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師父?” 林立見他突然沉默,連忙呼喚了幾聲。 聖虛子收回思緒,繼之前的話說道:“不僅四翼會來,六翼和八翼都有可能會出現。” “那它們什麼時候會出現?” “不清楚。” “數量會和兩翼一樣多麼?” “不會,強者永遠隻有少數。” “最後一個問題,如何迅速徹底摧毀它們?” 這個問題十分關鍵,若不能快速摧毀,就會陷入無止境的消耗戰。 “它們的生命本源擁有再生能力,想要迅速摧毀,要麼粉碎它們的肉身,要麼破壞它們的生命本源。” “什麼是生命本源?” “一種傳承的血脈之力。” “血脈...” 林立腦中忽然蹦出了基因一詞,似乎明白了些什麼。 血脈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基因,就算不是,也有很大的關係。 他不懂這些,但不妨礙上報,成為一個研究方向。 這時,帳篷的簾布被掀開一角,傳來通訊兵的聲音,“林營長,時間差不多了,該出發了。” “好,馬上就來。” 林立看了眼空白的紙張,起身向外走去。 出了帳篷沒幾步,就碰上了旅長。 薑遠瞥了眼他空空如也的雙手,詢問道:“報告呢?” “腦子裡。” 林立隻字未寫,哪來的報告。 “你倒是會省事。” 薑遠也沒追究,帶著他上了一輛吉普。 車子引擎一陣轟鳴,朝著靜安市區方向駛去。 林立麵色古怪的問道:“首長也在前線?” 薑遠點頭,“兵熊熊一個,將慫慫一窩,首長比我們更懂這個道理。” “來的是哪位首長?” “你很熟悉。” “明白了。” 林立不再多問,沉默的將目光轉向窗外。 車子一路兜兜轉轉,駛入了靜安市四環路的一所交通分局內。 這座交通分局已被部隊臨時征用,各個方向都有站崗的警衛兵。 此時院子裡已經停了不少車輛,大部分都是綠色的軍車,空曠處還停了兩架直升機。 林立剛下車,便見一輛軍用吉普駛過來,停在了他的旁邊。 主駕駛門打開,下來一位身穿飛行服的高個男人。 男人三十來歲,身姿挺拔,相貌英俊。 “來了個熟人。” 薑遠停下腳步,難得露出了笑容。 “呦,老薑!” 男人也發現了他們,走過來熱情的握住了薑遠的手。 握完手後,他轉向了林立,笑問道:“這位是?” “林立。” 林立笑了笑,禮貌的伸出了右手。 “你就是林立!沒想到這麼快就見麵了。” 男人一把握住他的手,顯得十分高興。 林立麵露疑惑之色,記憶並無有關對方的任何片段。 男人很快反應過來,笑道:“我們昨天就認識了,我叫祁冰。” “是你!” 林立用力的反握住他的手,激動且誠懇的說道:“謝謝。” “都是戰友,說這些就見外了,你們是好樣的,整個三旅都是好樣的!” 祁冰同樣有些惺惺相惜的激動,緊握的手一直沒有鬆開。 麵前這個和他年紀相仿的男人,是個爺們! “行了,會議快要開始了,以後你們有時間慢慢認識。” 薑遠伸手看了看時間,不合時宜的出聲打斷,這才讓兩人緊握的手鬆開。 三人同路,一起來到了二樓會議室。 會議室很寬敞,中間是一張大型會議長桌。 桌子兩旁已落座不少人,絕大部分都是軍人,而且級別不低,桌上的銘牌都是旅級指揮官。 除了軍人,還有一些文質彬彬的中老年人,銘牌上了標注了專家教授等字樣。 林立三人入座後,又陸陸續續的來了一些人,將位置基本坐滿,然後就是安靜的等待。 快到9點的時候,外麵的走廊再次傳來腳步聲。 一位穿著中山裝的白發老人在兩名警衛兵的陪同下走入了會議室。 “首長好!” 所有軍人唰的一聲起立,站的筆直,其餘人也慌忙站了起來。 林立望著這位老人,腦中記憶瞬間清晰了起來。 他也姓林,叫林守國。 “這個時候了,就別搞這些虛的了,都坐吧。” 林守國伸手虛按了按,待所有人坐下後,這才坐在了首位上。 他沉吟片刻,直奔主題道:“這次靜安市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開這個會的主要目的是搞清楚這種長了翅膀的獸類到底是什麼東西,以及協調各部門針對百姓的救援,醫治,轉移,安置等問題,你們有什麼建議或想法,都可以說說。” 話音剛落,就有一位生物學專家發言,“這種陸生生物不符合藍星生存條件,歷史也沒有相關的資料記載,我初步懷疑是外星生物。” “我贊同,大家請看。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 另一位科學專家敲擊了幾下筆記本電腦鍵盤,將一張照片投射到會議室的幕布上。 照片是靜安市上空裂縫,如同一隻巨大的黑色眼睛般凝視著眾人。 他指著照片說道:“這條裂縫的背景顏色經過技術甄別確定為無反射物質的黑色,也就是宇宙的顏色,基本可以證明這些生物是從地外入侵的藍星。” 短短幾句話,就掀起了議論熱潮。 外星生物這四個字曾被無數次提起,也被無數次演繹,一度被視作假想敵。 如今假想成真,卻並沒有想象中高端先進的樣子,反而隻有落差極大的落後,野蠻印象。 科學專家又敲擊了幾下鍵盤,將幕布的照片替換成了靜安市的航拍俯瞰圖,圖中的怪獸呈現蜂窩狀聚集在市區中心。 他將俯瞰圖放大,說道:“從這些外星生物的體型,密度,範圍來計算,此次入侵靜安市的外星生物數量至少在八十萬隻以上。” 短暫的安靜後,又一位教授發言,“靜安市常駐人口760萬,市區人口將近五百萬,根據數據分析,此次事件遇難人數已達百萬,被困人數還有將近兩百萬人。” 這些數字一出,頓時如巨石般壓得在場軍人喘不過氣來,隻有真正上過前線,才知道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 氣氛十分壓抑,但會議還要持續。 生物專家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接話說道:“目前送檢的外星生物組織樣本還在檢測中,有結果後會第一時間送到軍部,現在有關外星生物的問題,各位長官比我更有發言權。”
第11章 會議(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