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是能讓我們去除了天堂以外的任何地方的一份護照;同時,它也能向我們提供除了幸福以外的任何東西——查爾斯·蘭姆。 一個人,隻有當你真正感到需要錢的時候,你才會發現: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從Richard那裡借到了錢,我要去買車了,但我從來沒有買過車,更不知道在美國如何買車,於是我準備去請教麗莎。 “請問是麗莎嗎?”我撥通了麗莎的電話,電話那頭傳來一個少女的聲音,但我不知道是不是麗莎,因此先禮貌地確認了一下。 “我是麗莎,請問你是誰啊?”電話那頭的少女說她是麗莎,同時禮貌地問我是誰。 “我是X啊。”我見她問我是誰,心想可能這是我第一次和她打電話,因此她還不熟悉我在電話中的聲音,因此我就回答說是X。 “呀,是X啊!有什麼事嗎?”麗莎一聽是我,顯然有點意外,因為她沒有想到我會給她打電話,但我從她的口氣中可以聽出她很高興我能打電話給她。 “是這樣的,我準備去買車了,買輛二手車,但我不知道在美國怎麼買二手車,因此想請教一下你。”我在電話中說明了我找她是想向她請教買車的事。 “哦,這個簡單,在美國一共有三種買二手車的方法,第一種是去看大學裡的告示欄。”電話中麗莎一聽是我想了解買二手車的事,就說這很簡單,並說讓我先去看大學裡的告示欄。 “看大學裡的告示欄?”我聽了麗莎說先去看大學裡的告示欄,這讓我感到很不理解,心想,這二手車的買賣和大學能扯上關係嗎?因為在那時,大學在我的心目中隻是一個神聖的讀書學習的地方。 “對,因為很多留學生畢業了,找到了工作,他們就會把之前開的破車賣掉,因此他們就會在學校的告示欄上貼上自己賣車的信息,包括車況,價格和聯係方式,因為他們知道新來的留學生一般都要買車,而且絕大多數都是買二手車,因此學校裡的告示欄就是一個最好的免費賣二手車的地方。”麗莎見我奇怪為什麼買二手車要去看學校的告示欄,就原原本本地告訴了我其中的原委。 後來我才知道,麗莎講的沒有錯,因為大部分來美國留學的外國留學生經濟都不富裕,但在加州“矽穀”這個地方沒有車又不行,因此來了後就都會去買二手車。 但當這些外國留學生畢業後找到了工作,經濟狀況改善了,又都會把原來開的舊車賣掉,因為這些車買來的時候就已經是二手車了,再被自己開了幾年後,那就更是破舊得不成樣子,因此開這樣的車去新公司上班,實在是有失體麵,而且大學畢業後,找到了工作,就能貸款買車了,因此都會換車,至少是買輛好一點的二手車。 “OK,那麼其它的二種方法呢?”我聽了麗莎的解釋,初步明白了為什麼要去看學校的告示欄,於是就問另外二種方法是什麼。 “一種是去住的地方附近,看看街邊停著的車有沒有要賣的,如果有,通常會在車的後窗上貼了一張紙,上麵會醒目地寫著價格和聯係方式。最後一種就是去買份當地的報紙,報紙的廣告欄上會有一個專門賣二手車的廣告欄。”麗莎聽我問另外二種買二手車的方法,就詳盡地給我說了起來。 “你的budget(預算)是多少啊?”麗莎說完了買二手車的三種方法,問起了我準備花多少錢去買車。 “$400美元。”我簡短地答道。 “$400美元?!”想不到麗莎聽到我買車的預算是$400美元,在電話中驚叫了起來。 “買不到!$400美元絕對買不到車!想想,這要一輛多爛的車啊?!”麗莎又補充了一句,雖然隔著電話,但我可以想象出她說這話時一定是把頭搖得如撥浪鼓一般。 “因為我隻有$400美元。”我聽了麗莎在電話裡吃驚的口氣,就直截了當地解釋說我隻有$400美元,因此我隻能買$400美元的車。 “$400美元買車,你的想象力也太豐富了吧?”