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劇情和想象的不太1樣呢!(1 / 1)

公元前453年,智瑤死了,他是被砍掉頭顱死掉的。 他是司馬光所編《資治通鑒》裡第一個非正常死去的人。 這一年,韓、趙、魏三家分晉,中國歷史上的戰國緩緩拉開了序幕。 所有的故事都有序曲,序曲也有屬於它本身的序曲。 一序曲智瑤之前的晉國政治格局 公元前1033年,周成王把他的弟弟叔虞封到唐這個地方做諸侯,於是,叔虞也就變成了唐叔虞,這就是有名的“桐葉封弟”,這個故事一直被作為君無戲言的榜樣傳頌。 唐這個地方在哪裡呢?在黃河、汾河的東邊,太行山的西邊,即今天的山西南部地區,方圓不過百裡。 幸福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後來,唐叔虞死掉了,他的兒子燮接了班。他搬家了,搬到了晉水附近,即今天的陜西省太原市西南一代,順便把國號也改了一下,變成了晉。由此看來,唐叔虞在任的時候還是做了很多事情的,畢竟國土麵積已經增加了太多了。 時光流逝,天下在禮義廉恥、爾虞我詐中不斷發生著變化。 晉國也在唐叔虞幾個爭氣的後代手裡不斷開疆拓土、發展壯大。獻公時開始崛起,繞著晉國劃了一個圈,“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奠定了晉國進一步強大的基礎,文公時城濮之戰大敗楚國,霸業始成。隨後,襄公兩戰敗秦,景公兩戰敗齊、楚,厲公連敗秦、狄,又於鄢陵大敗楚國。 就這樣,一代代過來,到了晉悼公時期,晉國已經成了一個巨無霸的形象存在,國力強盛,兵車萬乘,頤指氣使,獨霸中原。 盛極則衰,天下亦然。 國君也是人,也是平常人。故而,生活不止遠方的征戰和治民的辛苦,還有醇酒、婦人以及狩獵的快樂。家大業大,國君還要有自己的私人生活,所以不可能事必躬親的,分權授任就成了必然的選擇。周天子在中央政府設立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原士,並把一些功臣、宗室分封到各地去做諸侯,這就是諸侯國,周王給他們或大或小的土地去管理,盈虧自負,但承包費是不能少的。各地的諸侯按照周禮,也任命了大大小小的官員去管理,並對其中的一部分重要官員分配了股份,也就是給與了封地,同樣是盈虧自負,承包費不減免。這些官員在經營國家的同時,也努力經營著自己的小日子,成功活下來的就成了各國的大家族,與國君一起左右著這個國家的土地和人民。 晉國也是這樣。經過時間的不斷選擇,到了平公時期,在朝裡能說上話的家族就隻剩下了範、中行氏、智氏、韓趙魏六個家族了。 基業穩固了,事業興盛了。家裡有屋又有田,生活樂無邊。這樣的幸福日子能一直過下去,該有多好。我想,這些萬惡的剝削階級當時一定是這樣認為的。 但生活不僅僅是初見,更多的是相處的智慧和忍受瑣碎痛苦的能力。不幸的是,大多數人是難以同時具備這些能力的。在任何一個權力結構裡,摩擦和博弈都是不可避免的,權力的此消彼長,資源分配的多寡豐薄,集體與部分的利益取舍,實力的厚積薄發,野心的日積月累,這些都是改變權力格局的因素。一旦風雲際會,變天就成了必然的結局。 於是,這六大家族開始了鬥爭。首先出局的是範、中行,這個時候的晉國以趙家人趙鞅為正卿,也就是官員裡的一把手。他帶著一幫聯軍,經過八年的內戰,把範、中行兩家趕出了晉國。