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搬新家(2 / 2)

人生1984 拾寒階 4993 字 2024-03-16

  李雲海特別喜歡這裡的環境,清幽靜雅,離主乾道解放路隻有幾分鐘的路程,離火車站和長島飯店也近,往東便是西州有名的第一個安置小區,朝陽新村。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隨著火車站和五一路的建成,朝陽新村進一步擴大,到八十年代初,漸漸成為擁有一百多棟五、六層高樓房的大型小區,地名也分為朝陽一村和朝陽二村,這裡後來誕生了著名的金蘋果市場。

  李雲海對這個地段很滿意。

  這天,搬進新房之前,李雲海和林家人一起過來看房。

  林振邦和唐玉霞也來了,他們先到林小鳳的別墅參觀。

  林小鳳的別墅裝修設計,都是她自己指導的,法式風格,奢華得就像歐洲宮殿。

  李雲海覺得這樣的裝修太過富麗堂皇,有一種走進西式酒店的感覺。

  眾人又來到李雲海的房子。

  他新家的裝修是現代溫馨家居風格,用別具一格的米色皮紋墻紙,極具時代感的高級印花圖案和大理石紋,呈現出一個富有時代感的家居設計。

  客廳的每個角落都透露出舒適與愜意,大客廳以吸睛的綠色、橙色沙發作為點綴,給人新奇又富於創造力的視覺體驗。空間寬闊又界限分明,與其他功能區之間互通,滿足多樣的功能需求。

  林振邦一進門,便咦了一聲:“這房子裝修得好看!實用!”

  李雲海適時的說道:“叔叔,阿姨,要不你們也搬過來一起住吧?”

  唐玉霞也很喜歡這套房子,不過她不可能搬過來同住,笑道:“李雲海,伱有這份心就很不錯了。我們心領了。”

  林芝挽著母親的手,拉著她一起去看每一個房間。

  參觀完畢,林振邦和李雲海在客廳沙發上坐下來聊天。

  林振邦用手拍了拍軟硬適中的沙發墊,說道:“這是國外買進來的沙發吧?國內沒看到過這樣的款式。”

  “是的,全套的家具和家電,都是我托人從香江買進來的。很多裝修材料也是那邊進的貨。”

  “不錯!”林振邦贊賞的說道,“你是個體戶,而且是個體戶的頭,你住上這麼好的房子是應該的,你給全省乃至全國的個體戶,樹立了一個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大的!”

  他微一沉吟,問道:“你對剛剛簽訂的廣場協議怎麼看?”

  李雲海對這個事情,當然有自己的一套看法,沉著的說道:“這是米國對東洋的一場收割。不出五年,東洋經濟必定走下坡路。”

  “哦?怎麼說?說來聽聽。”

  “米國人強迫日元對美元升值,這是鴻門宴,是一場經濟大戰。”

  李雲海舉了個例子:

  “假設我是美國財團,我當然會提前知道,今年9月會發生什麼。於是我在簽訂廣場協議之前,用100億美元兌換成24000億日元,進入東洋市場,購買東洋股票和房地產,東洋經濟的蓬勃導致股市和房地產發瘋一樣的上漲。今年9月22日,廣場協議後,米國迫使日元開始升值,假設三年以後,股市和房地產我已經賺到了一倍,三年才翻一倍是最低假設了,那就是48000億日元。”

  “這時,日元升值到1:120。我把在東洋的房地產和股票在一年中拋售完,然後兌換回美元,那麼,就是400億美元!在5年時間中,我凈賺300億美元!這還是最低假設。我連本帶利,帶著400億美元回到米國,你想一想,米國經濟能不旺盛嗎?這些年,東洋人等於是在幫美國人賺錢。”

  “再過幾年,米國人再來一個什麼盧浮宮協議,迫使美元升值,到時候一美元隻可以換8日元,東洋人再想購買美元外匯時,付出的成本將幾十倍的提升。”

  “如果我說的金額數值,再放大到100倍、10000倍。這麼多的熱錢湧入東洋,短時間內肯定會帶火當地的經濟發展,但是這些美資一旦抽離,東洋的經濟就無會成為泡沫。被美資支撐起來的房地產和股市,必將破裂。”

  林振邦托著下巴,認真思考李雲海的話:“你是個有想法的人。你的眼光不僅局限於國內,還能放眼全球,這很難得。我問過小鳳和小芝,她們的看法,都沒有你這麼深刻全麵。那麼,你以為廣場協議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嗎?”

  李雲海搖了搖頭:“影響不大,因為這是美元對日元的絞殺。而我們三國之間的匯率是不一樣的。”

  他又舉例進行了說明。

  在廣場協議簽訂之前,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人民幣兌日元,是1比125左右。美元兌日元是1比240。而人民幣兌美元是1比2.8。

  我們用2.8元人民幣,兌換成1美元,再兌換成240日元。直接用人民幣兌換日元,2.8元人民幣,可以兌換350日元。

  當日元兌美元升值到120的匯率後,350日元可以兌換2.917左右的美元。

  而到時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以及人民幣對日元的匯率,都會有所變化。

  這麼算來算去,人民幣並沒有損失,但要用人民幣賺日元的匯率差,也是很難的事。

  米國人想收割東洋,怎麼可能讓人民幣從中插上一手呢?

  林振邦眼底流露出更深的贊許:“你很清醒啊!廣場協議後,我聽到很多人說,想拿人民幣去賺東洋的外匯錢,先不說這麼做,是不是投機,算不算違法,但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這些人並不懂經濟。”

  原來他是擔心李雲海走歪路,所以故意考較他。

  沒想到李雲海對經濟也這麼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