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的感覺很無趣。 但還是要加油。 今天六點就醒了,躺在床上看會兒手機。 或許昨晚不應該那麼晚吃麵包。 7:53到教室準備上課。 上了兩節化工安全。 9:43下課去操場走幾步。 操場上 或許是受女朋友影響,坤說自己最近在看書,希望能提升自己的軟實力...... 模塊課的老師他在昨天的讀書心得分享課(我分享的是之前看的《編碼》)上說,他看過的書不多,作為一個工科博士,他的日常是看文獻...... 我是個工科生,細細想來不出意外的話我人生看過最多文學著作的機會已經在前二十年中度過了。 雖然有些傷心,但我並不覺得遺憾。 我看過的書不多,或許我這點淺薄的知識還尚不能稱之為讀過書。 所幸的是這點東西在我接下來要走的這段並不太長的路中還算夠用。 過去書裡的知識我已經看過了,但現在我要用自己的步伐親自踐行自己的道理。 回寢室看看單詞然後去吃飯 12:33上班去(替別人)。 這次是真的結束了。 感覺這群人都是腦殘刁民,不想和他們解釋什麼,說了白天到最後也不聽。 在算是在學校底層體驗了一番,知道了很多東西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出決定的。 以前總覺得校領導是不是能力不行,一天天的不知道忙啥,出的規定還總是礙著學生。 現在想來很多事情: 如何通知到位?如何組織到位?如何執行到位?如何反饋到位? 都是環環相扣的細節。 下麵的人也是有情緒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不是NPC。 治大國若烹小鮮啊,怪不得很多管理者都是從基層乾起,有了自己對這些環節一層層的把控,才能更好的指揮別人玩,調度全局。 上班上的心累。 下班後再在操場走幾圈。 16:16回寢室。 在寢室吃個麵包,休息會兒。 17:27去食堂吃飯。 吃完飯去教室。 一直在聽歌,發現耳機倉落在寢室了。 看看化工原理。 19:17全忘光了...... 今天是無心復習了。 學習要有質量,今天有點累,果斷結束學習回寢室乾別的事。 補下日記。 19:18回寢室洗衣服吧,昨天換下來有些多。 洗完衣服,再洗澡。 20:52好累,吃點東西。 然後看下電腦。 看到了篇文章,深有感觸,文章介紹了snow的《兩種文化》。 這篇文章發表於上世紀50年代,講述了人文主義與技術專家間的鴻溝。 “文人忽視了熱力學定律的基本見解,而科學家們忽視了莎士比亞和狄更斯的榮耀。” 這種現象一直延續到了今天甚至在愈演愈烈。 當年人文與技術還是兩股幾乎勢均力敵的勢力,如今七十年過去了:“技術改變了周圍的整個世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人文學科卻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他們的方法。” “盡管人文教育具有明顯的價值,但它的衰落仍在繼續。 10年來,STEM高歌猛進,人文學科在崩塌。” 到了今天ai幾乎可以取代人文學科最基礎的陣地。 “人文學科是根據論文來評判本科的生。他們根據論文的作文授予博士學位。 當這兩個過程都可以自動化時,會發生什麼?” 但實際上人文學科並非完全失敗,他還有最寶貴的美學、道德、歷史觀...... “喬布斯時常強調,Apple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他在裡德學院輟學時,在那裡玩的莎士比亞和現代舞,以及那個著名的為Mac的設計提供了美學基礎的書法課。” “「對人類體驗的理解越廣泛,我們的設計就會越好。」蘋果是一家人文科技公司。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 如何確定ai的道德,又該如何去創造性的使用ai,這些都是人文主義者與工程師需要通力合作的。 “人文主義與技術之間的聯係,將需要具有廣闊視野和超越其領域的興趣的人來完成。” ...... 如今正式ai快速發展的時候,很多,畢竟是新事物,人們的很多觀點都沒轉變過來。 比如用ai寫論文算不算學術不端?那ai潤色呢?又該如何鑒定是否使用了ai呢? ....... 23:55在床上補了下日記。 難得寫了這麼多。 趕緊睡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