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燕長青家的人其實有好幾家人的。 但是這年頭,人們真的是沒見識又沒膽量——主要是家裡窮,敢不顧家裡老小死活,豁出去全部家當的人,還是不多。 “那我乾。”燕水興糾結了很久才做出決定,可是還有問題。“我本錢不太夠,再說我算賬不太行……” 哦,你不說我都忘了,這位是二娃他爹,就是那個算賬奇才,說人家一個月工資四位數,兩個月八位數的! 燕長青為難了,要是他這麼算賬去販雞蛋,自己借他錢肯定血本無歸啊! 還好,關鍵時刻有人解決了這個難題:“我去吧!我跟我哥一起,我們倆搭夥兒乾。販雞蛋得多少錢?俺倆湊湊,哥你能湊幾塊錢?” 說話的是燕水生,是燕水興的弟弟,二娃的二叔。 燕長青一拍巴掌:“不管你們湊多少,我再借你們五十塊錢。雞蛋好壞你們能分的出來吧?” 燕水生還年輕,被輕視有點不樂意:“那肯定能啊!誰還能看不出來個好賴?” 嗯嗯,也對,這年頭雞蛋是家裡的寶貝,男女老少,甚至小孩兒們拿起來雞蛋都能準確分辨雞蛋品質。 不過燕水生也就那點分辨雞蛋好壞的底氣,一談錢就慫:“那可是五十塊錢啊,萬一路上出個問題,那咋辦?要不我們先少弄點?” “那隨便你們,趁地裡活少趕緊跑幾趟,摸清楚門路。”燕長青無所謂,這些人不怕下力,但是對錢和東西,甚至人情都看得太重,這是本性,一時半會改不了。 不過燕長青必須把有些話說前麵:“先說好,兄弟合夥做生意,鬧不清楚搞的兄弟倆成仇人的不稀奇,我建議伱們學學數字,收多少記個賬,省得扯皮。如果還算不清了來找我,我給你們算,別弄成仇人了行不?” “那不會那不會。”兄弟倆異口同聲答應。“有事兒就來找你評理,你放心,你給我們介紹的門路,我們肯定聽你的。” 旁邊燕水旺有點坐不住了:“那個,七斤,你看我咋樣?能乾不?我算賬還是沒問題的。” 這是鐵蛋他爹,雖然他和燕水興兄弟都起名有個水字,但是堂兄弟都算不上,村裡人就這樣,又不是有族譜的村子,現在起名字都亂了起來。 燕長青對誰都支持:“隻要你覺得自己行,那就去乾。無非是一開始少弄點,隻要雞蛋不收到壞的,就算不賺錢也虧不了。” …… 最後願意嘗試去做小販的也不多,還要加上李明發這家夥。 不過燕長青很滿意,除了李明發,其他的都是和自家關係最好的,也是對自己信任的,幫他們一把是應該的——也算是還點人情,上輩子父母出去打工的早,家裡隻有爺奶,平時人家可沒少幫忙。 後續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說讓他們都跟著爺爺學編這個雞蛋托。 再給他們劃分個‘地盤’,規劃一下周邊村子的路線,讓他們不至於走重合路線,浪費時間白費功夫。 還要讓他們想辦法找收雞蛋的地方——其實燕長青曾經去買過廢紙的收購鋪就收雞蛋,但是那裡價格和鎮上小販們價格都一樣。 燕長青更建議去縣城賣,價格更高,甚至如果他們願意,去更遠的市裡都行。 力氣是最不值錢的,如果多跑幾十裡一百多裡,能多掙幾塊錢,哪怕幾毛錢,願意乾的招呼一聲都能來一群。 收雞蛋的時候分散去收,賣的時候肯定要一起,有幾個人,也能避免路上出問題。 這點也要先給他們說清楚,燕長青說的很明白:“我隻是建議,這樣搞你們生意能做的長久。別有人覺得自己能找到收雞蛋更貴的地方,自己偷偷去能多賺幾毛錢,萬一你一個人遇到賊遇到搶的呢?” “就是。”燕二河對這個有經驗。“我們去市裡那次,就遇到幾個想……” “二叔!”燕長青都想給他一石頭,喊完再看老爸和爺爺的表情,有點無奈。“那次遇到仨人,估計是看見我們兜裡有錢,跟了老遠的路,後來我趁上車前送了他們幾塊石頭。沒危險的,離我八丈遠都被我打趴下了,屁都不是。” 