這樣,晉國隻剩下四個家族說得上話了。這個時候,本文主人公的父親智申是智家的當家人,是晉國四卿之一,同時在軍隊裡任下軍佐,也就是三軍之一的副手,軍政大權都有。 這個時候的晉國政治格局,如果按照我們常看的武俠小說或者香港黑幫電影裡麵的社團來做比較的話,應該是這樣:晉公是老大,是幫主,智、韓、趙、魏四家家長是副幫主,同時是下邊四個堂的堂主,這些堂主有自己的小弟,兜裡有錢,手裡有槍,腳下有土地。幫主實力日衰,堂主實力日增,幫主說的話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畢竟,這個世界還是要靠實力來說話的。 二接班人是個大問題 家大業大,老婆孩子那麼多,接班人就成了大問題。四大家族的智家與趙家就有著這樣的煩惱。 智申是比較傾向於智瑤的,但家族裡有著不同的意見。智果是其中突出的代表。 智果向老爺子列出了智瑤的五項優點和一項缺點來說服智申。 五項優點是:一、美髯長大,也就是高大威猛,絡腮胡子,這是那個時候美男子的標誌;二、射禦足力,即是能騎善射,這在冷兵器時代是一個相當大的優點;三、伎藝畢給,也就是具有娛樂自己和娛樂他人的一些奇巧淫技,比如彈個琴什麼的;四、巧文辯惠,也就是聰明敏捷,能言善辯,具有極高的語言表達能力;五、強毅果敢,也就是頑強剛毅,能斷敢決。 一項缺點是不仁,也就是缺乏愛心,不能用愛來麵對世界和他人。 總之,智果對智瑤的評價是:這是一個智、體、美、勞四方麵突出發展的美男子,但不是一個好人,更不是一個好領導。不仁的例子舉了沒有,我們不得而知,但我想,應該是舉了一些的。 最後,智果對老爺子說了如果選擇智瑤當接班人的後果:“夫以其五賢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誰能待之?若果立瑤也,智宗必滅。”也就是如選智瑤,家族必完蛋。 讓我們分析一下智果所言的合理性。 首先是五項優點,美髯長大是父母給的,除了受姑娘的歡迎之外,在那個時代裡所起的作用是基本可以忽略不計的;強毅果敢倒是好的品質,但也僅僅反映在自己能夠做具體事情上,拓展開來,很難能影響一群人;其他的幾個都屬於技能的範疇,放到現在來講,最多也就是奧賽考得好,可以保送清北什麼的。 其次是缺點,不仁。仁這個概念是孔夫子推崇的。夫子周遊列國沒有到達晉國,但夫子對仁的總結,肯定是在當時社會主流所推崇的價值理念的基礎上提煉出來的。一個沒有愛心的孩子,一個充滿了一己私利與欲望的孩子,又那麼的有才能,讓你想想,你會怎麼辦。 最後讓我們來類比一下。假如有一輛汽車,外觀惹眼,動力澎湃,功能齊全,但隻有一個缺點:底盤質量低劣,整個底盤是用木頭榫卯結構連接的。這樣的汽車你開嗎?反正我是不開。 但智申不這麼想。兒子總是自己的好,何況是自己一直看好的兒子。聽了你的話豈不是否定了我這些年一直以來的智商嗎?是的,放在我們自己身上,可能也會這樣想,我們都是平常人,智申也是。最後的結果就是,智申弗聽。 智果看無法說服老爺子。思考再三,做出了一個劃清界限的決定:不姓智了,我姓輔去。免得這小子以後連累了我。智果是個聰明人。 就這樣,智瑤接班了。這一年,他27歲。 隔壁趙家也有這樣的煩惱。 趙家的當家人趙鞅使用的是另一個方法:自己親自測試。 他找來兩個自己比較中意的孩子,一個叫伯魯,一個叫無恤,分別交給他們一塊竹簡,上麵都是一些語重心長、齊家治國的文字。對他們說:好好背,認真記。