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對話·朱元璋》(1 / 1)

最新網址: 【幸福是什麼? 什麼叫幸福? 李園園的一家給出了答案。 他們一家平淡的小幸福是我們喜聞樂見的,而這也恰恰是我們普通人的幸福。 勞累一天後,夜幕下的萬家燈火,總會有一盞燈為他而亮。 他是、我們也是。】 這是節目最後一段話,也是張麟有感而發。 卻不曾想引發無數彈幕叫屈,表示萬家燈火,卻沒有一盞為他們而亮,他們是無處安身的孤魂野鬼。 對此,張麟在評論區回復: [獨自在黑暗中徘徊,尋找那屬於你的光芒。 願萬家燈火,總有一盞留給你。] 看完視頻,靜靜聽湯尼老師說完後續的暖心互動,富大隆忍不住搖了搖頭。 有生以來,他第一次在一位大明星身上,看到和其他明星截然不同的氣場。 他認識的所有明星,都不可能和粉絲討論如此接地氣的話題。 這或許就是張麟如此紅火的原因所在吧! 身為主持人,他可以和粉絲互訴衷腸,也能很好的解答粉絲的困惑。 這點優勢,是其他明星所不能比擬的。 心裡暗暗自語之際,後臺導演敲了敲門,表示一切準備就緒,要開始錄製了。 “沒問題,我們開始吧!” “好的。” 聞聲,早就化好妝,在化妝間待了半個多小時的張麟和富大隆欣然點頭。 與此同時,央視頻連袂B站,共同發布了一支《典籍裡的華夏》宣傳片。 因為封麵是張麟和一位古代皇帝對視的特寫,無數知道或不知道的網友紛紛點了進去。 楊老板就是其中之一。 為了獲得小破球的投資份額和角色,她思前想後,還是不可避免的將主意打在了張麟身上。 她打算下次錄製《我是演說家》總決賽的時候,“順便”跟張麟提一提。 真的是順便,絕不會刻意。 到時候成了固然可喜,不成也沒什麼,保持平常心即可。 心裡思慮著,楊蜜明亮的眸子看到鏡頭緩緩上移,古色古香的階梯映入眼簾。 跟著,影視劇裡經常出現的龍椅占據整個畫麵。 特寫鏡頭下,這把龍椅采用優質木材精雕細琢而成,椅背上的龍形圖案栩栩如生,寓意著皇權的至高無上和庇佑國家的繁榮昌盛。 旋即,一段旁白響起—— 【皇宮文淵閣內,現在已是深夜,年邁的朱元璋還沒睡覺,坐在書房的龍椅上批閱奏章……】 伴隨這段旁白的,是一位身穿明黃龍紋雲肩通袖龍襴圓領袍的老年皇帝。 老皇帝雙眼炯炯有神,鼻子挺直,嘴唇有些長,臉有些圓,胡須不到一尺。 鏡頭給了朱元璋一個特寫。 隻見他執筆抬腕,用朱砂在奏章上寫下【準奏】兩個字。 這時,龍椅前方三米處突然華光大作,一道耀眼的金色光束從天而降。 楊蜜眼前一亮,對這段特效予以好評。 看來央視對張麟的新節目是用了心的,特效不是五毛特效,完全是影視劇水準打造。 隻可惜這部綜藝過於硬核,她這個流量明星顯然不在邀請的範圍之內。 視頻畫麵裡,朱元璋被光束照耀的側頭閉上眼眸,幾息之後睜眼看向光束方向。 此時光束已然消弭,光束正中出現了一身著中山服的年輕男子,不是張麟又是誰來。 視頻畫麵裡,張麟一副茫然的神色打量著四周。 三秒鐘之後,視線最終定格在老邁的朱元璋身上,眸子裡若有所悟。 兩人四目相對,朱元璋虎踞龍盤今勝昔,眸光灼灼道:“堂下何人?” “小子張麟。” 趕忙雙手微搭一禮,張麟九十度鞠躬說道:“來自六百多年後的神州大地,是漢家兒郎,隸屬於國家……禮部。” 虎目掃了一眼文淵閣外,朱元璋低語道:“朕剛剛已經預警,禦前侍衛卻到現在都未出現,想來你確實有些門道。 當今天下,你是第一個無聲無息到朕近前的人。” “不敢當,此非我之功。” 再次一鞠到地,張麟聲音誠懇的解釋。 灼灼目光注視著張麟,朱元璋低語道:“你奇裝異服,朕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你真是六百多年後的後人?” “不敢欺瞞陛下。” 直起身,張麟雙手行禮說道:“如何穿越時空來到這裡的原因在下解釋不清,但在下不曾欺瞞陛下,確實是六百多年後的仲夏子民。” “六百多年後~~” 喃喃自語一聲,朱元璋說道:“那你說說,六百多年後的大明國力若何?傳承到哪一代帝王了?” “陛下,六百多年後已經沒有大明了。” 注視著眼神驟變的朱元璋,張麟解釋道:“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國力強盛。 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歷中興國勢復振。 晚明因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導致國力衰退,爆發明末農民起義。 1644年李自成攻入京城,明朝最後一代帝王崇禎帝自縊殉國。 