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手術(1 / 1)

這場手術可並不一般,從手術臺邊上參與者的數量上就可見一斑。   按理說,手術的難度和手術臺上的人數並不是絕對正關聯的。   所以,雖然這臺手術的難度是頂級的,但如果按照平常情況,就算是高難度手術臺邊上也是不會圍很多人的。   畢竟人數的增加也會增加術者的心理壓力。   做一場手術,是一點差錯都最好沒有的。   能回避的風險自然要回避。   完全不會像現在這樣,已經圍上了不影響手術的最大許可範圍。   還有攝像頭懟著拍這臺手術拍。   這也是因為,這臺手術的腫瘤切除難度是頂級的,葉教授才會和徐先生商量,是否可以拍製手術過程作為手術教學案例。   這臺手術是全世界首例,腫瘤位置刁鉆,難得有人敢做。   這份視頻不止可以作為教學視頻,還可以寫一篇影響力足夠大的醫學論文出來。   至於徐先生的意見?   聽到能做手術,他就已經興奮絕頂了,那還管讓不讓拍視頻了,他又不是什麼女孩子,拍了公布於眾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甚至這臺手術還是一場直播手術,在一個著名的醫學論壇中同步直播。   徐先生的病例是投過很多家醫院的,對於他,很多醫生都有印象,所以當葉教授的醫院發布直播預告貼的時候。   無論是國內外,所有看到貼子的醫生都震驚了。   國外震驚的是,夏國真有醫生敢做這種手術,不怕出事故,被賴上麼。   而國內醫生震驚的是,葉教授都已經這麼大把年紀了,真的還能做這麼精密的手術麼?   葉教授是頂級的神經醫生,認識他的人一大堆,知道他情況的也一大堆。   看到帖子後立馬就來問他的情況。   也正是如此,這個直播貼已經頂到了論壇的最上方,全球各地都有人在看這次直播。   事實上,院方並不希望葉教授開這個直播。   毫無疑問,被多人圍觀就已經會加大很大壓力了。   而直播一定是比這些人圍觀更加讓人緊張才是。   就算葉教授已經是世界頂尖手術師,麵對過不知道多少高難度的手術,心理素質極強。   但院方還是不樂意加大他的心裡壓力。   隻是,葉教授認為直播一點問題都沒有。   自從他測試了自己的穩定度後,他對於這次手術的信心直線上漲。   植入的係統比他想象地還要有用。   手和手指的靈敏度以及穩定性比起他巔峰時期還要強。   如果說在植入前,他對於手術的成功預期是70%,那現在已經有85%了!   這個成功率完全匹配不上手術難度,放在任何一臺常規手術中,這個成功率也是相當高了。   徐先生的頭發已經被全部清理乾凈。   葉教授拿手術刀慢慢切開了頭皮。   開顱,找到腫瘤病灶位置,然後切除。   一切都很順利,這臺手術進行地比他們預想地還要順利,甚至出血量都非常小。   四個小時後,徐先生被推出手術室,手術大獲成功!   再兩天後。   之前那個會議室中。   葉教授端坐在位子上。   這次坐在會議室裡的不止之前商量要不要實行那個計劃的幾位。   還有好幾個一看就知道是技術工人的存在。   坐在首位的還是之前那位領導者,這次,他的表情比之前看起來還要欣慰。   支援進行移植的多位實驗個體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這次召集大家的原因,大家應該都有預料了。”   “我們自從上次會議之後,已經過了差不多兩個月,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裡,我們給多位誌願參加實驗的技術工人移植了該計劃係統。”   “這次正式移植後的第一次成果匯報。”   領頭人朝著葉教授點了點頭,示意他可以開始匯報了。   葉教授站起身,走到最前麵,拿出了放在口袋中的激光筆。   投影上則投出了一份製作好了的ppt。   “我是葉佳明,一位主攻神經學的醫生,我在之前和大家一樣在雙手上移植了這套係統。”   “而這是我移植前的狀態。”   說罷,葉教授按了一下激光筆,ppt自動播放到了一個片段。   上麵正是葉教授將手舉起來後的樣子。   “大家可以看到,我的手就算是沒有受力,也是呈現一種顫抖的體態,雖然頻率不高,符合大多數老年人衰老後的特征。”   “但對於我這個職業來說,這種頻率已經是致命了的。”   “而這是我移植完後的體態。”   再次按動激光筆,ppt上的視頻一變。   “移植完後,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我的雙手就算平舉三分鐘,手也隻是肌肉勞累,並不會像之前那樣不受控的抖動。”   “而這是我在之後做的一場手部穩定性測試。”   ppt上轉成了葉教授縫豬皮,縫雞蛋的視頻。   “從這個視頻中,我們可以顯而易見地看到,我的手部在精細工作上和年輕人並沒有二至。”   “作為在我身上出現的改變,我應該是最清楚的,我能明顯感覺到,我這雙手甚至比我年輕時候還要靈敏。”   ppt再次變化,這次出現在大家麵前的是一份手術報告。   “而這就是我這段時間以來用這雙手做出的最大工作成績。”   “為以為患者進行了一場變高難度的腫瘤切除手術。”   “至此,我可以下第一個結論,這項技術對於人體性能上的增強是顯而易見的,變化是顯著的,效果是明確的。”   “雖然不知道長期植入會不會對人體長生不良反應,但至少在短期內是正麵提升。”   “所以,我認為,該項目可以先行在年紀較大的技術工種中進行推廣,謝謝。”   葉教授說完,鞠了一躬,然後下臺坐下。   在他以後,一個又一個技術人員從座位上站起來,來到了前麵匯報自己身體的變化。   這其中有開工程機械的,也有製作航天器的,武器裝備的,還有工廠中的老工人。   植入之後,他們都察覺到了驚人的提升,有一位鉗工,本來就是工廠裡的技術大拿,植入之後,做出的工件甚至比機器鍛出來的還要接進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