然後就背著手做自己的事去了。 就這樣,三年過去了。三年裡,關於竹簡的事情仿佛被遺忘了,他從未提過,好像那就是一個酒醉後的偶然舉動,一個不經意的小事。 突然的一天,他又把兩個孩子喊來了,這次是考試,考試內容就是三年前竹簡上的文字。 大兒子伯魯瞠目結舌,什麼竹簡,什麼文字,有這事嗎?零分。 小兒子無恤如銀瓶泄水,對答如流。最後又從袖筒裡掏出那塊已經光滑潤澤包了漿的竹簡,以極為恭敬的語氣稟報父親:大人教誨,兒晝夜不忘。滿分。 結果是不言而喻的,無恤成了趙家的接班人。 各位小朋友們,認真想想。不論你還在上學,還是已經進入職場,大佬的話還是要認真領會,堅決落實的,這不僅是個人基本素質提高的需要,也是一個團隊能否傳承大佬思維,千秋萬代的大事。萬一幸運之神落在你頭上,你卻沒有準備,結果隻是被砸的冒幾個金星而已。 回過頭來,讓我們來對比一下智趙兩家選擇接班人的方法。 智家的傳承簡單粗暴,我看中誰就是誰,這就是我心中的NO.1。這樣的選擇隻有感性,沒有理性,簡單來說就是爺喜歡。這不是一個科學的思維方式。 趙家的傳承就科學了一些。我喜歡這兩個孩子,難以定奪。怎麼辦?按照我自己的方法試一下啊。於是就出了一些試題,用時間來測試哪個孩子是能夠傳承自己思想的人。不得不說,在那個年代,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 如果僅從一件事情上說明趙家老爺子是個明白人是不夠的。還有一件事更能說明趙鞅的長遠眼光。 晉陽是趙家的封地,需要派個管家去管理,趙家派尹鐸去。辭行時候,尹鐸向趙鞅提了一個問題:您老讓我去晉陽管理是為了發財,還是為了有一個穩固的後方?老爺子言簡意賅:穩固的後方。尹鐸到了晉陽之後便減輕賦稅,藏富於民。晉陽百姓感恩戴德,生怕趙家人出點啥事。趙鞅對無恤說:如果有難,晉陽雖遠,尹鐸官職雖小,一定要去投奔那裡。那裡是你最後的底牌。然後,老爺子平靜的閉上了眼睛。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總設計師的話誠不我欺。但科學的思維卻是科學技術的起源,在這方麵,趙家老爺子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在以後的故事中,我們會逐漸看到科學思維的重要性。 三我強,我就欺負你 智瑤確實是個很有能力的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接了班的智瑤很快取得了國君的信任,取代智氏家族成為了晉國的正卿。並在對外戰爭中,大敗齊國與鄭國,還用計滅了一個叫夙繇的小國。智氏家族的實力也在戰爭中如日中天,智瑤威信一時風頭無兩。 三場戰爭的勝利是足以讓一個人驕傲起來的。驕傲起來的人是容易忘乎所以的,容易讓自己看不清整體形勢和自身實力的。智瑤又是一個那麼容易驕傲,那麼沒有愛心的人。於是,智瑤就開始了他的作死之旅。 當時四家的當家人分別是智瑤、趙無恤、韓虎、魏駒。有一天,智、韓、魏三人在藍臺宴飲,酒過三巡,在酒精的作用下,智瑤的本性開始顯露,戲弄韓虎,並且侮辱韓氏家族的大管家段規。韓虎的謚號是康子,也就是死去以後的叫法,謚法“溫柔好樂為康”,從這方麵來看,韓康子應該是一個性格溫和,甚至有些軟弱的人。柿子先挑軟的捏,韓虎中了第一招。 