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這後麵的畫風歪了啊(1 / 1)

最新網址: 張舒悅:“張麟老師~” 想了想,張麟說道:“我的原則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就生氣! 我現在很生氣,(へ╬)” 忍住笑意,張舒悅右手前指道:“好,最後一輪辯論題目是: 敢問足下,中華上下五千年,你最佩服何人?” 到底是央視的節目,連抬杠都這麼的有文化氣息。 按照比賽順序,張麟第一個回答。 話音剛落,就不假思索的說道:“我佩服朱元璋,開局隻有一個碗,裝備全靠搶,都不敢這麼寫。” 說著,將推桿推了過去。 而這一番逗趣的總結,在沒有《明朝那些事兒》的這個世界,一出口就讓眾人覺得既好笑又好贊。 淺淺一笑,李紅聲音磁亮的說道:“我佩服劉徹,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挺立了一個民族千秋的自信,他的國號,成為了一個民族的名字。” 看著重新被推過來的推桿,張麟握住說道:“我佩服始皇嬴政,書同文、車同軌、廢分封、立郡縣,千古一帝,我隻認始皇帝。” “我佩服周瑜,用36年,一場戰役,在那個英雄輩出的三國裡,留下了屬於自己的濃重一筆。” 聲音好聽的說完,李紅握住推桿,又將推桿又推了過去。 “我佩服霍去病,十九封侯,兵臨瀚海,封狼居胥,哪個少年不想這樣。” “我佩服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去世後,榮獲古代文人最高謚:文正。” 精準抓到文正這個關鍵詞,張麟想了想開杠道:“我佩服諸葛亮,隻為報先帝知遇之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忠武之謚,因他而變得尊貴。” 聽到這裡,導師席上的楊蜜不由咽了口唾沫。 吃? 哪個chi? 文正和忠武,聽過好像又完全不知道啊! 還有兩位大佬你來我往的開杠~ 知識點硬核就不說了,畢竟是央視主持人,學識淵博這點可以理解。 可速度還這麼快,是不是有些喪心病狂了? 話說,你們的腦子怎麼跟得上的? 在楊蜜和觀眾敬佩的注視下,乘風破浪的姐姐隊和披荊斬棘的哥哥隊選手,紛紛為導師加油助威。 特寫鏡頭下,張雪鋒和對麵的黃執鐘兩位大叔,喊的非常大聲。 李紅沉吟片刻道:“我佩服魯訊,在祖國最落魄的時候,勇敢的站出來,棄醫從文,以筆為武器,喚起國民血性。” 這是一個大招,張麟沉吟片刻道:“我佩服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我佩服趙依曼,英勇抗日誓誌為國不為家。” “我佩服蘇軾,少見的全能奇才,古代美食博主,中華文化最璀璨的明珠。” “我佩服韋東奕,一個哈佛不惜打破百年校規,希望破格錄取的數學天才,但他依然選擇留在北大,用自己選擇去報效果祖國。” 腦海裡想到這位大佬樸素的形象,張麟說道:“我佩服李白,見識過盛唐,又經歷過唐衰,千古名句一抓一大把,一身瀟灑千年頌。” 三秒鐘之後,李紅組織好言辭說道:“我佩服王勃,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如此大風流,怎能不讓人艷羨。” 刺耳的聲音響起,抬杠倒計時隻剩十秒。 到最後了,張麟打算出其不意,放飛自我的脫口而出道:“我佩服唐國鏹,演繹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牛人。” 