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菲兒,22歲,體貌端莊,性格隨和。 一頭烏黑亮麗的齊肩發,一笑露出的小虎牙,很是討喜。 她出身於北平一個普通工薪家庭,家中排行老大,下麵還有弟弟和妹妹。 作為學生中的先進代表,她親身經歷一年多前,那場聲勢浩大的,“反對華北自治”的學生運動。 緣於北平當局畏懼日軍挑釁,采取果斷鎮壓舉措。 大多數參與運動的骨乾被抓入獄,愛國運動隨即陷入低潮。 護理專業的顧菲兒,僥幸逃過一劫。 隨後,她奉命進入協和醫院,用護士身份潛伏。 她的任務首要的是:利用職務之便,囤積敏感稀缺的外傷藥品。 其次,在不暴露的前提下,收集權貴資料,拓展醫護圈中的積極分子。 最後,醫護雙修,盡快學會簡單的外科手術技能。 能從毛摳門和殺手書生眼皮下逃脫,顧菲兒與生俱來的第六感,發揮出關鍵作用。 嗯,就是天生的特工。 因而,看見李淑儀的第一眼,她的潛意識發出預警。 最開始,她認為是自己暴露了。 聽說對方值夜班,完全和自己不搭噶,才鬆了一口氣。 但,一個疑問隨之而來。 這狗特務,為什麼要值夜班呢? 晚間,除了急診,醫院裡就沒幾個醫護人員。 她確信,自己的嗅覺不會錯。 盡管,李淑儀身上的“特務”味,不明顯。 但,對方的眼神,往往在不經意間,閃現出機警和冷酷。 和她神秘的上線,如出一轍。 交班時,她做出決定,將這段時間收集到的稀缺藥品,轉移走。 在“青黴素”沒有發明前,美國製造的“磺胺”,是唯一的消炎藥(缺點是殺菌範圍有限)。 協和醫院是美資,磺胺儲備充足。 相當一部分前來就診或住院的患者,非富即貴。 因此,很多患者出院或死亡後,遺留下的藥品,就成了顧菲兒的“阿裡巴巴寶庫”。 五個半瓶,一個整瓶,至少能救活六個戰士! 學過基礎醫護的崔蕓,擔當護士完全沒問題。 不過,在交班時與顧菲兒首次見麵。 源於女人的天性,促使她,多看了對方兩眼。 總覺得,這個五官甜美的護士,隱隱有哪裡不對,但,具體也說不上來。 現在的她,一門心思配合搭檔抓日諜。 其他的,統統不重要。 此後三天,李國基白天神出鬼沒,一槍一個小漢奸。 到了晚上,他悄悄潛伏在協和住院部,陳恭澍的病房,和汪壽山輪流監控配藥實驗樓。 “魅影精靈Ⅳ型:350mm×350mm×300mm,偵查半徑3+8米,時速3+9公裡,飛行3+12分鐘,冷卻12小時。” “四級滯空:飛行時長增加4倍。” “一級空投:空投物品份量500克。激活需要1個技能點,且,前置技能均需四級。” 終於搞定“空投”的前置技能! 再殺一個漢奸,就能激活。 李國基的心情,美滋滋。 行動隊長陳恭澍正閑的發黴,見他一副臭屁樣,很是不爽。 “嗯,你和小崔守株待兔,得守到猴年馬月?” 李國基瞬間鬱悶。 麻痹的,這幫日諜真是屬烏龜的。 完全不顧別人急不急,磨磨蹭蹭好幾天了,愣是沒有一點出手的跡象。 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 這日子,確實難頂。 李國基看向辣手書生,隨口問道:“陳哥,有好主意?” 經驗豐富的陳恭澍俏皮地眨眨眼,故意賣關子。 哎? 這位王牌不能真有辦法吧? 李國基一骨碌爬起來,湊近對方,腆著臉說道:“大哥,你真是我親大哥!給小弟支個招唄!我給你買豬頭肉!” “加一瓶大曲!” “醫生不讓大哥喝酒!” “你管得真寬,就說買不買吧?” 李國基左右看看(其實病房內根本沒別人),咬咬牙說道:“行!我這就去買!” 吃著紅汪汪的豬頭肉,喝著舒心的小酒,陳恭澍覺得,生活真是再好也沒有了。 看一眼,李國基渴望的小眼神,他笑了。 “嗤!都說你精明,我看你是精明過了頭!” 李國基莫名其妙,趕緊問道:“大哥,啥意思啊?” 陳恭澍伸出兩根油膩膩的手指,問道:“你說小鬼子成天惦記,魏教授挖出來的國寶骨頭,對吧?” “嗯!我猜,八九不離十。” 陳恭澍又問道:“那還不好辦?你以前說‘換位思考’,為啥不從小偷角度想想,他們最擔心什麼?” 呀! 一語驚醒局中人。 李國基發現,自己確實鉆進了牛角尖。 小鬼子打國寶的主意,除了擔心自身被發現。 更擔心這些國寶被轉移,或被人搶先一步奪走。 這時候,來一招“引蛇出洞”。 那效果,絕對燃爆! 類似於《瘋狂的石頭》中,兩夥小偷不約而同偷翡翠的劇情。 一旦小鬼子發現“同道中人”出現,估計會跳腳。 “陳哥真厲害啊!我這就去安排人手……” 陳恭澍豎起一根手指,低聲叮囑道:“噓!保密啊!” 李國基拍著胸口保證:“放心,指定不能讓小鬼子知道……” “嗝!” 暢快地打著酒嗝,陳恭澍頻頻搖動食指:“誰耐煩小鬼子小畜生,我說的是喝酒的事!” 哈,就算王牌殺手,在醫生麵前都得裝慫。 南京調來二十個特務,大部分都是新人菜鳥。 殘酷的戰爭年代,想不輸,隻能靠人命往上填。 為了釣到這夥竊賊,李國基和毛萬裡,反復斟酌,徹夜不眠。 最終,製定出“以德克日”的誘捕行動。 1934年至1937年,堪稱中德蜜月期。 中德兩國,天然戰略互補。 尤其,中國的礦產、豬鬃和桐油,是第三帝國軍方,最看重的戰略物資。 作為回報,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第三帝國元首,於民國二十四年底,派出法肯豪森將軍,擔任國軍的軍事總顧問。 總顧問充分調研中日軍力,強烈建議:到民國二十七年,國軍必須整編60個德械師,方能與日軍對抗。 民國二十五年底,先後兩批,二十個德械師完成編製整軍,配備部分德械(重火力嚴重不足)。 截止目前,第三批十個德械師,猶在抓緊整編。 全部三十個德械師中,僅有第3、9、14、36、87、88師,以及教導總隊,初步達到整編要求。 另外,除了軍備上密切合作,中德在人文領域的交流,也進入相當的深度。 例如,元首親自授意的“超級人種計劃”。 德國古人類學家,魏敦瑞的“中國猿人”的研究項目,也屬於其中一部分。 為此,毛萬裡邀請德國駐北平二秘,參觀協和醫院實驗樓。 德國官員參觀德國科學家的實驗室,很正常,很合理。 畢竟,元首很看重這方麵的科學研究。 發現德國參觀團,日諜最初並沒有多少抵觸。 因為,此時的德國,是日本的朋友。 依據1936年11月25日,德日兩國在柏林,簽署的《反第三國際協定》。 日德兩國,此刻,已經確立合作關係。 但,李國基為實驗樓門口的偵查日諜,下了一個套。 兩名混入參觀團冒充德國領事館的特務,在經過日諜時,有意無意“走漏”了口風。 偵查日諜聽聞後,雙眼,溜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