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他自己琢磨的道理,要培養自己班裡的人自信。
  殘疾人咋了,看見咱們胳膊上的紅袖箍了沒?
  都是燕老板的人,是讓人羨慕的酒廠人。
  還有一點,在做事的同時,也讓人看看,燕老板是個仁義人,就連自己帶的這些人,都願意收進來。
  這一點仝大富也沒隱瞞大夥兒,大夥兒心裡對老板都挺感激,能做的也不多,那就替燕老板宣揚一下仁義的名聲吧!
  也是鄉裡人的一點小心思,得了貴人相助,別的幫不上貴人,那就幫貴人宣揚一下好名聲,也算證明自己不是啥知恩不圖報的人。
  仝大富其實現在也算小有名氣,畢竟他帶的人都有些特殊。
  所以沒多久,就讓他找到了機會,看到了有個舉著話筒到處找人問話的人,他立刻就來了精神,帶著人有意無意的就湊了過去。
  然後,等話筒遞過來,都不用別人問,他就開始用練習了好久的普通話,開始大力稱贊自己的老板……
  ……
  下邊的人有多少心思,燕長青沒顧得上去看,也顧不上管。
  他現在正敲著大鼓,開始帶文藝部的人演奏了。
  轟隆隆的鼓聲,錚錚的古箏,悠揚的笛子二胡,很快就成了整座大會場唯一的聲音。
  不管是萬裡之外趕來的人,還是本地剛出家門口溜達過來的人,一瞬間都很安靜下來,聽著這位國際大作曲家帶領的演奏。
  很多人還在往這邊趕,不過到了也隻能遠遠的聽著音樂,根本湊不到臺子跟前了。
  馮一貴和方清亮張實林聽著曲子,忍不住就閉上了眼。
  這三個都是酒廠的合作夥伴,雖說老馮的待遇特殊點,不過他倒挺樂意和方張二人交流,主要是市場大,他們的酒廠雖然生產同一個牌子的酒,可也沒啥你死我活的競爭。
  互相交流還能有好處,三人自然的就走到了一起。
  有過很多社會經歷的人,再聽音樂,自然能聽出很多人生感慨來。
  古箏叮咚,二胡悠揚,大鼓一聲聲震人心脾,氣勢雄渾的節奏,讓人仿佛看到了巍巍青山,滾滾大河……
  青山腳下,大河之旁,有人家。
  從刀耕火種,到遍野麥田,穀穗飄香……
  從曾經食不果腹,到如今吃飽喝足,可以來參加盛會……
  一首曲子,卻仿佛讓人看到了一幅幅畫麵。
  這是民俗節獨有的音樂盛會,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隻有在這裡,才能感覺到,真的聽到了仙樂飄飄,那種讓人身臨其境的感受,是從任何地方,都聽不來的感覺。
  老馮搖頭晃腦的聽著,等一曲結束,才有點驚嘆地說道:“雖說聽過不少次燕總的音樂,可這現場的感覺,說不出來啥好,就是舒服啊!”
  不大愛說話的張實林都點頭:“就憑燕總的這名頭,我就不擔心今年咱們沒上春晚廣告,銷量的問題了。”
  方清亮大大咧咧地:“那是,就是燕總太忙了,這產量上不去……”
  ……
  產量上不去是大問題,三人誰也沒辦法。
  他們自己在這一行業乾的越久,就越知道自己有個上家的必要性。
  白酒行業那麼多廠家,他們的酒生產出來就被分銷商們拉走,如果說前期靠的還是廣告,現在就純粹靠的是質量了。
  人們常開玩笑說,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
  這句話本來隻是一句調侃,實際上根本沒啥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