大概是智瑤的表現太為過分,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 智瑤的族人智國勸告他:主人這樣做不合適,要提防他們報復你啊,否則的話隨時可能大難臨頭! 智瑤回答道:他們的生死禍福我說了算,我不給他們找麻煩,誰還能起得半點波瀾不成? 智國很是擔心,就擺事實,講道理,用了一大段話來說服他。大意就是:夏朝的歷史書上說“一個人三番五次的做下侮辱人的事情,所結下的怨恨並不是都在明處,應該在這種怨恨還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就做好提防”。今天您一頓飯的時間侮辱了對方的兩個大佬,還不做防備,並且自得的說“我就是他們的麻煩”。你這種態度很危險啊!蚊子、螞蟻、蜜蜂、蠍子,這些小東西急了還能夠給人造成傷害,何況韓家兩個充滿仇恨的大佬啊! 不幸的是,智瑤弗聽。 恃強淩弱是會上癮的。僅僅在氣勢上壓倒韓虎是不夠的,還需要敲他一筆,取得一些實實在在的利益。 於是,智瑤又動手了。他修飾了一下自己即將進行的行為:充實公室。 也就是我要替國君乾點掙錢的事。可鬼都知道他想乾什麼。 他向韓虎提出要塊土地的要求。土地和人民是那個時代最大的財富,當然,現在也是。把自己的財富白白送人,而且是這種強取豪奪的方式。韓虎是不情願的。 他的大管家段規勸他說:“智瑤貪財而兇狠,如果不給他,他肯定要出兵攻打我們,不如給他。他得到了我們的土地以後,會更加瘋狂,會向別家要地,別家如果不給,他就會攻打他們,這樣我們就免於跟他單挑,然後靜靜等待乾掉他的時機。” 韓虎說:“好主意!”就劃給了智瑤一塊很大的地方。 智瑤大喜。這真是一個好辦法,他想。 好的辦法要趁熱打鐵,他又向魏駒提出了要塊地的要求。 魏駒大概是個有些個性的人。他不想給。 他的管家任章問:“為什麼不給他?” 魏駒說:“平白無故的,為什麼要給他?” 任章說:“這就是主君您的狹隘之處了。他得到了我們的土地,必然會更進一步,這樣各個家族都會提心吊膽。他瘋狂而輕敵,我們幾家因為害怕而同仇敵愾,智家毀滅的時間就不久了。但是您如果不給他的話,一您現在乾不過他,二其他家族不會幫我們。我們就很危險了!” 魏駒大悟。給,拿去吧! 最後,到了趙家。他要趙家劃給他蔡和皋狼的地方。 三家都在等著趙無恤的反應,隻不過各人有各人的算盤。 趙無恤斷然拒絕。 智瑤惱羞成怒。 於是,戰爭開始了。 四水圍晉陽 趙家迅速召開了家族會議,研究下一步的計劃。 趙無恤:“我們沒有給智瑤土地,他肯定要攻打我們。而且據我所知,他會威逼韓魏兩家帶兵一起攻打我們。以我們現在的實力,硬碰硬乾不過他們是一定的。這樣我們就需要找一個穩固的地方,然後尋找機會。現在大兵將至,我們去哪裡好?大家暢所欲言。” 大家七口八舌。 一個隨從說:長子很近,而且城墻堅厚又完整。 趙無恤:因為修城墻,已經把老百姓搞得筋疲力盡,怨聲載道了。現在,讓他們一起拚死守城,很難的。 又一個隨從:邯鄲這個地方倉庫裡糧食很多,夠我們堅守幾年的。 趙無恤:就因為征收這些糧食,我們把老百姓逼得沒有辦法。反正過不上好日子,他們巴不得換個主人統治他們呢!指望他們拚死守城,不行。 在排除了幾個可選項之後,趙無恤突然想起來他爹告訴他的話。 國中有難,必投晉陽。 於是拍案而起,說道:去晉陽。 很多年了,晉陽的老百姓一直過著快樂的日子。稅收負擔輕,就可以多剩下三五鬥以備災荒;可以多蓋下幾間房子,給兒子娶個好媳婦;因為家裡有餘糧,就敢於多生兩個孩子了;可以在空閑的時候喝點小酒,放鬆一下緊張的神經。