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曰、阿其和蘇蘇分開後,在船上就一直安安穩穩的到達舜華國,之後再沒出過事。 唯一難受的,就是兩人在路上一直擔心著蘇蘇。 蘇蘇則和他們講述了被大鰲帶走,到了大鰲老窩,用簫聲收服大鰲的經過。 後來大鰲又把她送到舜華國,而這些珠子,就是從大鰲老窩帶來的戰利品。 阿其羨慕地看著蘇蘇,又難以置信地問:“小姐,這隻大鰲真聽得懂您的話?” 蘇蘇聽了聳聳肩道:”我也不知道它能不能聽懂人話,可我每次和它說,它能弄明白。 也許它經過幾百幾千年的沉澱,它真能懂人話。 嗬嗬,我也不確定,不過我相信它,否則它怎麼把我送到舜華國呢。“ 見阿曰欲言又止,蘇蘇又道:“阿曰,你有什麼想問的,盡管說啊。 我們都是經歷過生死的好兄弟,沒什麼不好說的。” 阿曰清了下嗓子道:“這些珠子,就是你說的珍珠,它怎麼會在大鰲的老窩呢。“ 蘇蘇哈哈哈笑著告訴他們,這種珠子在一種像蚌一樣的海洋生物裡。 估計大鰲它們是把海蚌馱到老窩,吃了肉,丟了殼。 而這些珠子就是吃肉剩下的,全丟棄在窩裡,蘇蘇去後就把它們全給收來了。 蘇蘇見兩人聽得仔細,就表示自己覺得這珠子很漂亮,於是取名叫它珍珠。 她嘴上這麼說,心想則暗想:在自己的老家這些東西就叫珍珠,隻是沒那麼大而已。 說著蘇蘇打開百寶囊,取出二個雞蛋大小的給阿曰、阿其看。 阿曰拿在手上把玩:“我以前在王宮的時候,看到過一顆比這個小一半的,大家都很寶貝,父王還說是夜明珠。” 阿其托在手上把碩大的珠子滾來滾去,嘖嘖稱奇。 蘇蘇給他們普及,這些大的珠子在晚上的時候會發出亮光,稱為夜明珠也是沒錯。 那些小的由於礦物元素的不夠,就沒有亮光。 阿曰聽蘇蘇說的,嘴裡嘟囔著:“礦物元素,礦物元素是什麼東西?” 阿其眨巴眼睛,也覺得莫名其妙。 蘇蘇咋了下舌,也不知怎麼解釋。 想想就說道:“也是石頭的一種,是寶貝石頭。對、對,就是寶石,寶石!” 阿曰似懂非懂地點頭:“哦,寶石,寶石。” 阿其更不知所以,稱贊道:“我家小姐就是書看得多,什麼都知道。“ 蘇蘇無語,心想這和你家小姐看書沒關係好吧。 本小姐是現代人,好歹也是個高材生,可嘴上不能說,隻好嗬嗬笑著。 三個人聊了好久,夜深了,也有些困意,於是到樓上各自休息去了。 ......... 翌日,陽光如利劍劈開了黑夜,整個珍珠貝店裡又忙碌起來。 由於阿其、阿曰的到來,蘇蘇今天睡得特別香。 阿其也不去打擾蘇蘇,等她醒來的時候都已是響午。 ...... 此時,大王子慎之和羽涅、辛夷他們正在街上閑逛。 街道兩旁店肆林立,還夾雜著一些小商販在其中。 這些年來休養生息,風調雨順,整個舜華國的貿易還是做得有聲有色。 雖沒有大的貿易,但來之各國的商販也夠養活整個舜華國。 慎之知道這些都要歸功於自己的母後。 國家剛剛建立的時候,如果不是母後的極力促成,和母後前期的親力親為。 舜華國也不會全民發展絲織業。 如不是母後勸父王在自己國內成立全世界的買賣中心,也不會成就貿易在國內的地位。 當然母後的堅持也很重要,否則父王也不會采納。 現在舜華國有這樣地發展,都和自己已故的母後分不開。 直到現在,依然有不少店鋪或攤子售賣著別國的特產,或具有民族特色的珠寶首飾等貨品。 隻可惜...... 辛夷的話打斷了慎之的遐思,邊逛著辛夷邊和慎之道:“主子,這幾天我們京城出了個新鮮事。” 慎之看了眼辛夷不出聲,臉上也沒表情。 辛夷見慎之不製止,就大著膽子道:“在雪街頭上開了一家新的店,聽說天天客流爆滿,每天客戶還排隊購買東西呢。” 慎之輕哼了一聲道:“有這事,道聽途說吧。” 辛夷尷尬的笑了二聲道:“嗬嗬,還是主子了解。我自個兒確實沒去看過,我也是聽於天冬說的。” 慎之也沒理辛夷,望著二邊街道的繁榮景象,心很是感慨。 羽涅見辛夷說著不著邊的話,又看慎之沒搭理,就轉移話題。 小心翼翼道:“主子,再過二天就是臘八了......” 慎之隻是嘆了口氣道:“時間過得真快。” 辛夷討好著說:“可不是嗎?我還沉浸在大郡主送親的那會兒呢......” 慎之聽後若有所思,和旁邊的羽涅道:“你去旁邊買點臘八用的物品,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你知道的。” 羽涅應聲離去,還不忘和辛夷說:“照顧好主子。” 辛夷對著羽涅吐了下舌頭點頭回應。 ...... 蘇蘇起床後,看阿其和阿曰都已在樓下,將店鋪打理得井井有條。 她心裡甚是欣慰,有這樣二個同伴,店就不需要自己那麼操心了。 蘇蘇隨便吃了些早餐,就和阿曰、阿其吩咐一下,隨後出門去。 當時店家留下來的娟都送的差不多了,自己也要出去看看,找些別的商機,畢竟珍珠數量有限。 而且接下去的珍珠都是完整的、大顆粒的,普通的貨少了。 百姓一般買不起精品,那來的客戶肯定會偏向達官貴人。 況且娟也送得差不多了,不可能還這麼多人排隊買。 不過蘇蘇目的已經達到,珍珠貝的名聲也趁著這段時間成功打響。 她在街道上一路閑逛著,不知不覺早已離開雪街,走在了別的街道上。 路過的每家店鋪,蘇蘇基本都會去看看。 走了那麼多店,她發現舜華國最多的就是絲織娟布買賣。 有高端的、有低端的,有的鋪子就如小型加工廠一樣,還有單獨的染坊。 街道上開了那麼多的布店,生意非但不差,還照樣是人流湧動不息。 蘇蘇現在知道自己剛開業就生意那麼好的原因了,可能就是自己買珍珠送娟布的關係。 現代人的思維和這裡的人不一樣,這裡就沒贈品這種概念,隻能用一分錢一分貨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