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酷無情的理智是一把除了搗毀之外毫無用處的錘子——諾貝爾。 理智是我們所需要的,但過分的理智則無異於絕情...... 上海,淮海路上的襄陽公園,仍然是那個綠色的荷塘,漂浮著星星點點的蓮花,清風拂過,吹皺一池碧水,荷葉隨風卷舒,蓮花輕盈漫舞。 遠處樹梢中,一座俄羅斯風格的教堂清晰可見。 荷塘邊的樹蔭下,散落著三三二二的長椅。 這是我和Z常來的地方,今天Z約了我在這裡見麵。 我到的時候,Z早已經等在那裡了。 可能是見我還沒來,她在看一本小說《理智與情感》,這是著名英國作家簡·奧斯汀寫的一部名著。 我在她身邊悄悄的坐下。 她見我來了,放下手中的小說,依偎在我的身上。 我們誰都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坐著。 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她的心跳。 我們沉默著,不是因為我們已經無話可說,而是千言萬語皆已在這無聲的交流之中! 因為心靈的溝通不需要語言,隻要二顆充滿著愛的心就夠了——羅曼?羅蘭。 仲夏夜,清風徐徐吹來,明月趕走了晚霞,帶著一股清涼,驅趕著酷日留下的餘熱。 這是一個似曾相識的夏夜,風徐徐吹來,格外清新,涼爽;月亮靜悄悄地掛在樹梢上,知了開始停止了鳴叫,躲在草叢中的青蛙開始“呱呱”地叫個不停。 我突然感到脖子上有點涼涼的感覺。 一摸,是Z淚水。 我掏出手帕幫她擦去眼淚。 她沒有動,任由我用手帕輕輕地擦拭她的眼睛。 我突然感到一種責任——我必須保護她不受任何的傷害! 我凝視著她,發現她今天特別地美麗,這應了托爾斯泰的一句話:人並不是因為美麗才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 不知道坐了多久,Z看了一下手表,站起身來,輕輕地說了一聲,走吧。 我們默默地漫步在公園的林蔭小道上。 Z走得很慢,仿佛生怕會很快就把這段到公園門口的小徑走完似的。 到了公園門口停放自行車的地方,Z把手伸到口袋去掏自行車鑰匙,突然失聲說道:“哎呀,我的鑰匙可能掉在剛才的長椅上了。” 我聽了,安慰她道:“別急,我幫你回去找吧,你在這裡等著。” “好吧,謝謝你!”Z突然客氣起來。 我心中奇怪為什麼Z今天突然客氣起來?但我來不及細想,因為我想趕快回去找回Z的自行車鑰匙。 “X!”然而就在我剛要轉身走的時候,Z突然又叫住了我。 我轉身重新看著她,隻見她那一雙充滿憂傷的眼睛深情地注視著我,仿佛有什麼話要對我說。 我剛想問她“怎麼啦?” Z卻又欲說又止地苦笑了一下,說了句:“天黑,小心。” 我點點頭,說:“知道,我會小心的。” “一路小心!”我沒走多遠,又聽見Z在我背後關心地喊道。 “沒事,放心!”我一麵回答一麵回頭望去。 微風中,我看到公園門口,Z站在月光下,身上的白色短袖襯衫在暮色中格外顯眼,深藍色的百褶裙在微風中輕輕飄動。 夜色中,她的一雙眼睛是那樣的清澈明亮,反射著路燈昏暗的光線猶如茫茫蒼穹中的二顆星星,她的眼神永遠是那樣的充滿了期許——仿佛在等一個已經爽約上千年的摯友,微微抽動的嘴角仿佛在說:“去吧,我會永遠等著你......” 我來到了我們原先坐過的長椅,沒有找到Z的鑰匙,卻意外地發現長椅上遺留著Z剛剛看過的那本小說《理智與情感》。 我拿起書,發現書下壓了一條白底內嵌一縷紅色絲線的綢帶,這是Z常紮在頭上的綢帶,綢帶下還有一封沒有封口的信封,上麵寫著:X收。 我趕緊打開信封,發現裡麵有一封信,我打開一看,是Z寫的: ` X,別了! 我走了,永遠地走了。 不要來找我。 不是因為你在我心中的位置發生了改變,也不是因為我不再愛你,而是我怕你看到我那顆流血的心——並因此而成為你前進道路上的一個累贅! 人生最絕望的,就是在絕望中加一點希望!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不負責分配,畢業後要回原單位菜場去,這讓我徹底心灰意冷! 你曾經改變了我——讓我走出了禁錮自己的“圍城”。 但殘酷的現實又把我打回原形,讓我又不由自主地回到了那個禁錮我的“圍城”——“獨自一個人的時候反倒更剛強些。”這是簡·奧斯汀在《理智與情感》一書中的名言。 