老百姓的生活願望就是那麼樸素。誰給我們帶來好處,我們就擁護誰。老百姓的政治參與願望也是這麼樸素。 很簡單,這就是民心。 現在,給我們帶來好處的人落難了,來投奔我們了,我們怎麼辦? 團結起來,擁護他! 拿起武器,乾他娘的! 這就是當時晉陽的政治基礎以及晉陽堅守的民心基礎。 關於晉陽的物資準備,《資治通鑒》上麵說的不多,《戰國策.趙策一》有所記載。上麵是這樣說的:城郭之完,府庫足用,倉廩實矣,無矢奈何。也就是城郭完好,有錢有糧,唯一的缺點就是缺少箭矢。 作為守城的一方,沒有箭矢,實在是一個極大的弱點。 這個時候趙無恤的父親的長遠政治眼光的作用就開始顯示出來了。 原來趙鞅最初派董安於去治理晉陽。董安於在建造宮室的時候,宮室的柱礎都是用銅澆灌而成的,現在可以融化了做箭頭,宮墻都是用長丈餘的狄蒿苫楚做內芯的,現在可以發掘出來做箭身。箭有了。 民心齊,糧草足,城墻完備,武器齊全。有了這些準備,接下來就是考驗意誌、耐心與計謀的問題了。 智瑤帶著聯軍攻城了,連攻三月,晉陽巍然不動。 強攻不下,就用水淹。 於是就用大軍把晉陽圍起來,然後引晉水倒灌晉陽城。 這一淹就是三年。 大水離城墻頂不到六尺,城內百姓巢居而處,懸釜而炊。到了夏天,一片蛙鳴,糧食也快吃完了,城墻也要泡塌了,士大夫也各個七死八活的得病了。 然而,民無叛意。 這就是人心的力量,就是團結的力量,就是希望的力量! 五統一戰線 轉機總是在最危險的時候出現。 一個雲淡風清的日子,智瑤決定去前線看看。 他帶著韓虎、魏駒,駕著船出發了。 三人站在船頭,智瑤居左觀察水勢,魏駒居中把看著方向,韓虎居右負責警衛。 這是一個極不符合禮節的安排。 三人當時都是子爵,都是晉國的四卿之一。理論上他們是平等的關係,不存在誰給誰當司機、當警衛的義務。而智瑤的這一安排卻把兩人放置於下屬的地位上。很顯然,他們會認為這是一種侮辱。 然而沒辦法,誰讓自己沒有智瑤的槍桿子硬啊。土地都給他了,還在乎這一點嗎?忍吧。 但智瑤卻沒有想到這些。他看到圍城的大水,看到岌岌可危的城墻,暢想著即將到來的勝利。一股豪情油然而生,脫口而出:我智瑤今天才知道原來水也可以滅掉一個國家啊!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汾水也可以淹掉我的都城安邑啊!”魏駒想。用手肘輕輕的碰了一下韓虎。 “絳水也可以淹掉我的都城平陽啊!”韓虎心照不宣,輕輕的踩了一下魏駒的腳。 就這樣,一場密謀開始了萌芽。 旁觀者清,戰爭後邊的智瑤的謀士絺茲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韓魏必反。”回去以後,絺疵對智瑤說。 “何出此言。”智瑤說。 “以人之常情來講。我們聯合韓魏兩家的軍隊攻打晉陽,現在勝利在即,他們不會想不到晉陽的今日,就是他們的明天。主公與他們相約乾掉趙家,三分其地,現在趙家快要投降了,韓虎、魏駒二人卻沒有喜色,反而憂心忡忡,難道您不認為這很反常嗎?”絺疵說。 “怎麼會這樣?不可能的,他們要反早反了,為什麼等到今天?”智瑤或許是這樣想的。 或許,智瑤壓根就認為絺疵的話是無稽之談。 因為第二天他就把絺疵的話告訴了韓虎和魏駒。 真是個豬隊友,我一直懷疑歷史在這件事情上記載的真實性。作為一個晉國正卿,而且戰功赫赫的智瑤,怎麼會做出這種沒有情商的舉動呢? 