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隨後清朝趁亂入關,擊敗大順、大西、南明諸政權; 1662年永歷帝被殺,南明滅亡。 1683年清軍攻占寶島,奉明正朔的明鄭告終。” 看著侃侃而談的張麟,觀看視頻的所有人都有種怪異的感覺。 老演員的演技出神入化,帝王的氣場展露無疑,仿佛真的是行至末年的洪武大帝似的。 張麟的眼神也格外崇敬,可以看出他對洪武大帝的仰慕和尊敬。 兩人都算得上演技在線,真的仿若張麟穿越了一般。 一時間,彈幕滿是贊嘆的言語。 “老演員賽高,張麟賽高高” “現在穿越者太多了,央視都開始擠占普通人生存空間了!” “如果我穿越晚明,我先在崇禎十七年種下一棵樹[doge]” “好家夥,煤山上的筍都讓您奪完了吧[doge]” “最近看的兩本都是大明的,這不巧了麼,《陛下因何造反》《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 “相比起來,我最喜歡大明文魁的結局,一個現代人即使回到古代拚盡全力,也無法替古人選擇他們的命運。” “說到底,歷史自有其流向,非人力能夠乾預。” “……” 評論區議論紛紛之際,央視財經頻道的一眾主播也在看視頻討論著。 看到這裡,龍徉笑嗬嗬說道:“所有穿越,都是YY。 所有意圖通過文化思想、製度等方法來治世救國的,都太過理想化了! 哪怕現代人先天帶有光環效應,依然不會比朝堂之上那些人精、更聰明、更有能力。 所有穿越裡麵,最現實最有可能性的,就是《臨高啟明》。 500個狒狒,記得實體書變為1000個左右了,駕駛著載滿海量資源和知識技能數據的數艘大船,其中一條還是數千噸的滾裝船,做了整整一年準備,在時空門快要消散之前,才穿越到了海湳島臨高縣。 他們用了7年的時間,在各個方麵有了足夠的發展和儲備,才開始向兩廣地區進行進攻,開始兩廣攻略,與大明徹底撕破臉。 這才是真實性爆表的穿越! 這才是真正的穿越! 我甚至給作者發了紅包,並買了實體書。” 靜靜聆聽著,郭偌天輕笑道:“龍徉姐,沒想到你還看網絡,這是男頻的作品吧?” 嗯了一聲,龍徉解釋道:“是上次一起主持活動,在後臺化妝聊到明朝的時候,張麟推薦給我的,說寫的很好。 然後我買來看完,確實寫的很好! 張麟說,現在的網絡文學已經發展的足夠好了,誕生了一大批優秀的作品。 我們作為主持人,不能對這個文化陣地視若無睹,要重視和利用起來。” 說起這個,郭偌天想起自己年初報道的一條新聞。 這則新聞說的是—— 國產網文在海外爆火,讀者瘋狂“催更”,有老外一個月花5萬元隻為看到最新翻譯章節。 其中《詭秘之主》當時已經突破4250萬次瀏覽量。 在點評互動區,人物分析、情節點評、劇情走向猜測等評論比比皆是。 有網友們還表示“這是我讀過的最好的,華夏網文太過癮了。” 一位米國網友曾@Youtube分享自己閱讀感受:華夏網文給人一種欲罷不能的“爽感”。它的懸念總能打動你,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他們總是能觸動你。 記得截至報道那天,起點國際已上線3600多部華夏網文翻譯作品,同比三年前增長110%,吸引了超2.2億訪問用戶,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據不完全統計,該平臺每日網友評論高達15萬條。 可以說,作為動漫、影遊等IP的源頭,網文發展飛速,而今在海外市場也圈粉無數。 發展至今20多年,不僅在國內廣受歡迎,還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讀者,被認為是繼好萊塢電影、霓虹動漫、泡菜電視劇之後,‘世界四大文化現象’之一。 這是華夏網文的特征。 這時,榭穎穎頷首說道:“我記得我報道過一則新聞,講的是網絡文學的海外出口。 起初我對網絡文學不以為意。 沒想到,我們未曾注視過的角落,我們主流文學漠視的存在,已經成了一個新的文化現象,一個巨無霸級別的文化產品。 近年來,以網絡文學為代表的華夏原創文學作品,已經成為海外讀者了解華夏的重要途徑。 所以張麟說得對,我們央視需要充分利用好這方麵的能量,做好華夏文化輸出的戰略調整。” 幾人頷首,講的話題都很高端大氣上檔次。 嗯嗯點著頭,郭偌天笑道:“男頻在西方取得的成就斐然,而事實上,女頻的霸道王爺們也正在橫掃東南亞,撩動少女春心無數。” 略作思索,龍徉恍然大悟道:“對了,你參與主持過相關活動是吧?” 郭偌天笑盈盈點頭:“對噠,就在前不久。”(本章完)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