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中最困難的是選擇——托馬斯·莫爾。 然而,人生中經歷最多的恰恰是選擇,一件事,一個人,一條路......這都是選擇! 因此:一個人的選擇可以改變自己的一生的命運,也可以令自己後悔一生...... 是回學校去完成博士論文?還是留在LunX參加公司上市?這是一個我人生中必須做出的選擇,沒有任何妥協的餘地! 就在我和琳達在礁石上的那次討論後不久,我來到了我導師陳叔伯的辦公室。 我導師見到我,焦急地說:“怎麼樣了?你的論文再不抓緊,就沒法獲得博士學位了!” 我聽了,笑笑,脫口而出地說道:“美國街頭擦皮鞋的博士已經有很多了,還會因此而少我一個嗎?” 說了後,我馬上又後悔了,心想這下可惹禍了。 想不到我的導師沒有大發雷霆。 因為畢竟我講的是事實:在美國,你學位越高,找工作就越難。 因為你學位越高,起薪就越高,而如果沒有對應的能力做後盾,那誰願意聘用你?! 因此,在美國擦皮鞋的博士生比擦皮鞋的碩士生多,而擦皮鞋的碩士生一定又比擦皮鞋的本科生多。 因此我的導師用惋惜和責備的口吻對我說。“那你這麼多的功夫就白費了!” 我聳聳肩,說:“我也沒有辦法。” 這是實話,因為我在工作中並不缺乏好的博士論文題目,至於課程,那是分分鐘的事情。 但我有我的苦衷: 在學校裡做研究,你的研究成果隻是一個理論性的東西,還沒有被商業化,因此盡管發表; 但在工作中,我的研究成果則是已經被商業化了,其背後是核心的商業機密,這能拿出去公開發表嗎?! 於是我對我的導師說道:“您看,我在Supertonic Corp.研發世界上第一臺數字化顯示器,這本來是一個很好的論文題目,就叫《 of the world first digitized monitor(世界第一臺數字化顯示器之探討)》。但是我能這樣寫嗎?因為這是公司的最高商業機密!” 我的導師聽了,說:“這當然不能寫,因為這還涉及職務發明的問題。” “又比如,我在把技術應用到Track System中去,本來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論文題材《The Research of the World First (世界第一個智能可編程控製網絡的研究)》。同樣,這我能寫嗎?因為這也是公司當時最高的商業機密。”我繼續無奈地講道。 我的導師聽了,點點頭表示理解,但沒有說話,不過臉色顯然緩和了許多。 “又比如我現在在LunX參與研發的世界上第一臺商用的CWDM光通信係統,這本來也是一個絕佳的論文題材《Design of the World First CWDM(世界第一臺CWDM的設計原理)》。然而我能寫嗎?原因仍然這是公司最高的商業機密!”我一口氣講了三個例子,表示不是我不想寫博士論文,而是限於客觀的原因而實在無法去寫。 此時,我導師的眼神已經從一開始的惋惜和責難變成了同情。 “所以老師您看,這些題目每個都可以寫一篇出色的論文,但我能寫嗎?而如果不用這些題材,勢必要我在空餘的時間去做很多無關的研究才行。但我哪有這麼多的空餘時間啊!” 我的導師默然無語,因為我說的都是實情。 我從1993年開始到2000年,在這短短的七年時間裡,我已經換了五個公司了。每個公司都是一個細分領域中的佼佼者。 而且那時的美國“矽穀”在高科技領域上發展很快,一個新技術的生命周期最多是十八個月,隨後又有新技術問世,因此要緊跟高科技發展的步伐,就需要不停地學新東西,更重要的是學了新東西就要馬上接著解決新的問題! 更由於:每進一個新公司,必然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一切都要從頭開始,你必須迅速從門外漢變成一個內行專家! 以我最後工作過的公司LunX為例,我加入的時候,連DWDM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我都不知道,甚至當時還沒有CWDM這個詞! 但一年後,這世界上第一臺商用化的CWDM就從我手上出去了!! 這就是矽穀!!! 這些,我的導師當然都知道。 最後,我的導師用一種惋惜的目光看著我,好心地建議道:“要不,我給你申請一個特殊的兩年延期?” 我點點頭,同意了。但我心裡知道我之所以同意,是礙於我導師的麵子,實際上即使再多給我五年也沒有用的,因為我實在不願意再在這上麵浪費時間了。 我的導師見我同意了,這才露出微笑,指著我說:“經不起工業界的高薪引誘!” 我聽我的導師說我禁不起工業界的高薪引誘,尷尬地笑了笑,不是嗎?在LunX,我的年薪加獎金是$12萬美元,而我的導師那時才不到$8萬美元,包括如果LunX上市了,那我賺的錢更是我的導師幾輩子都賺不到的! 