哈哈哈~~ 這一句話出現在這個舞臺上,尤其之前那麼多牛人猛人襯托下,喜感一下子拉滿。 這彎兒拐的…… 差點摔倒! 忍俊不禁的笑出聲,李紅想了想,掐著最後四秒抬杠道:“我佩服我爹,生出來我這麼個玩意兒。” 哈哈哈~~~ 笑聲更熱烈了,隨之熱烈的掌聲響起。 既為優雅的紅座能說出這麼有趣一句話,也為兩個人的急智鼓掌喝彩。 “哈哈哈,張麟明明就說了唐國鏹一個人,卻把所有牛逼的說的都差不多了!” “唐國鏹老師確實猛,我覺得他以後可以試著去申請一個扮演歷史人物最多吉尼斯紀錄獎。” “這後麵的畫風歪了啊哈哈哈” “結尾真實,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最後這個最好笑” “……” 觀眾們哈哈大笑著鼓掌,張昭忠突然拿起話筒說道:“我們歷史上可敬之人太多太多了! 他們的人生波瀾壯闊,令人向往。” 頓了頓,大聲振臂道:“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英雄,如果非要在貫穿中華上下五千年中找到一個可敬的名字。 那將是——人民。” 秀兒~ 心裡點了個贊,張麟賣力鼓掌道:“張老師這絕殺啊,大家還不快呱唧呱唧。” 嘩嘩嘩~~~ 熱烈的掌聲隨之響起。 望著大屏裡張昭忠微微發紅的眼眶,大家都由衷覺得,老一輩人確實比年輕人把人民看的更重。 站在呼藍跟前,張雪鋒低聲道:“我佩服管夷吾。” “夷吾是誰?” 張麟轉頭道:“他是歷史上第一個把華夏凝聚到一起的人,自他以後,華夏有了夷夏之辯,有了人心向一的大一統的文化基礎。” 解釋說完,認真道:“可以說,他的影響力不亞於孔子。” 張雪鋒笑著道:“對,夷吾是諸葛亮的偶像。” 頓了頓,擠眉弄眼笑道:“也是我的偶像,所以我=諸葛亮” 聞聲,披荊斬棘的哥哥隊齊齊發出了一聲切。 好奇轉頭望了一眼,張舒悅控場,笑容燦爛道:“接下來,請現場600位觀眾為伱喜歡的一方投票。” 聞聲,所有人都轉頭望向大屏。 節目組沒有故作懸疑,結果很快就呈現出來。 【288】:【312】 披荊斬棘的哥哥隊在前,乘風破浪的姐姐隊在後。 “所以第一期戰隊PK,張麟戰隊以微弱比分落敗,恭喜李紅老師和她的隊員們~” 看到這個數字,聽著張舒悅的報幕,包括張麟在內所有選手都抱頭哀嚎起來。 李紅戰隊的眾人,則激動的鼓掌擁抱。 很顯然,演說家的觀眾還是比較硬核的,並沒有戴多少粉絲濾鏡打分。 相比張麟已經讓大眾熟知的才華橫溢。 剛才李紅那令人眼前一亮的知識積澱和反應力,絲毫不比他差多少,一下子讓其突出出來,獲得了更多人的喜愛。 隻能說,張麟敗就敗在他太優秀的刻板印象上。 沒有形成碾壓局,那就是他的失敗。 當然一場比賽的輸贏,還不至於讓張麟破防。 遺憾了一會兒後便恢復心態,在後臺和楊蜜等人說說笑笑聊了起來。 “等會兒去程府宴吃飯,我請客。” 聽到楊老板這霸氣側漏的話,張麟驚訝道:“南長街的程府宴?” “對呀!” “那可挺貴的,國宴標準啊,真請?” 挑了挑黛眉,楊蜜微笑道:“你覺得,姐是差錢的人嗎?” 呃了一聲,張麟跺腳恨恨道:“請客,必需請客,得狠狠的打土豪才行。” 這麼說的張麟,想到了一則娛樂新聞。 新聞說的是楊蜜剛剛主演的電視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取得了空前成功。 可以說,這部電視劇不僅讓她對賭成功,亦讓她登上了這一年的福布斯華夏名人榜,且排名第三,收入預估高達2億。 年收入這麼多錢,張麟羨慕的質壁分離。 許是看出了張麟的猜測,楊蜜翻白眼道:“哪有那麼多,因為你而頒發的限薪令,導致我的片酬從年初的1億,銳減到了現在的2700萬。” “限薪令跟我有什麼關係?” 