不過,雖然我又回到了那個禁錮我的“圍城”,但這禁錮不了我的心——它將永遠屬於你! 你聰明,自信和勇敢。 你永遠是那麼樂觀地看待困難和挑戰。 而我,雖然不笨,但我悲觀,自卑且缺乏勇氣。 你是一團火焰,而我是一塊冰雪,你需要的是一捆木材,而我的存在隻會耗盡你的熱能。 我不願意看到你因為我的無助而難受,我更不願意因為我的沮喪而浪費了你寶貴的時光。 愛本質上是給予而非獲取——這是著名精神心理學家艾瑞克·弗洛姆的名言。 還記得那次我們在北驚頤和園的昆明湖上關於“為了愛情”和“愛一個人”之間區別的那場討論嗎? 然而,放棄一個自己所愛的人談何容易! 我是多麼地不願意離開你! 我也多麼地想與你廝守終生! 但我不願意以犧牲你的前途為代價去獲得這一切,因為我知道你需要的是一個勇敢的戰士去和你並肩作戰,而不是拖著一個傷員去與命運之神對抗! 因此,為了愛情,為了我愛的人,我選擇了離開你...... 我堅信,美好的前程在前方等著你! 不要回頭,勇往直前地去追求你的夢想吧!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是唐朝著名詩人高適(*注)的名句,也是我送給你的臨別贈言。 我會默默地為你祈禱,我期望在報紙上看到你成功的佳音!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你永遠的Z! ` 看了信,我明白了: 原來Z約我在這裡見麵就是為了這最後的離別並送給我這封信。 在公園門口,她並不是真的自行車鑰匙掉了,而是要讓我回去發現這封她留給我的信。 這就難怪剛才我要離開時,她用那樣的眼神看著我——因為她知道我這一走就是訣別! 包括今天她在看的這本簡·奧斯汀的小說,似乎也暗含深意——這小說的名字《理智與情感》。 我想到了那次在北驚頤和園的昆明湖泛舟時,在玉帶橋下我和她曾經討論過的關於“為了愛情可以放棄一切”的話題,當時她引用了一句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裡說過的名言“我的愛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使我所愛的人得到幸福!” 當時,她說這話時看著我的眼神似乎要把我深深地印在她的心裡,而我則在奇怪她為什麼要這麼看著我? 如今回想起來,想必那個時候她就有了將來有一天她可能會離開我的預感——因為她擔心一旦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不負責分配,要回原單位菜場去,她將因此而會多麼地絕望! ` 她明白我有著遠大的理想,她也知道我要實現自己的理想的道路將會是多麼的漫長和艱難,而她,不但不能幫助我,反而會由於她自己軟弱的性格而成為我精神上的一個累贅和負擔,所以為了愛情,她決定離開我! 然而,就如她在信中說的,為了愛情而離開一個自己所愛的人談何容易?! 但是那天在她家,我和她發生的和她認識以來的第一次爭執,這讓她清醒地認識到了現在的事實是她必須回原單位菜場去,而她也確實是多麼地因此而絕望,以至她不得不去尋求“XX”的幫助,雖然她也不知道“XX”是不是真的能幫助她,但給她一個精神上的寄托——一種精神麻醉劑讓她暫時麻木是可以的! 然而她知道,這顯然與我的性格格格不入,因為我隻相信一個人的命運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的,我絕不會去相信什麼“XX”,那天她和我的爭執明白無誤地顯示了她夾在我和“XX”之間是多麼的無奈和無助,而我又是因此而多麼的痛苦和沮喪。 所以她決定離開我,就如她說的“我是一團火焰,而她是一塊冰雪,我需要的是一捆木材,而她的存在隻會耗盡我的熱能。” 包括,她對我的人品和人格的魅力有著充分的肯定和信心,因此她相信即使她不在了,我也一定可以找到一個比她更合適的人來伴隨著我走完這人生的道路,因此為了愛情,她願意為此讓出自己的位置。 我想起了我剛才離開Z時,她叫我的那一聲:“一路小心!” 這是我聽到她最後的聲音,她不是簡單地讓我這一路小心,而是在祝願我在人生的路上一路小心! 想到這裡,我的眼睛不禁濕潤起來,我注意到信末尾的簽名上,Z給我寫過很多信,以往都是:你的Z,而這次多了二個字“永遠”。 