麗莎在電話中聽我說隻有$400美元,就笑著調侃我說是不是太異想天開了。 “我試試吧。謝謝你啊!”我沒有在意麗莎的調侃,也沒有做更多的解釋,很多事情,再解釋麗莎也不會明白,因為我和她出生和成長的環境不一樣,現在的處境也不一樣。 ...... 到了周末,我按麗莎講的方法,先去學校的告示牌仔細看了一下,發現確實有不少賣二手車的帖子,但沒有我要的價格範圍內的車,最便宜也要$800美元以上。 因此我又去了我住的嬢嬢家附近的街道上轉了一圈,發現也確實如麗莎說的有不少賣車的,在車的後窗上貼了一個賣車的小廣告,但價格普遍比學校告示牌上看到的貴,最便宜也要$1200美元以上。 於是我沒有辦法了,隻能去附近的華人超市買了一份中文報紙“世界日報”,這是一份在美國的華人中有著很大影響力的報紙,回家一看,果然在報紙的本地生活欄目下找到了有賣二手車的廣告,但沒有發現有我希望的$400美元的二手車。我不禁想起了麗莎在電話中調侃我說想用$400美元去買輛車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該怎麼辦呢?再向Richard去預支點工資?這Richard肯定不會同意的! 然而,就在我一麵翻著報紙,一麵失望地想:看來麗莎講的真沒錯,$400美元是買不到車的......突然我發現在報紙的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有一個很小的賣二手車的廣告,上麵寫著:胡先生急賣“道奇”Omini小車一輛,$480美元,有意者請電xxx。 我不覺喜出望外,雖然這車的價格比我預想的高了一點,但畢竟隻有$480美元,因此我想是不是再和對方砍砍價,說不定能降到$400美元? 於是我一分鐘也沒有耽擱,撥通了報紙的廣告上提供的電話號碼,因為我怕晚了的話被人買走了。 但是電話撥通了,卻沒有人接,我想可能是有事出去了,因為美國人在周末通常會出去辦一些事情,比如買菜啊,修車啊等等,因此我決定第二天再打。 好不容易挨到了第二天,一早起來我就迫不及待地撥通了報紙廣告上提供的電話號碼。 我在電話中聽到對方的電話鈴響了,這次我很快就聽到有人拿起了話筒,於是我不等對方開口,就迫不及待地問道“是胡先生嗎?” “是,請問你是哪位?”對方一聽有人問他是不是胡先生,就說他是胡先生,並問我是誰。 我聽對方說他就是胡先生,但我不確定他是不是要賣車的那位胡先生,生怕搞錯了,於是就進一步問道:“你要賣車是嗎?我看到了你登在世界日報上的廣告。” “哦,對,對!我是在世界日報上登了一個賣車的廣告,是一輛‘道奇’Omini,$480美元。你是想買車是嗎?”胡先生一聽我問他是不是要賣車,就忙不迭地在電話中向我確認了他確實要賣車,還特意重復了一遍他要賣的車的型號和價格,生怕我搞錯了。 我從胡先生電話中的語氣可以聽出來他對我的來電有著某種期待,可能這幾天來他一直在等有人打電話去他那裡談買車的事,於是我決定好好和這位胡先生砍砍價。 “這車$480美元,是不是貴了一點啊?”我在電話中笑著用一種不緊不慢、欲擒故縱的口氣說道。 也許是胡先生對砍價早有心理準備,因為他聽我說$480美元的車還貴沒有感到驚訝,而是用一種半調侃半認真的口氣對我說道:“$480美元還貴啊?你可以看看報紙上其它的車,有沒有比我的更便宜的?” 胡先生說得沒錯,報紙上確實沒有比他更便宜的二手車了。 但我口袋裡隻有$400美元,因此這討價還價還得繼續,於是我也用一種半開玩笑半認真的口氣說道: “是沒有比你的車更便宜的了,但也不能因此就說你的車不貴啊!能不能再便宜一點啊?再說,你早點賣掉早省心,否則再登一次廣告,又是錢那!” 