於是,我就這樣沒有回學校去跟我的導師一起做課題完成我的博士論文。 不過,我發現在回去讀一個博士還是留下來參與公司上市的天枰中,不知不覺地後者的砝碼被另一個隱形的因素加重了——這就是每當我想起琳達那焦慮中充滿關切的眼神,就讓我隱約中感到有種不忍離開琳達的感覺...... 不過,現在回想起來,我感到很對不起我的導師的,因為可能我是他的唯一一個半途而廢的弟子。 不過,我不敢說我是他最有成就的弟子,但肯定是做過的事最多的弟子之一,而且這個記錄會繼續保持下去,因為我還在不停地做更多的事情! 古人雲:“盡人事,聽天命。” 我在美國十五年的時間裡,沒有獲得一個博士學位,一直是我人生中的一個遺憾,但這是“天命”所致! 什麼是“天命”? 天命就是你的性格! 所以今天人們又說:“性格決定命運!” 中國有瓶酒,不是很有名,叫舍得酒。它的廣告詞是這樣說的:“有舍才有得!” 但直到很多年過去了,我才明白舍與得的關係: 人生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做事,不管你做大事還是小事,如果你做了某一件事,很可能就無法去做另一件事,因此你必須選擇! 此外,要做事,特別是想要做更大更多的事情,那你就必須要學習。 在大學裡,我們學什麼?學的是正確的學習方法。 而攻讀博士,我們學什麼?學的是正確的研究方法。 由此可見,你學習隻是為了更好地做事,因此學習是手段不是目的,換句話說,如果你隻注重學習,但不注重做事,那麼就把學習和做事的關係給顛倒了。 因此,一個人的人生中,重要的不是你的學歷有多高,而是你做了多少事,因為學歷代表的是你念了多少書,而做事則代表了你創造了多少的價值! 你若喜愛你自己人生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歌德。 實際上,一個人的人生中,很多時候,放棄,並不意味著失去,因為隻有放棄才會有另一種獲得,因為一個人不可能什麼都得到,所以必須學會放棄。 回顧我在美國十五年的生涯,我在與老美麵對麵的競爭中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完勝”! 但這必須歸功於1983年到1988年這五年我在中國的歷練。 在這五年中,我學會了如何在逆境中前行,學會了如何在困難中堅持,我的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在我的同代人中少有的鍛煉機會。 但最重要的是我在這五年裡學會了放棄,從而才有了更多的收獲! 試想: 當時如果不是因為我放棄了去上海電視大學當輔導員,就不會有後來這麼多的參與重大微型計算機應用項目研究開發的鍛煉機會——這些機會讓我在嵌入式係統和SOC的研發上有了超越絕大多數我的同代人,包括本土的和美國的同代人的可能; 當時如果不是因為我放棄了去鎮江農機學院讀研究生,包括放棄了早早地就來美國,那就不可能有後來參與中國早期改革開放的企業承包/租賃的鍛煉機會——這些機會讓我在高科技項目的組織能力上、管理能力上和如何解決難題的能力上有了超越絕大多數我的同代人,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包括本土的和美國的同代人的可能。 因此:如果沒有這五年的歷練,即使我去了鎮江農機學院讀完了研究生,然後去了吳箐偉的研究所工作,那麼我麵對我的競爭者時,無論是美國本土的還是來自國內的留學生,都沒有任何先發優勢。 包括:即使是早早地來了美國,作為一個剛到美國不久的外國留學生,在沒有實際工作經驗的情況下,根本沒有可能被那天臺彎小公司的老板Richard看中,那我的學費怎麼解決我真不知道! 更重要的是:世界第三次工業革命拐點的出現是由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個人計算機的大規模普及,美國“矽穀”的黃金十年是從1992年克林頓當選美國總統後開始的,此時我恰好來到了美國並剛剛獲得了美國的學歷不久,因此即使我早來美國幾年也沒有用! 這好比短跑比賽,關鍵不在於誰先到了起跑線,而是發令槍響的那一刻誰準備得更充分和更具有爆發力。 而我在國內那五年的歷練,讓我在“發令槍”響的那一刻比我的競爭者們有了更充分的準備和擁有了更強的爆發力!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孫子。 【下章看點】 X決定留在了LunX而不是去跟他的導師完成博士論文,很快,他的這一決定得到了回報......X得到了什麼回報? 欲知詳情,請看下一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