉剛還沒有飄起來,是很正常的狀態。 看馮曉剛因為《大地震》票房大賣接受采訪時說的話。 當記者問:看完他的《唐山大地震》,感覺新的大師誕生了,你對所謂大師這個說法是怎麼理解的? “我覺得隻有很不冷靜的人才會說自己是大師,這個帽子戴我頭上不合適。” 後麵馮曉剛也說了中國不可能有大師,另外表示人人對電影都有發言權,中國沒有什麼精英階層和高端人群。 馮曉剛清醒著了,對什麼精英?什麼貴族?那是嗤之以鼻! 馮曉剛的經歷可以說是華娛爽文男主的模板,當然長相不算,畢竟小鋼炮的顏值跟肖銘比起來差距太大。 相比起一群大院子弟,當時馮曉剛出身太普通了,所以在這個圈子裡,他就是當之無愧虧的末席,飯局上殷勤倒水打雜點煙都習以為常了,從一個跟班小弟,一步步做到國內首屈一指的大導。 就算功成名就了,在《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這部劇中,導演葉京都是肯定說那個長相醜陋、性格猥瑣、欺軟怕硬,又愛哭、愛占小便宜,最後做了導演的馮褲子的原型就是馮曉剛。 馮曉剛的爽文男主路走得比肖銘坎坷多了。 而一個人當自己身邊都是溢美之詞時是很危險的,馮曉剛他自己就是典型代表,目前的小鋼炮會對所謂的精英貴族說“扯淡”“誰都別裝”,但高高在上久了之後就會“爹味”十足,肖銘得時刻摸著小鋼炮過河,畢竟殷鑒在前。 同時幸好因為有肖銘的存在,馮曉剛沒有說什麼“獨孤求敗”的話,希望肖銘這座大山能壓得住小鋼炮,讓正常型的馮導維持得久一點。 《唐山大地震》上映十一天票房破4億,等肖銘回國時,票房已經接近5.5億,創造了國產電影票房新的紀錄。 現在《唐山大地震》就是市場上最靚的仔,馮導也是春風得意,也是大家聊得最多的話題。 《大地震》是今年的重點項目,會受到一些保護的,所以《怪物史克萊4》和《盜夢空間》都安排在八月下旬,就是為了給《大地震》留出足夠收割票房的時間。 ...................... 肖銘回國後第一次一來到公司,寧昊就帶著人過來了,《無人區》被禁後,寧昊也是簽約了銘明傳媒,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擔任公司的內容總監。 這次寧昊帶來給肖銘的認識的兩個新人中,長相年輕一點的叫田羽升,長相老氣一點的叫忻玉坤,其實兩人年紀都差不多,田羽升比忻玉坤還大一歲,但看起來就完全不一樣,可能這就是內蒙大草原和天府之國的區別,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而當忻玉坤叫肖銘師哥的時候,那畫麵不要太美,被一個蒙古大漢叫師哥,想想都可怕。 但事實確實如此,忻玉坤2008年考取電影學院攝影係進修班,也是北影的,雖然不是表演係,但叫肖銘一聲師哥也是理所應當,隻是他在攝影係隻是進修了一年,去年畢業之後在BJ以拍攝宣傳片、廣告等用來謀生。 田羽升則是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戲文係,2005年,他和朋友們成立聖堂工作室,以此進入編劇行業。 寧昊帶兩人過來,是覺得田羽升和忻玉坤二人有才華,帶過來推薦給肖銘。 都知道肖銘有伯樂知名,銘明傳媒也是擅長培養新人導演,寧昊帶人過來也是希望公司能給兩人機會。 而銘明傳媒新導演的培養機製很簡單,就是以老帶新的傳幫帶模式,老人給新人當監製當製片,或者乾脆帶著新人聯合執導。 田羽升肖銘知道他是《前任》係列的導演,而且整個係列票房不錯,《前任3》更是拿下了19億的超高票房。 忻玉坤雖然沒有拍過什麼票房大賣的電影,但《心迷宮》和《暴裂無聲》都是非常好的國產類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