最後我的目光停留在了那根白底內嵌一縷紅色絲線的綢帶,這是她曾經說要送給我的信物——以便下輩子我們重逢時她能認出我! 我不知道她相信不相信人會不會有下輩子,但她把這根白底內嵌一縷紅色絲線的綢帶留給了我,顯然是希望人如果真有下輩子,那麼她希望她下輩子她能有機會和我重新走到一起! 我用手背抹了一下模糊了的眼睛,一路狂奔來到公園門口,Z不在。 我心急火燎地騎車趕到她家,二樓的燈暗著。 我在樓下呼喚Z的名字,沒有答復。 不知道過了多久,可能我的大聲呼喚驚動了鄰居,隻見一個微胖的中年婦女開門出來說:“她們家沒人。” “去哪裡了?”我看到有人來開門,喜出望外,急切地向中年婦女問道。 “不知道。”中年婦女朝我看了看,懶洋洋的答道。 “前幾天就已經搬走了,聽說她的阿姨要出國移民了,房子空了要她們去住。”中年婦女見我楞著,又補充了一句,然後隨手關上了大門。 ` 離開了Z的家,我在反復思索:“會搬到哪裡去了呢?” 我突然回想起Z曾經跟我說過她的阿姨住在徐家匯附近的東平路上。 於是我馬上騎車來到了徐家匯附近的東平路。 但究竟是哪一家呢? Z沒有告訴過我。 我騎著車在東平路上來回遊蕩,希望能遇到她,或看到她的身影出現在哪個窗臺上。 但是我失望了。 之後的幾個月,我有空就會騎車來到這裡,然而每次我都沒有看到Z的身影...... 我也想過去她的工作單位找她,但我隻知道她在老灣區副食品公司工作,由於Z對她的工作極其不滿,對於“菜場”二字更是深痛惡絕,因此平時我盡量不去提及她的工作,更不會去問她在哪個菜場工作。 實際上,即使我問了,她也不會願意告訴我!就好像一個人最不願意別人揭她的傷疤一樣。 由此,我的校園愛情就這樣走到了終點...... Z在我的生命中消失了,然而一個疑問卻永久地留在了我的心中,那就是:Z難道除了離開我,就沒有更好的選擇嗎? 然而,老天似乎故意和我開了個玩笑——我和Z的故事並沒有就此結束......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失望! 相信吧,幸福的日子終會來臨! 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將成為甜蜜而難忘的懷戀! 這是普希金著名的詩篇“如果生活欺騙了你”,現在卻成了對我的最好寫照。 愛是什麼? 愛是一種感受,即使痛苦也會覺得幸福; 愛是一種體會,即使心碎也會覺得甜蜜; 愛是一種經歷,即使破碎也會覺得美麗。 有些事情,你把它深藏在心裡,時間長了,就變成了故事。 失去的,都是我們錯過的,而最美的愛情,永遠盛放在回憶之後! 愛是永不褪色的印記——簡?奧斯汀。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Z離開了我,但我的人生之路還得走下去: 一條路並不因為它路邊長滿荊棘而喪失其美麗,旅行者照舊前進,讓那些討厭的荊棘留在那枯死吧——司湯達。 如果說1977年8月4日,國家恢復中斷了十一年的高考是一聲春雷喚醒了整個中國大地。 那麼1983年6月國家提出的《關於經濟體製改革的決定》則猶如一場傾盆大雨洗滌著這五千年文明古國身上的汙泥。 一場史無前例的中華民族的改革開放由此進入了第二階段。 四十五年過去了,現在回頭看,這真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我慶幸生長在這麼一個時代,並親歷了這麼一個偉大的時代! 鏡頭:大海,一個浪花接著一個浪花拍打在海灘上,一個理著平頭的沖浪者,腳踏沖浪板矯健地在浪尖上滑翔。 畫外音:在Z離開後,X投身到了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成了一個“弄潮兒”...... 欲知X後事如何,請看卷3:人生的選擇/我相親的故事。 【下卷看點】 雖然Z離開了,但X迎來了一個火紅的年代...... 然而,麵對一個個影響他人生的艱難選擇,他又會做出什麼樣的抉擇呢? 包括他人生中的很多第一次:第一次被一個女孩追求、第一次去相親、第一次去百樂門舞廳跳舞、第一次承包,第一次“下海”當老板等等的諸多人生第一次又都會在這火紅的年代中怎樣一幕幕的上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