電話中胡先生沉默了,可能在考慮我的話。 因為我有一點說到他的心坎裡去了,那就是早賣早省心,否則再登一次廣告,又需要花錢,這不就等於車雖然沒有降價,但實際所得不是少了嗎?!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我在電話中聽出了胡先生在接我電話時有點急切的口氣,看來他登了賣車廣告後,去電話和他談的人很少甚至沒有,否則他在接到我的電話時也不會有一種喜出望外的口氣。 應該說,我在國內承包和“下海”時,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也幾年了,因此怎麼和人談生意還是有經驗的。 “那就$450美元吧!你看怎樣?”電話中胡先生退了一步,說願意降價$30美元。 也許他算了一筆賬,在報紙上再登一個小廣告也要這麼點錢,因此還真不如如我說的,早賣早省心,也可能就如我判斷的,賣車廣告登出後,沒有人去找他,因此他認為降點價不要把我這個買家錯過了才是上策。 我一聽胡先生降價了,如果按照我的性格,早就成交了,因為我這個人向來不喜歡占別人的便宜,但現在不行,因為我隻有$400美元,因此我隻能繼續砍價。 於是我又在電話裡用仿佛不好意思的口氣對胡先生說道:“$450美元,唉,還是有點貴呀,能不能再降一點啊?” “那你要多少啊?”也許是胡先生一聽我說$450美元還嫌貴,有點不耐煩了,於是就乾脆直接問我的心理價位是多少。 “$400美元怎麼樣?”我一聽胡先生問我願意出多少,就毫不客氣地說$400美元。 “什麼?$400美元?!”想不到胡先生聽我說$400美元,在電話中叫了起來,也許他在想我這獅子大開口也太過分了吧! 我聽了胡先生的叫聲,沒有說話,因為我感到我可能確實是有點過分了,一輛車本來$480美元,已經很便宜了,我還說貴,現在人家降到了$450美元,我居然說隻願出$400美元! “你是認真的嗎?”電話中胡先生開始用一種不滿中帶著質疑的口氣問道。 我一聽,知道胡先生不高興了,開始質問我是不是認真的,看來接下來他要掛電話了,但我又能怎麼辦呢?此時我性格中那倔強的一麵開始呈現了出來,於是我在電話中嘆了口氣,用充滿誠意的口氣說道: “胡先生,不是我砍價狠了點,說實話,你的車真的不貴,如果我有錢,我也願意$480美元就買下來,但我隻有$400美元,要不這樣,我也不和你討價還價了,我先付你$400美元,等下下個月我發了工資了,再付你剩下的$80美元,因為我的工資就隻有一個月$400美元,而為了買車,我已經向老板預支了下個月的半個月工資了!” 也許是我的真誠打動了胡先生,他聽了我的話後沉默了,半晌,問我道:“你的工資隻有$400美元?” 因為當時美國加州的最低工資是每小時$4美元,這樣一個月也至少有$1000美元,而我隻有$400美元,這實在是太離譜了。 “是,因為我是非法打工,因此能有這樣的收入就不錯了!”我感慨地在電話中對胡先生說道。 沒想到我的這句話打開了胡先生的話匣子,他在電話中問我道:“你是留學生吧?哪裡來的?” “是,我是留學生,我從大陸上海來。”我在電話中承認我是留學生,並說是從大陸上海來。 “我也曾經是留學生!”想不到電話中胡先生說他也是留學生這讓我有點意外。 由於大家都是留學生,又都是華人,自然就拉近了關係,因此我們就在電話中聊了起來。 原來,早年胡先生在臺彎大學畢業後,來美國讀電子工程研究生,當時經濟上也並不富裕,因此他就買了這輛二手的“道奇”Omini小車,包括他也去餐館非法打過工,因此他對外國留學生在美國的艱辛是有著親身的感受。 