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喜歡曹操,理解曹操,並成為曹操(1 / 1)

最新網址: 張麟不知道同事們的討論,但他也設想過這種可能。 大漢要是能在衰落後多次崛起,那麼後人還真不一定會選擇徹底替代它。 再怎麼樣,估計最後也會留個殼子。 心裡念頭電閃著,嘴上說道:“當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也就決定了社會製度。 世事無常,王朝該滅還是得滅,我隻是講述了其中一種可能罷了。 大家聽聽,權當一樂,可別當真哈!” 燦然一笑,崔漺看向四人道:“最後一個問題,三國裡麵最喜歡誰?” 麵對這個問題,楊蜜選擇了白馬銀袍的趙雲,其他三位則很默契的選擇了劉備。 當答題板上的名字公布後,張昭忠都忍不住驚訝的咦了一聲。 楊蜜選帥哥很符合她的人設,張麟這個年輕人卻選了劉備。 他還以為,張麟會像很多年輕人一樣,喜歡曹操而非劉備呢! 就像96版《三國》,核心就是尊劉貶曹,劉備才是第一正統男主。 但隨著網文的興起,曹操的人氣逐漸升起,目前已經蓋壓住了劉備,成為了三國人氣王。 現在的三國穿越,熱度高的,主角要不是曹氏陣營,要不最終對手就是曹操。 劉備,絕對沒有做對手的資格。 不是被提前扼殺,就是被搶了機緣,從此默默無聞再也無法崛起。 當然寫主公是劉備的也不是沒有,可熱度卻遠不及曹氏陣營高。 念及於此,張昭忠好奇道:“大麟子,你竟然喜歡劉備,這點倒是出乎我的預料。 說說,你為何會喜歡他?” 麵對眾人的注視,張麟心裡略感尷尬。 其實前世的他,喜歡三國是一個階梯式的過程。 十三歲看三國,喜歡劉備胸懷大誌,匡扶漢室; 十四歲看三國,喜歡呂布英勇無比,天下無雙; 十五歲看三國,喜歡關羽忠肝義膽,義薄雲天; 十六歲看三國,喜歡孔明神機妙算,運籌帷幄; 十七歲看三國,喜歡曹操心懷抱負,雄才偉略; 十八歲看三國,喜歡貂蟬、靜姝國色天香,傾國傾城; 十九歲看三國,喜歡大喬、蔡夫人國色天香,傾國傾城; 二十歲看三國,喜歡小喬、孫夫人國色天香,傾國傾城; … 穿越前年近三十多了,再看三國,覺得吳國太也別有風韻! 感覺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喜歡曹操,理解曹操,並成為曹操的過程。 咳咳~~ 趕忙壓抑住前世憋久了導致奇葩的腦回路,張麟以這一世的心態去品閱,發現自己確實最喜歡劉備的人格魅力。 心裡念頭電閃著,說道:“之前看到網上有個段子。 秦始皇如果見了秦二世,會生氣的抽出太阿劍來砍他。” 聽到這句話,收看直播的網友笑了起來,想起了最近二創三創頻繁的【皇帝聊天群】。 張麟亦笑了笑,自顧自說道:“李世民如果見了李柷,會嘆息的拍拍他的肩膀,然後舉頭看向天空。 趙匡胤見了趙昊,會一臉慈祥的看著他,說已經盡力了孩子。 鐵木真見了元順帝,會笑著說回草原也挺好! 朱元璋見了朱由檢,會把他一頓毒打,然後再罵一頓,但是最後也會欣慰的說還是有老朱家的骨氣的! 隻有劉邦見了劉備,會自豪的說你沒給你祖宗我丟臉,讓大漢400年有了一個體麵的退場。” 下意識歪頭,李紅奇怪張麟怎麼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按照剛才的邏輯,劉邦這位開國皇帝要見最後一代帝王,也是劉備的兒子劉嬋吧? 旁邊,張麟聲音磁渾的說道:“古往今來,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劉備? 縱觀古今,為什麼隻有劉備的謚號是昭烈帝? 我覺得,可以從這個方麵去做解讀。” “願聞其詳。” 拍了拍手,張昭忠期待回應。 楊蜜和李紅亦正襟危坐,期待張麟能有與眾不同的解釋。 當然,前者純粹就是做做樣子。 微微一笑,張麟沉吟說道:“有句老話說的好,當你20歲讀三國的時候,你會佩服曹操。 他南征北戰,一代梟雄。 當你40歲讀三國時,你卻會喜歡上司馬懿。 他隱忍不發,成了最終贏家。 可是,當你60歲時,再捧起三國這本書,你一定會為劉備感到熱淚盈眶。 那麼劉備這個人物到底有什麼魅力呢? 接下來,我就以劉備的視角,為大家講講我為何喜歡他。” 望著視頻裡密密麻麻的彈幕,張麟不由想到了馬柏庸的一篇文章。 “多年以後,劉禪站在鄧艾的大軍麵前,準會想起那個閱讀父親留給他的遺詔的遙遠下午。 當年在白帝城永安宮內,劉備已經衰弱到無法執筆。 他想發條微信語音,可手機還沒發明,隻好口授一份遺詔。” 再次聽到熟悉的古今結合,包括李紅和楊蜜在內,不少收看直播的網友都笑了起來。 張麟講述的杜甫那篇《一個小號的逆襲》可是非常火的,甚至入選了全國高中課外讀物,讓無數莘莘學子看的津津有味。 