眼睛瞪得溜圓,張麟大感冤屈的反駁。 這鍋他可不能背。 不然還不被整個流量市場給恨死。 笑盈盈的,楊蜜翹起二郎腿道:“就是在你參加的那次活動上,龍標透露了整頓內娛的想法。 跟著頒發了清朗令和限薪令,導致我們收入銳減,還說跟你沒關係?” “那一天那麼多人在場,難道跟所有人有關係?” 反駁一句,張麟無語道:“冪姐,我知道你們損失慘重,心態有些破防,但也沒必要撿我這個軟柿子捏啊? 我小胳膊小腿的,就是一個小主持人,hold不住的!” 頓了頓,繼續說道:“再說對於普通人而言,2700萬這一數字仍然是難以企及的天文數字好吧?” 黛眉微蹙,楊蜜聽到這話怪不舒服的。 作為頂流女星,她難道不應該拿上億嗎? 當然想歸這麼想,吃相和風向她還是會看的。 通過家族底蘊,得知清朗令和限薪令來襲,她就開始了自救之路,不希望成為被殺雞儆猴的雞。 這不,這段時間她努力和央視拉上關係,開始拍攝一些主旋律作品。 不然憑她的人氣和資源,豈會將大部分時間浪費在《我是演說家》上。 這檔節目嚴重不符合她的人設,給的通告費也隻有寥寥1500萬,以前的她根本考慮都不考慮。 現在雙重“保障”懸於頭頂,錢不錢的已經無所謂了,能一直紅下去才是關鍵。 除此之外,她還和張麟佩服的唐國鏹老師、張凱儷老師等一眾老藝術家,共同參加了龍標座談會。 在會議上,作為龍標協會演員工會的理事,她代表發言,呼籲演員們自覺抵製天價片酬等不良現象,以維護娛樂圈的秩序和穩定。 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然後不出所料的,有不少網民對她的行為提出了質疑。 認為她自己就是天價片酬的受益者,賺的盆滿缽滿了,最終卻抵製起天價片酬,這種“既要又要”的行為實在是太過諷刺! 不過無所謂了,她至少在媒體眼裡成為了正麵教材。 腦海裡念頭電閃著,楊蜜嗔怪道:“還吃不吃了?不吃拉倒。” 見張麟沒吱聲,無奈道:“我跟你開玩笑呢,自己幾斤幾兩自己不清楚,還以為我當真了呢?” “事關生命安全,由不得我不關心。” “行行行,冪姐錯了,不該開這樣的玩笑,請你吃大餐賠不是行了吧?” “冪姐,我錯了,您別這樣說話行嗎?” 表情艱難說著,張麟搓手臂道:“起雞皮疙瘩。” 楊蜜:(へ╬) 四十多分鐘後,程府宴高檔包廂。 大快朵頤吃著高奢飯菜,幾人聊到了張麟今天的主題杜甫。 張昭忠很好奇,問出了之前很多人疑惑的問題。 李白和杜甫,世稱李杜,是唐代詩人中舉世公認的兩座不可逾越的大山。 然而相比李白生前就名滿天下,杜甫卻一生顛沛流離,聲名不顯,為生計所困。 是什麼原因使得二人的遭遇天差地別? 放下筷子,拿起旁邊的餐紙擦擦嘴,張麟想了想說道:“在唐代,作為一名詩人,要想名動天下,基本要滿足三個條件。” “哪三個條件?” 旁邊,楊蜜好奇捧哏。 看了奇特角度下那魔鬼身材一眼,張麟收回目光說道:“有大V替你揚名,官方喉舌替你推廣,自身實力過硬。” 說罷喝了一口水,咽下後詳細說道:“我先跟你們講講李白的成名之路。 李白16歲時,拜當時的著名縱橫家、《長短經》《反經》作者趙蕤為師,學習一年有餘。 26歲時結識孟浩然、李邕。 孟浩然年長李白十多歲,當時已有一定名氣,不久後孟遊歷長安,一句“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名動公卿,達官貴人都爭相與之結交。 而李白和孟浩然的友誼持續終生。 李邕的身份更不得了! 大書法家、北海郡太守,歷任武則天、唐中宗、玄宗三朝。 不但是文人名士,在朝中也是舉足輕重。 李白的“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就出自《上李邕》。 