或許隻有一種解釋,那就是多年來的順風順水、頤指氣使,讓智瑤的心裡充滿了欲望和瘋狂,這嚴重影響了他敏銳的神經和該有的謹慎。 或許還可以有一種解釋,早上酒喝高了。 但無論怎麼樣解釋,他說了。 韓魏二人麵紅耳赤,連連解釋。 “老大您這就不對了,一定是有人向你進讒言。他的目的是想幫趙家的忙,讓您懷疑我們兩家而放鬆對晉陽的進攻。您想想,馬上勝利在望,我們不選擇去跟您一起分享勝利果實,難道會冒險去做不可能成功的事情嗎?” “我覺得也是,這不合邏輯啊!”智瑤說。 然後三人又在一起說了一些憧憬明天、兄弟情深的話。韓魏二人便告辭了。 不一會兒,絺疵進來了。 他對智瑤說:“主公您為什麼把我跟您說的話告訴他們兩個?” “你怎麼知道?”智瑤很詫異。 “我剛才遇見他們兩個,他們認真的看了我一下,然後就急匆匆的走了,從這我就知道他們知道情況了。”絺疵實在是個肢體動作和微表情觀察的高手。 智瑤很不爽。 絺疵想到大勢不好,走為上。就請求出使齊國,遠遠的離開了是非地。 趙無恤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了。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趙無恤決定謀和交都要用了。 在晉陽被圍這段漫長的時間裡,趙家是否派人與韓魏兩家溝通過,我們不得而知。我個人傾向於中間是有所交流的,隻不過事非緊急,每個人又各有各的想法,難以達成一致的認可,但他們的交流渠道應該是一直保持暢通的。 這次,趙家派張孟談去做韓魏兩家的工作。 “臣聽說過一句話叫唇亡齒寒。現在晉陽即將陷落,趙國即將滅亡。我們擋了這麼長時間的槍,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現在擋不住了。下一步就要對你們兩個動手了,兩位難道意識不到這一點嗎?”幾句寒暄之後,張孟談開門見山的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我們何嘗不知道啊,但怕就怕事還沒成,智瑤就知道了,我們的災難立刻就會來到。”二人說。 “計謀出於二位主公之口,進入我的耳朵,保密毋庸置疑,對兩位能有什麼傷害呢?”張孟談做出了保證。 二人終於下定了決心,不能坐而待斃,繼續受智瑤這小子的欺負。乾他! 統一戰線建設完成,一張對智瑤的大網鋪開了。 六尾聲 戰爭結束了。趙無恤憑借著偷襲以及韓魏兩家的幫助,把智家的軍隊擊垮了。 智瑤的腦袋被砍了下來,趙無恤順便用漆修飾了一下,當成了自己盛酒的家夥。 趙魏韓三家把智家的土地和人民分了。 智氏家族的人被清洗了。殺的殺,逃走的逃走。智氏家族的人從此在晉國消失了,除了那件已被當成酒器的頭顱,仿佛智氏家族從來就沒有在晉國存在過。 很多個世紀之後,司馬光評論智瑤說他才勝德。 從司馬光的角度來講,是很正確的! 但我們今天來看。如果站在智瑤及智氏家族的角度來重新審視智瑤的行為,智瑤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智氏家族的利益。不斷增加自己及家族的實力,這對於每一個家族首領都應該是畢生追求的價值,是無可非議的行為。 但不幸的是,智瑤過於驕傲,步子也邁得太快,缺乏控製大局和計劃進度的能力。準確的說,智瑤還是才有所不逮,缺乏真誠團結他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