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與子同袍(上)(1 / 1)

時代突擊 冰城攻城獅 3663 字 2024-03-16

陸海晨很是吃驚,要知道同寢室友中買的最貴的電腦,當屬林翰飛的聯想筆記本旭日某款當紅型號,價格直逼五千大關。在雙核處理器逐漸占據主流的時代,林翰飛的奔騰雙核頗讓陸海晨在內的一乾室友羨慕。   而眼下這臺惠普筆記本的價格,已突破六千大關。陸海晨雖然很喜歡這款黑色烤漆麵的筆記本,但他心裡壓根就沒想過要買,他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還能用上比奔騰雙核還牛逼的酷睿雙核。   接過老媽遞過來的筆記本電腦,陸海晨感動萬分。   臨走的前一天,老媽替他收拾東西。陸海晨在一旁用他的MP4不停地拍著照。   他拍完了老媽,又到廚房去拍洗碗的老爸。他拍家裡養的金魚,拍窗臺上生機勃勃的君子蘭,甚至連衛生間的馬桶他都要拍一張。   陸海晨恨不得將家裡的東西全部裝進小小的MP4中帶走。   由於這次返校老爸給陸海晨買的是動車,開車時間早,陸海晨隻得坐大清早從縣城出發開往BJ的大巴。   汽車啟動的那一刻,原本在車下笑著送別的母親,竟忽然轉過了頭擦拭眼淚。當娘的到底是舍不得兒子。   見老媽哭了,陸海晨的眼淚也不由自主地掉了下來。從大一算起到現在,這已是他第六次離開家了,他本應該對此習以為常,可他還和當年剛離開家的時候一樣,舍不得走。   如今,他之所以如此不願離家,不單單是因為舍不得家裡舒適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他又得重新麵對關於自己未來出路的問題。   去年那種“趕英超美”式的學習目標讓他幾欲崩潰,這個學期,他不想再重復那種噩夢般的生活。可是,如果這個學期再不努力,他將無法達到部隊的要求,那就意味著畢業將實現不了他的理想。   正是這個寒假,讓他有了重新思考奮鬥方向的時間。讀研、出國、去企業、考公,無論選擇哪個,一旦開學,他都得為之做準備。   但可憐的是,他一想起這個,腦袋就亂成一團麻。他一會覺得這個好,一會又覺得那個好,一會覺得放棄自己的理想可惜,一會又擔心自己一旦去不了部隊工作會毫無著落。   於是,猶豫中的他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後天,一直拖到了開學。   車子上了高速公路,陸海晨呆呆地看著窗外。路邊的墨綠色護欄,在飛快地向後倒退著。道路兩側是開闊的平原,遠處是高低起伏的陰山山脈。他剛出發的時候,天空是陰沉沉的,此時太陽正好出來。陽光像一把把利劍,穿過烏雲的縫隙,照亮了山脈,照亮了平原。   “孩子要找媽媽,   老人手指遠方,   那裡是無邊的青草香,   是我的心靈睡過的地方,   睡過的地方。   遊子歸來了,   淚水濕了衣裳,   濤兒河水洗盡紅塵憂傷,   抬頭望一望,   陽光萬丈,   我的童年剎那回到胸膛;   孩子丟了繈褓,   風吹過臉龐,   一樣的親吻著我夢鄉,   小羊兒醒了馬頭琴悠揚,   馬頭琴悠揚。   遊子歸來了,   淚水濕了衣裳,   濤兒河水洗盡紅塵憂傷,   抬頭望一望,   陽光萬丈,   我的童年剎那回到胸膛。”   耳機中響起了韓磊深厚動情的歌聲,看著窗外雄偉的奇觀,陸海晨感慨萬千。他輕撫著嶄新的筆記本電腦挎包,一股暖流湧上心頭。   “好男兒誌在四方。我現在雖然離開了家,但我不能白在外麵飄著,我一定要,不,是一定會找到正確的方向,闖出一番天地來,讓媽媽看看!”   “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用狄更斯的名著《雙城記》開頭的這句話,來形容大三後半年的生活,尤其是船舶學院大三學生後半年的生活,最恰當不過。   公共必修課,一種學時長、復習內容多、期末考試還不放水的人類發明,曾令多少船院英雄豪傑折戟沉沙,如今,它已滾到九霄雲外去了。這個學期開設的,清一色的本專業必修加選修,學時短、講義薄,期末監考的老師還臉熟,這種輕鬆拿學分的好事兒上哪裡找去?   哦,差點忘了,這個學期還有一門公共必修課——人文學院開設的馬哲。上課聽聽故事,期末開卷,也不用死乞白賴地考前突擊,這樣的公共必修課簡直是比專業選修課還輕鬆。   如今的船院大三人,是徹徹底底的老油條。雖說大四的學生比他們多呆一年,但這多出來的一年經驗,顯然隻起到小修小補的作用,部分大三學生對於如何巧妙地逃課、如何躲避係裡各種名目的大會、如何隱蔽地將小抄上的答案謄寫到期末考試卷上輕車熟路,他們混日子的主體技能已修煉完畢。再加上導員不像以前抓得那麼嚴,學院每名大三學生的個人可支配時間,比以往要多得多。   如何支配這些時間,成為擺在每個人麵前的問題。   有些人在大學過得很好,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成績很好,積極參與自己喜歡的活動,具備相對較強的專業能力,如果按部就班的過好接下來的大學生活,他們畢業後能獲得一份不錯的工作。但他們並不滿足於現狀,期盼畢業以後能有更好的出路。   與上一類人不同,另一些人在大學中過得很不盡如人意。他們急切地想脫離這種環境,看不上畢業以後能得到的那種所謂的國企內的穩定工作。   這兩類人盡管出發點不同,但他們都視這個學期為自己積蓄能量的黃金時期,開始依照自己製定的計劃緊鑼密鼓地努力。前者如準備出國的王晨,後者如堅定要考交大研究生的江曉哲。   江曉哲苦工程大學久矣。   從江曉哲到工程大學報到的那天,不,從他收到工程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天開始,他的心就開始籠罩在一片陰暗之中。   想當年,江曉哲是何等的輝煌。他通過在補習班整整一年的努力,終於考進了全省前100名。   他本來以為自己自此就要走上人生的巔峰,結果卻栽在了高考誌願上——他以一分之差,無緣他的第一誌願中科大。   如果他的第二誌願填一個中不溜的985,還是沒問題的,而且能妥妥地走這個學校的王牌專業。正如雪村在歌曲《小李飛刀》中唱的那樣:“小李飛刀這個人哪,他是個農民,會武功不會做人。”江曉哲會做題不會報誌願,他沒有像其他人那樣將一二誌願拉開級差,而是在二誌願一欄填報了與中科大不相上下的南大,結果妥妥地漏掉了。最後他被三誌願濱江工程大學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