燕二河耷拉著頭,就不敢發言的,果然多說話就容易犯錯。 這件事倆人一直都沒說,怕家裡人擔心,沒想到因為過去太久,警惕心下降,現在不小心暴露了出來。 畢竟是過去的事兒,而且現在正在說正事,家裡人表麵都沒多說什麼,不過後怕肯定是有的,都怪二叔,回頭就催他多開點荒…… 燕長青解釋完繼續說道:“不但是咱們沒錢,外邊人大部分也是沒錢的。都是窮瘋了的人,啥事都敢乾,你們要出去準備去縣裡或者去市裡,就得做好準備,人心要齊,遇到事兒抄家夥一起上,乾完就跑。” 有了燕二河現身說法,這句話大夥兒都聽得很認真。 就算心裡有些發怵,但是,都是窮瘋了的人,這時候也沒打算退縮。 燕長青最後總結:“你們回去再商量一下,考慮清楚。準備乾了的話,我是建議按我說的來,反正這生意我都不去乾,也不打算抽你們成,你們有問題了來找我,我說公道話的時候肯定能保證公道。” “就是覺得咱們幾家關係好,像二娃俺們整天一塊兒玩,給你們介紹下這個門路,以後家裡也能多吃幾頓肉。回頭你們再商量商量用電的事兒,也給其他人都說說,想用我的電了來交待一下,我十五前就去買發電機。” “至於價格,我說八毛就八毛。你們別擔心我會多收,甚至說改電表啥的。等用的時候可以和那些不用我家電的人家比比,看看到底誰收的多誰收的少。真覺得我的多,也可以不用,我肯定不刁難人。” “真無所謂,別擔心我也鉆錢眼裡,剛才說坐家裡收你們錢就是說著玩。我是為了自家方便,以後我們家還要乾別的事兒,買發電機純粹是備用。靠掙你們那幾毛錢,我買發電機別說成本了,修理費都不夠。” 一戶人家一個月用一兩度電,又不大可能買大功率柴油機,損耗還大還容易出問題,收個錢還得挨家挨戶查電表去收,其實挺麻煩的,不是為了長遠考慮,燕長青都懶得給他們改造電路。 至於修理費,燕長青靠的是金手指,準備去搞個修理技能來自己動手。 好聽話誰都會說,燕長青不需要,都是實話實說。 說的好壞不重要,還是看結果。 以後是明白人的自然知道誰好誰壞,不是明白人的,愛咋就咋地。 …… 等這些未來‘販蛋隊’的人離開,燕大海就關心一個問題:“真要買發電機了?得多少錢?” 這次和說打井就不是一回事,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燕長青態度比較堅決:“錢多少先不說,家裡的錢買不起大的也能買小的。有了發電機,能做的事情就多了,弄個榨油機打麵機開個鋪子,就算咱不乾,誰來乾他掙的錢都有咱一份。” “就算不賣電,咱們還要養雞,以後我還考慮咱們自己孵化小雞,買發電機也是為了有備無患……就是有準備了不怕到時候遇到事兒作難。” 爺爺支持孫子:“那就買去。不過你剛說修理的事兒?” “我自己去學。”燕長青表示不用擔心。“去油田學,油田那邊機器多,肯定用發電機。他們還要去野外探礦挖井,總不能打著手電筒,靠腳蹬發電開機器?我學東西快,用不了幾天學會了,也是門手藝。” 學手藝這話更容易獲得支持,村裡麵的木匠算手藝人,隔壁村磨豆腐的也算,去集市上人家有修馬蹄牛蹄也是手藝,還有修秤的打鐵打首飾配火藥的……隻要會門手藝的,生活都能比啥都不會的過的好。 再說一次,這年頭,集市上有擺著的火藥賣,大家都習以為常,沒人覺得不能賣。 隻不過爺爺還擔心:“那人家願意教不?” 爺爺的擔心也不是無的放矢,現如今手藝人都把手藝當寶貝的,生怕別人學跑了。 “肯定能找到人教,不行我站旁邊看都行,不吹牛的說,我看幾天也能看會。最差我買幾本書自己慢慢學也能學會,這個肯定不用擔心。”燕長青對自己……的金手指很有信心。 大家對燕長青也很有信心,聽到他這麼說,都覺得沒問題。
第56章 販蛋隊(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