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一十五章 反叛
趙涵和同僚互相吹捧一陣。
隨後她就回去繼續坐班,她決定今天多坐一點時間,不然的話就太浪費別人對自己的吹捧了。
趙涵可是一個厚道人。
這一坐班就坐到了下午2點,也就是未時三刻。
她正要下值回家,突然間有一個書辦匆匆走進她辦公的房間,然後問道:
“可是賈主事當麵?”
“正是本官,你有何事?”
“尚書大人請您過去。”
趙涵點點頭,起身道:“好,本官這就過去。”
賈寶玉自從當了京師刑部主事,還真沒有見過幾次刑部尚書。
尚書大人都是匆匆來去,一般要麼是在大朝會上,要麼就是被內閣首輔叫去開小會。
一般沒有功夫和他們這些具體乾活的人接觸。
看似高高在上,趙涵卻看到其中的巨大漏洞。
你一個部門的總負責人,天天不見手下人。
你還能指望手下人不忽悠你,這可能嗎?
手下人肯定是變著法的忽悠你。
趙涵早早就看到了刑部弊病,京師人和下麵人互相勾結,胡亂判案。
有些像劉縣令那樣的案子,有些人不光送上案卷,還派人到京師活動,直接送銀子,讓案卷早點定下來,讓事情省心了。
更多的則是犯人暴斃獄中,爛了十幾天了才報一個畏罪自殺。
你查是查不出來任何東西的,人都爛成肉泥了,什麼仵作也看不出死因來,除非是上現代手段。
這時候為了防止刑部追責,他們就要活動一二。
因為按照刑律規定,大案犯人必須要照顧好了,不能讓他暴斃。
偶爾暴斃一個可以理解,年年暴斃,你當刑部人都是小白鼠?
你不給銀子能過得去?
雖說畏罪自殺,無可追查,但是刑部的人真是追究起來,完全可以給你個縣官打個刑獄不寧的罪名。
考評就不可能有甲字以上的評價,隻有乙級以下。
賈寶玉一邊跟著書辦走,一邊心中想著。
沒過多久他就來到刑部正堂,見到刑部尚書。
刑部尚書是個50多歲的老頭子,但是眼光很有精神,身材挺拔。
都說權力是男人最好的興奮劑,果然如此。
這刑部尚書身為六部之一的掌印官,目光矍鑠,氣勢威嚴。
一眼掃去,就讓人有種跪拜之感。
但趙涵怎麼可能會怕他呢?
這種封建官僚看似強悍,實際上不過是一些不知所謂的傻瓜而已。
而且是大傻瓜,純傻瓜,騙了自己還要騙別人。
輸都不知道輸在哪兒,死都不知道為什麼死,還要叩謝天恩。
在封建社會,造反者才是最值得歌頌和贊揚的。
因為他們擁有著人類最大的美德:勇氣。
如果刑部尚書平易近人的話,趙涵可能還有點怕。
因為這種人是最容易讓人放下防備,背後陰人的家夥。
“屬下見過大人。”賈寶玉鞠躬一禮,他沒有磕頭。
刑部尚書沒有責怪,因為他知道賈寶玉怎麼也算是皇上的親戚。
賈寶玉的姐姐在宮裡,算是皇親。
他不可能讓皇親下跪,那是對皇權威嚴的侮辱,是對禮製的破壞,傳出去這個尚書就不用坐了。
太平時節,皇帝分外看重禮製。
文官單個人如果觸犯禮製,別人是不會為他出頭的,隻會覺得他活該。
因為禮製就是他們文官用來保護自己,壓製皇帝的最好法寶。
你自己帶頭破壞,別人能容忍你?
元妃省親,她都不能對賈母和王夫人下跪,賈母都受不起孫女的一跪。
這時,尚書開口道:“江南發生一起疑案。這起疑案關乎到一個大海酋的順逆……”
“我聽說你善斷奇案,所以請你來看一看。”
賈寶玉忙道:“大人謬贊了,下官當不得一個請字。”
“哪裡,你就試一試,皇上可能不日就要問及此事。”刑部尚書淡淡道。
賈寶玉直接道:“那下官就鬥膽一試。”
趙涵畢竟不是那些老官僚。
要是那些老官僚這個時候肯定是推脫推脫再推脫,謙虛謙虛再謙虛。
至少要先派人私下打聽周全了,再勉為其難地接下來。
還要先把責任推乾凈。
刑部尚書一聽賈寶玉如此乾脆,也是麵露詫異。
他隨後醒悟,年輕人熱血方剛想要多承擔。
可笑,這年輕人卻不知道承擔是有,升職卻是沒有他的份。
就是要你白乾活。
這個尚書哪裡知道?
趙涵早早就做好跳槽的準備了,而且是一跳就是奔著皇帝位置去的。
所以她才不在乎多乾活。
年輕人在單位混,一定要努力奔著提升自己的活去做,多做也無所謂,隻要保證跳槽能翻倍就行了。
那些無用的活,重復的活,苦力活能推就推。
尤其是在三十之前,對跳槽起不到作用的工作內容,都是被人坑。
不稱職誰用,你那就把你當成一個大傻子。
隨後刑部尚書見到賈寶玉如此盡責,就讓人將案卷拿給他,還主動給他講起這件奇案。
整個故事其實挺簡單的。
南麵有個大海盜,名叫汪博侖。
他有一個非常喜愛的親生兒子叫汪信。
汪信自小聰慧,隱姓埋名在岸上生活,18歲就考中舉人。
比賈寶玉是差了許多,但別忘記賈寶玉有一半是借助開掛和賈府的勢力,才能二十之前中進士的。
汪信中舉之後,汪博侖是大喜過望,偷偷派人送給兒子諸多珍珠金銀,田產商鋪。
那汪信倒真是個信義之人,他竟然將這筆天降之財,接濟周圍的貧苦之人,還給宗族置辦祭田,用於教育子女……
有一天,汪信受到一個官員之子的邀請,湊了五人,乘船去湖上玩。
5人去了,4人回來。
大海盜之子死了,頓時暴怒非常。
當地官員隨意報了個落水而死。
大海盜百般用力都無可奈何。
趙涵聽到這裡差點笑了。
別說你區區一個海盜之子,就是皇帝落水死了,都查不出真相,幾百年了都還有人懷疑是不是文官謀害。
無可奈何,大海盜乾脆曝光了,攤牌了。
直接說汪信是他的兒子,要朝廷給一個說法,找出真正的兇手來。
不然的話他就要反叛!
還要揚帆北上,進攻京師!
總之要讓大家都別好過,你們官員們不是想糊弄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