如今再次在古代文章裡聽到微信什麼的,網友就不由得期待起來。 張麟口若懸河不停道:“於是,諸葛亮、李嚴和他的小兒子劉永在旁邊恭敬地等著,等著這位顛沛半生的君主發表臨終遺言。 劉備的腦子裡有無數的話想說。 但最讓他放心不下的,是劉禪這個兒子。 就像所有的老父親一樣,他很想把自己的人生經驗一次傳授給他,讓他可以完全領悟,保住自己辛苦打下的這一片基業,穩穩當當地當個帝二代。 可是,這位老人的一生經歷太豐富了! 什麼仗都打過,什麼勢力都混過,什麼地方都去過,戎馬一生,顛沛流離,完全可以寫一本叫《我的奮鬥》的成功學傳記…… 而在當時,要在短短的時間,把人生做一個總結,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怎麼辦? 劉備的腦子飛快地轉了一下,決定隻說一條人生箴言—— 這條箴言,應該是他這一生最重要的領悟,是支撐他從涿縣一步步走到益州的關鍵因素。 他思索了一下,緩緩開口,說了兩句話: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聽到這裡,文靜不由愣了愣。 見狀,朱廣銓頷首道:“昭烈帝的遺言確實是這兩句話!” 說著,不由感慨搖頭。 視頻裡的張麟也很感慨,語氣贊嘆的說道:“不要因為壞事很小就去乾,不要因為善事很小就不去乾。 誰也沒想到,一代梟雄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忽然搖身一變成了卡耐基,說出這麼兩句心靈雞湯一樣的話,要太子做一個好人。 這是劉備對劉禪的臨終贈言,也是對自己一生的蓋棺論定。 他這一輩子,若不是靠著這一句話,絕不可能走得這麼遠。” 再次搖了搖頭,看著直播間彈幕說道:“劉備閉上眼睛,思緒飄到這幾十年裡的種種片斷中去。 我,要做一個好人。 他年輕時,可不是這麼想的。 那時劉備的理想是:“將來我要坐羽葆蓋車。” 羽葆蓋車是皇上專用的,這個誌向既反動又遠大。 不過劉備既沒有顯赫的身世,也沒有钜萬的身家。 曹操、袁紹這些富二代官二代到處當遊俠飆車時,他隻能靠織草席、編草鞋為生。 在那個情懷還不能換錢的時代,別說建功立業,連書都讀不起。 這時候第一位好人出現了。 劉備有個同宗的叔父,叫劉元起,替他交了學費,與自己兒子同等待遇。 這個善舉,讓劉備結識了盧植、公孫瓚等一批名士,終於摸到一絲擊破職場天花板的可能。 說不定就是這一次契機,讓劉備意識到: 我別的硬件條件競爭不過別人,但我可以試著做一個好人。 一個好人的標識,是去做善事。 無論善事有多小,總會慢慢影響到其他人。 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就是劉備的發展規劃。 他的原則很簡單,三個字:“善下人”。 具體怎麼善下人,史書沒提,可能是事兒太小了,但效果斐然,在各界贏得廣泛好評。 大家都喜歡跟劉備結交,在家鄉聲名鵲起,廣為人知,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甚至還成功從中山豪商那裡拉到了第一筆風投啟動資金,其人格魅力可見一斑。 然後劉備就像現在的熱血青年們一樣,開始創業了。 創業期間,劉備對自己始終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知道若要把事業做大,唯一可以依仗的,就是“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個原則。 他被認命為平原縣令那段時間,在城裡溜達,一屁股就坐到百姓的破席子上,跟他們樂嗬嗬地聊天,一點不嫌棄; 跟那些百姓在一個飯盒裡抓飯吃,根本不挑揀。 我猜如果那個時代有廣場舞的話,劉備也不會介意去跳上一段小蘋果。 哪怕他有多不喜歡。” 哈哈哈~~~ 這段話挺逗的,不管楊蜜還是張昭忠都笑了起來。 彈幕更是刷滿了【大笑】表情包,一個個代入感都非常足。 笑了笑,張麟說道:“這都是小事,小到不值一提。 但這些不值一提的舉動,卻救了他一命。 當時同郡有一個人叫劉平,聽名字說不定和漢室也有點瓜葛。 這個人特別厭惡劉備,覺得他特別不順眼。 於是劉平找了一個黑客……哦,不對,是刺客,說我給你錢,你把劉玄德那個王八蛋的賬號給黑了。 刺客一聽說目標是劉備,立刻大驚。 劉備? 那可是個大好人吶,平原城裡誰不知道? 這樣一位善長仁翁,怎麼舍得下手? 於是他主動跑到劉備那去,往他手裡塞了一張好人卡,羞澀地低頭跑掉了。 史書寫到這,感慨了一句:其得人心如此。”(本章完)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