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醒來。 昨晚夢到了和她一起去旅遊 8:59吃完早飯回家。 上午看視頻做筆記學習。 中午吃飯的時候奶奶和我談起了鹽的事。 她說菜市場裡的鹽都漲到4r斤了,還有很多人在搶...... 我有些惱,但想想也正常。 我們這裡的小破菜市場管的鬆,不少小攤販估計都是進的散裝的食鹽稱斤賣,估計在他們眼中鹽和別的貨品並無區別。 村子裡的人沒見識。 這種情況最讓人惱火了。 本來和鹽沒關係,大家都很正常相安無事。結果有人覺得要囤,還帶動別人一起搶購,最後像奶奶這樣正常看待事情的人反而可能買不到鹽了..... 我和奶奶說沒事不用賣鹽。 要是你怕以後買不到的話:如果菜市場價格正常就在菜市場買點,或者去超市裡買。 ...... 飯桌上爺爺又和我聊天。 老人家對歷史和政治也頗有興趣,當然他的看法大多來源於電視劇和村裡的閑談。 他說:“我們中國有七大洲四大洋。” 我糾正:“爺爺,是全球。” 爺爺:“對,我們中國有七大洲四大洋。” 我小心翼翼說:“爺爺,這個是全球的。” 爺爺繼續道:“對,就是全球的。” 我想,爺爺的聽力越來越不好了。 奶奶問:“這個你在學校裡也有學嗎?” “嗯。”我笑著點頭,“有學。” 爺爺說,美國投放了核廢水..... 我心想,不是日本麼。 我:“爺爺,是日本。” 爺爺繼續道:“我說去年美國投放了核廢水......” “哦哦。”我點頭,也沒有發表自己的看法。 ...... 回家的路上我想到了些事情。 很多時候我們容易把學習和生活分開來看待。 中學生穿上校服後就成了社會的另一個群體,基本會是人人保護和關照的對象。 校園是一個比較安逸和封閉的地方,不讓戀愛,不能看手機,有比較“容易”得到的生活費,還有“強行”綁定的同行團體,有為你製定成長計劃的老師....... 對於做題家來說,中學校園是和真實社會生活有點脫節的。 周圍環境的脫節也容易造成思維的脫節。 在現在的互聯網,知識是比較容易獲取的。 但我想,真正能在生活中解決問題的卻是人的智慧。 這個很復雜。 像平時我遇到問題了,我很容易第一時間就想到一個答案。 它未必是對的,但一定是源於我的成長背景、家庭條件、所處環境、所學沉澱的知識.......聚集在一起靈光一現的“智慧”。 我想,學習不僅是汲取書本的知識,更需要對生活的經歷和思考。 沒有高高在上的智慧。 ...... 11:58吃完早飯回家。 下午看視頻做筆記。 玩了會兒寶可夢大集結的國際服。感覺這遊戲,金幣好難攢。 ....... 今天的晚飯是粥。 我把兩個啃完的雞腿骨放在空盤子上,誰知爺爺直接夾過去放在嘴裡了。 隨後他又放下,說:“我還以為是盤子上的肉呢。” 天色有點黑了,我們沒有開燈。 爺爺的眼睛越來越差了,我心想。 讓爸爸寒假回家的時候帶他和奶奶去醫院看看。 ...... 晚飯後回家玩了會兒寶可夢大集結。 玩了會兒掃雷,高級難度下99個雷第一次通關花了600多秒。 23:16洗澡洗澡。 洗完澡補日記。 感謝書友“華依Huay”的兩張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