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四、賣蠶繭(1 / 1)

夏舜傳 我銅學 3928 字 2024-03-16

那隻能用另一種方法製作白糖了。   幸好在回來的時候,把各種類型的糖都買了一些,裡麵黑糖居多。   蘇蘇要使用的方法,就是黃泥水淋製糖法。   這方法簡單,也好操作,隻需兩個甕,一個瓦質漏鬥,一個三角架子,一小撮稻草和一份黃泥水。   她讓阿其和阿曰把這些都準備好,先在膳房裡把黑糖熬成糖漿,然後倒入甕中,等它凝結成黑砂糖。   鈺蕭見蘇蘇在膳房跑進跑出,以為在乾嘛,也跟過來看。   在等待的過程中,隻見蘇蘇把三角架子搭在另一個甕上,再把漏鬥放在架子上,然後用稻草堵塞瓦質漏鬥的漏口。   把凝結好的黑砂糖倒入漏鬥中,等黑砂結定後,把稻草撤掉。   然後把黃泥水淋向漏鬥中的黑砂糖,隻見黑渣從漏鬥流入下麵的甕中。   瓦質漏鬥中留下白霜,最上一層約五寸多非常的潔白,那就是白糖了。   阿其和阿曰在一旁看著蘇蘇的一通操作,親眼見證了黑糖是如何變成白雪般的白糖,都覺得十分驚奇。   鈺蕭看到蘇蘇的這番操作,也非常震驚。   蘇蘇滿意地看著漏鬥中的白糖,讓鈺蕭他們嘗嘗味道,她自己也嘗了一下。   這味道甘甜綿長,讓人口舌生津。   不錯,這比之前在王兄府邸中嘗到的白糖好太多了。   其實這個白糖的製作方法,是她以前在大學圖書館裡看到的,因為較簡單,腦袋裡還有印象。   雖然蘇蘇成功製作出了白糖,但是她並沒有打算做白糖的生意。   所以隻做了這一次,後麵沒有再大量製作。   她用這些白糖再做了一次蛋糕,這次做出來的蛋糕味道正宗、清甜,非常的好吃。   鈺蕭、阿其和阿曰嘗過之後,也都贊不絕口。   剩餘的白糖被蘇蘇保存起來,以備下一次使用。   接下的幾日蘇蘇一直在思考,自己後麵要養蠶生產蠶絲,必須要成規模。   上次也和王兄談起過,王兄建議自己好好考察考察。   自己確實上心考察了一番,可找不到突破口。   後來又碰到身陷山穀的事,就一拖再拖。   正心煩呢,便打算出去轉轉,散散心,尋找點靈感。   於是蘇蘇讓鈺蕭陪著自己,兩人在街上漫無目的的閑逛,這邊看看,那邊摸摸。   最後在途經一家綢緞鋪子的時候,正好看到一大娘在鋪子門口賣蠶繭。   可能因為價錢有點低,一直在和那夥計講價。   蘇蘇見狀,有點好奇,就進入那家綢緞鋪子旁觀。   鈺蕭見狀,也跟著進去。   蘇蘇假裝在一旁挑選布匹,實則暗中關注那婦人和夥計的談話。   “小哥,你這價錢太低了,再高一點吧?”   “嬸子,這價錢已經給得很實惠了,比別人多了十文。   你要賣就賣,不賣就走。   哎,你還是快走吧,萬一被官府的人碰到我們都得倒黴,再說有的是賣這繭子的人。”   那夥計被那大娘纏得有點不耐煩,語氣都變得不怎麼友好。   蘇蘇視線不經意地落向那大娘籃子裡的蠶繭,隻見裡麵的蠶繭基本都是小個頭小,還扁扁的。   蠶繭黃色的居多,白色基本很少。   這些蠶繭並不像自己那個世界的規模化養殖蠶繭,個頭沒那麼大,也不飽滿圓潤、色澤光亮。   最後聽到這樣的黃蠶繭以每斤一百一十文成交,蘇蘇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這一個籃子大概可以裝六斤蠶繭,那就有六百六十文。   她若有所思,在老家,小時候看外婆養過蠶。   據她了解,在自己世界一畝桑田,保證桑葉完好的情況下,可以養三張紙的蠶籽。   每一張的蠶籽,養的順利可以出九十斤蠶繭,三張蠶籽的話就是二百七十斤蠶繭。   如果一年養兩季的話,單三張蠶籽養成功,賣蠶繭就有將近五萬兩的銀子。   那如果成規模的養,想想利潤都非常可觀。   隨後蘇蘇向鋪子裡的另一個夥計詢問了絲綢的價錢,了解到這些絲綢大約十兩一匹。   而二百七十斤的蠶繭,經過繅絲後,大概可以織將近五十匹絲綢。   如此算下來,一年就有將近五百兩銀子的收入。   然後她還問了蠶繭的價錢。   得知像剛剛大娘賣的那種黃繭,算是下等蠶繭。   如果是白繭,那就是上等蠶繭,可以賣到二百文一斤。   顯然這裡的養蠶技術不如自己那世界,這裡白繭很難得,黃繭偏多,怪不得商鋪出售的絲綢那麼貴。   這時,蘇蘇撇見大娘出了綢緞鋪子,連忙也跟著出去,鈺蕭則也緊跟其後。   蘇蘇快步走到那大娘麵前,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伸手攔了下來。   那大娘明顯被她的動作嚇了一跳,兩手緊握住籃子,有點緊張地問道:“小姑娘,你有何事嗎?”   蘇蘇見狀,拱手道歉:“抱歉大娘,嚇到您了。   我先前見大娘在那綢緞鋪子售賣繭子,就有點事情想問您。   您看,那邊有一間茶肆,我們去那裡談如何?”   那大娘聽了蘇蘇的話,看見旁邊還有個戴著麵具的男子,連連擺手道:“小姑娘,你搞錯了,我老婆子那有賣過什麼蠶繭啊!沒有,沒有。”   邊說邊繞開兩人,急急忙忙向前趕路。   鈺蕭和蘇蘇對視一眼,知道在舜華國私下買賣蠶繭一旦被發現就是重罪,所以這個大娘才不肯說。   既然這樣,蘇蘇上前直接表明來意:“大娘,你放心,我不是官府的,我私下來向你買蠶繭。”   那大娘一聽是買家私下問蠶繭的事,立即鬆了口氣,點頭跟著蘇蘇往那茶肆走去。   在茶肆中,蘇蘇與大娘經過一番交流,得知她夫家姓丁,稱她丁大娘,家住南山村。   這南山村背靠大山,地處南郊。   蘇蘇沒有想到在南郊還有村莊,畢竟她上次去南郊時,可沒見到啥村落,好像都是山。   丁大娘告訴她,這村子裡家家戶戶都有養蠶,也紡紗織布,不過織的是麻布。   農戶人家多用的是麻布,絲綢織品他們也用不起,況且也不能私自織造絲織品。   所有養成的蠶繭隻能交給官家收購,要是被發現農戶私下買賣蠶繭或私自紡織絲綢,被抓到就是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