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環境牽動著國內小環境,國內小環境同樣也使得國際大環境發生著風起雲湧的變化,特別是像法蘭西這般在歐陸舉足輕重的國家,熱羅姆.波拿巴總統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整個歐洲大陸外交的改變。
正當法蘭西為修憲問題鬧得不可開交之時,德意誌地區正在上演一場合縱連橫的戲碼。
自二月革命之後從來沒有消停過的德意誌地區,現在終於要迎來了最終的決戰,普魯士與奧地利,這一對德意誌地區的宿命同胞正在就德意誌的主導權而戰。
而這一切的源頭與熱羅姆.波拿巴息息相關。
匈牙利革命鎮壓之後,野心勃勃的施瓦岑貝格開始謀劃重返德意誌之時,普魯士王國也恰逢其會地創立了三王同盟用來抵擋奧地利帝國重新主導德意誌的野心。
隻不過那時普魯士野心並不是很大,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隻想同奧地利聯合起來以薩克森為界限瓜分南北德意誌。
對於普魯士這樣一個新教國家來說,過多的天主教人口會導致新教人口比嚴重稀釋,從而引發一場教派危機,南北分離才是對普魯士好處最大的一個方案。
施瓦岑貝格一邊假意同意普魯士南北分離與三王同盟計劃,一邊慫恿普魯士鎮壓德意誌地區的革命。
普魯士同意了奧地利的計劃,曾經支持普魯士成為德意誌皇帝的法蘭克福邦聯被解散,中產階級引導的革命被鎮壓,普魯士用刺刀和獻血讓德意誌人對它徹底失去了希望。
失去中產階級與國民自衛軍支持的普魯士隻能依靠三王同盟茍延殘喘。
不過普魯士王國並不知道施瓦岑貝格在普魯士四處鎮壓德意誌地區革命之時,偷偷拉攏德意誌諸侯與“境外勢力”。
德意誌諸侯被奧地利利用革命恐懼說服,法蘭西共和國的熱羅姆.波拿巴被施瓦岑貝格以萊茵蘭部分領土為報酬“誘騙”,(施瓦岑貝格認為自己成功欺騙了熱羅姆.波拿巴)俄羅斯帝國的尼古拉一世同樣也以默許的態度。【第一百四十八章內容】
討好列強與德意誌諸侯國之後,施瓦岑貝格開始挑事,他以黑森.卡塞爾侯國為由向普魯士小規模進兵,普魯士為了維護自身權威不得不以保護黑森.卡塞爾侯國議會的名義同樣也添加籌碼。【當時普魯士以自由派為核心】
普魯士支持舉動徹底惹怒了德意誌諸侯國,雙方在對峙了長達一年,花費了近千萬法郎(換算)後,施瓦岑貝格總算在1850年9月2日,邀請了除普魯士之外的德意誌諸侯國前往法蘭克福參加德意誌邦聯議會。
幾乎所有的德意誌諸侯國都參加了邦聯議會。
10月15日,奧地利首相施瓦岑貝格巴伐利亞、符騰堡簽訂了軍事同盟【第二百五十二章】後,又緊急前往俄羅斯帝國外的皇村與尼古拉一世見麵。
此時坐在馬車上上施瓦岑貝格並不知道,因熱羅姆.波拿巴卷起的風暴正在朝著他襲來。
……
在距離聖彼得堡以南二十多公裡地方,坐落著一個居所,這處居所是當年彼得大帝為自己的妻子、俄羅斯帝國皇後葉卡琳娜在1717年修建的消夏別墅。
別墅經過了七年時間於1824年建成,共有16間正房的兩層豪宅及周圍花園竣工啟用。為了強調皇家新領地的意義,不久這裡便被稱為皇村。
到了1741年,彼得大帝之女伊麗莎白·彼得羅夫娜登上皇位後,她同樣也一眼看中了這個承載著回憶之地,在她的授權下彼得堡最優秀的建築師對這座略顯簡樸的莊園進行擴建。
有了兩代沙皇打下的基礎後,隨後的幾代沙皇徹底將這裡變為了日常定居與休憩的場所,為了營造出優美的環境,歷代沙皇不惜花費重金邀請設計師對皇村周圍進行設計,一座座花園圍繞著皇村拔地而起,高大挺拔的灌木林與鬱鬱青青的芳草坪,使得整個宮殿被蒼翠點綴著,四季變換為皇村更加增添了一絲美麗。
然而,一切的美麗總歸是權力的點綴品,皇村作為沙皇的居住地,有一個更為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行駛整個沙皇俄國的權力。
發達的交通網使得覲見的人行動更快,居住在皇村周圍的大貴族能夠更好的協助沙皇統治政務,可以說整個皇村就是這個龐大帝國的神經中樞。
這個擁有著遼闊疆域與幾千萬人口的國家正處於它的鼎盛時期,沙皇尼古拉一世與他手下的軍人、佞臣以無情的鐵腕統治者這個國家,以刺刀鞭撻著帝國境內大大小小的民族。
但凡不願意臣服於帝國的民族都將會受到刺刀的教訓,可以說刺刀所指的方向沒有人不心驚膽戰。
然而誰又能知道,這個幅員遼闊統禦了數字千萬人口的龐大帝國即將會在幾年之後淪為整個歐洲的笑柄。
誰又能知道幾十年後,帝國與皇村這兩個貫穿了羅曼羅夫王朝的名稱,將會隨著羅曼羅夫王朝成為歷史塵埃。
二月革命後,羅曼羅夫王朝覆滅。十月革命後,皇村更名為普希金城。
穀/span皇室與皇村在歷史的場合下化為了一坡黃土,曾經被羅曼羅夫王朝長期監視的詩人的名義將會取代羅曼羅夫王朝成為俄羅斯民族永恒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