30歲時,李白謁宰相張說,並結識其子張垍。 張說也是當時文壇領袖級人物,本身更是玄宗朝的名相,能得其贊譽,身價倍增。 34歲、35歲時,李白分別向玄宗皇帝獻《明堂賦》、《大獵賦》,引起皇帝注意。 同時,李白在35歲這年向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獻詩並獲重視。 當時的玉真公主對文人的引薦影響力巨大,大詩人王維就是獲玉真公主青睞而輕鬆中舉。 不久後,李白結識了知名詩人、時任太子賓客、秘書監的賀知章。 賀知章看過李白的詩作後驚呼其為“謫仙人”,兩人結為忘年交。 至此,短時間內有如此多大V和朝中喉舌對李白推崇備至,而李白的作品也完全對得起這些溢美之詞。 於是其名氣迅速攀升,開始出圈。 6年後,41歲的李白再入長安,此時他已名滿天下,玄宗對其詩才也非常欣賞,任命他為供奉翰林。 這次是皇帝親自下場為其打榜,影響力自然無人能出其右。 從此,李白的地位無可撼動。” 看著侃侃而談,各種史料如數家珍,且還講的通俗易懂的張麟,楊老板心裡不由得倍感欣賞。 女性往往會對智商高、有才華的男性產生崇拜和向往,她楊老板也不例外。 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 當越看到張麟卓越的才華,她就越覺得張麟與眾不同。 跟她以往見過的任何男人都不一樣。 張麟非常的特殊,由內而外都散發出一種獨特的韻味,吸引她目光的韻味。 事實證明,大自然古往今來的優勝劣汰,讓女人從NDA裡就有慕強的基因。 且自古以來,英雄配美人,才子配佳人的故事,早已經成為了華夏女人的固有印象。 比如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又比如李清照和趙明誠。 才子佳人的愛情,就好像是上天注定的一般刻進了每一個華夏人的DNA裡。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楊蜜也不例外。 覺得自己是佳人,張麟是才子,簡直天作之合。 張麟哪曉得這些,自顧自說道:“細數李白成名路,不難發現; 除了其才華毋庸置疑,在性格上,李白豪爽任俠、滿腔熱血,喜歡與人結交,不隻是皇帝,當時成名的詩人,有幾個不是李白朋友的? 而杜甫的悲劇,從他的性格、際遇、生不逢時都有關係。” 頓了頓,張麟說道:“相比李白那耀眼的朋友圈,杜甫連“寒酸”都算不上。 杜甫在年齡上小李白十幾歲。 年輕時漫遊吳越,二十多歲時仍寂寂無名,期間曾科舉不第。 直到32歲這年,在洛陽結識了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的李白,二人相約同遊,期間又結識了後來著名的邊塞詩人高適。 能得到李白的賞識並與之同遊,說明李白還是“識貨”的,看出杜甫並非碌碌之輩。 然後杜甫的人生就開始走下坡路。 相比李白年輕時的際遇,此時的唐玄宗已經開始怠政,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整個官場烏煙瘴氣,杜甫科舉從政之路被堵死。 而在當時,無官無爵的普通士人想要揚名,除了李白這種Bug級的人物,其他人難比登天。” 說著掰起手指頭道:“我們熟知的唐代詩人,諸如王維、白居易、李紳、元稹、劉禹錫、柳宗元、劉長卿…… 無一不是官身,很多人都身居中樞。 擠不進上層的圈子,隻靠自己實力過硬,確實難以揚名。” (本章完)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