後來胡先生人畢業了,找到了工作,接著買了一輛新車,但因為這輛車雖然已經非常破舊,但還能開,加上他當時來美時也是孤身一人,每天陪伴著他的就隻有這輛破車,因此“日久生情”,所以後來雖然有了新車也一直沒舍得賣。 再後來胡先生結婚了,買了新房子,因為新房子的車庫隻有二個車位,因此這輛“道奇”Omini小車就隻能停在他房子車庫外的坡道上。 想不到有一天他的鄰居來找他了,要他把這輛“道奇”Omini小車弄走,否則就要上法院去告他。 胡先生一聽,感到奇怪了,說這車停在我自己家的車庫門前坡道上,並沒有影響任何其他人,為什麼要我把車弄走? 結果他的鄰居是這樣說的:因為他的這輛“道奇”Omini小車實在是太破了,放在門前會讓別人感到裡麵住的人一定很窮,這樣就會影響作為他鄰居的房子的房價! 於是胡先生隻能和他的鄰居達成一個諒解協議,那就是給他一點時間把車賣掉。 大家看到這裡可能會感到匪夷所思,但這卻是一個真實的情況,那就是美國的法律規定了: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但不能影響別人,有一次,一個人睡覺時老是打呼嚕,而且很響,結果和他一墻之隔的鄰居就把這個人告上了法庭,最後打呼嚕的人敗訴,被罰了款! 聊著聊著,我和胡先生變成了朋友,最後他說:“算了,算了,你也不用先付$400美元,然後下下個月再付剩下的$80美元了,就$400美元賣給你吧!” 我一聽,胡先生不再和我爭究竟是賣多少錢了,而是直接就把車按$400美元的價格賣給了我,但這時輪到我感到不好意思了,於是我誠心誠意地說道:“不用,不用,就按$480美元,我先付你$400美元,下下個月再付剩下的$80美元吧!” 想不到胡先生堅持不肯,說:“就$400美元!否則不賣了!” 世界上很多的事情就是這樣的奇怪,幾分鐘前,我們還在為$50美元的差價爭得不可開交,現在卻變成了一個非要按$400美元賣,另一個卻有非要按$480美元買,人真是一種感性的動物! 我和胡先生爭執了半天,最後胡先生說:“說實在的,我現在的經濟情況不錯,也不缺這$80元的錢,而你就不一樣了,你剛來美國,一切才剛剛開始,我也是‘過來人’,因此這裡麵的艱辛是知道的,所以你就不用和我爭了!” “再說,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輛車跟了我好幾年,我對它也有了感情了,所以之前一直沒有賣,現在因為涉及影響到鄰居的房價了,沒有辦法,隻能賣了,而你也是一個中國來的留學生,因此我感到能把這輛車賣給你,也算是這輛車的一個最好的歸宿了,可以說是‘物得其主’了!” 胡先生在電話中越說越動容,我聽了,也不由地感動了起來,就這樣,我們商定就$400美元,我下個周末去他那裡看車,隻要車還能開得起來,那我就直接把車開走,如果到時候車開不起來,那就算了。 我花$400美元買車的事就這樣戲劇性地結束了,然而,就在我掛下電話,還沒有高興多久,就又犯愁了,因為我拿起地圖,一查胡先生家的地址,發現胡先生不僅住得遠,而且去他那裡還沒有公交車,我沒車,這可怎麼去啊?! 於是我又想到了麗莎,我決定讓她來幫這個忙。 自從我駕照考出後,雖然我們二人交換了電話號碼,成為了朋友,但彼此之間還沒有再見過,我突然有了一種想見她的沖動...... 好朋友是人生的一大財富,是一生的修行和一生的幸運。 連一個好朋友都沒有的人,根本不值得活著——德謨克利特。 【下章看點】 X用$400美元買到了一輛車,於是他興奮地告訴了麗莎,然而想不到麗莎的一席話讓他進退二難...... 麗莎說了什麼?X又為什麼進退二難呢? 欲知詳情,請見下一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