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是,大臣!(1 / 2)

在不能夠讓蟲豸毀了不列顛外交政策基礎上,羅素勛爵與帕麥斯頓勛爵兩人締結了一個脆弱,卻又牢固的政治同盟。

至於說,為什麼是脆弱而又牢固!那是因為兩個人推倒阿伯丁內閣的目標是相同的,但是首相的位置卻隻有一個。

無論他們兩個誰擔任首相,另一個必然不會出現在內閣之中。

概因他們二人太過於了解彼此,一方得勢,另一方必然會想盡辦法讓對方垮臺。

縱使繼續統戰方麵的因素將對方招入內閣,他們之間的爭鬥也不會停止。

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直接將對方送去上議院擔任一個清貴的某某委員會委員的官職,亦或是下議院擔任議長的職務。

隻有這樣才能後削減對方的影響力,讓對方盡可能地不要出現在倫敦市民的眼裡,從而達到“封口”的目的。

“羅素大臣,既然是由你提出的聯盟,想必你應該有將阿伯丁拉下來的策略了吧!”帕麥斯頓對羅素直言詢問道。

“我確實有了一些想法!”羅素大臣臉上露出了狡黠地笑容,氣定神閑地回答道:“不過,現在還不到時候!在此期間,有勞帕麥斯頓你繼續在內閣充當反對派!”

“羅素大臣,我可以答應你的條件,但是你總要告訴我,你到底準備乾什麼吧!否則,我又怎麼能夠配合你的行動!”帕麥斯頓攤了攤手,故意將自己的姿態放低。

“帕麥斯頓大臣,如果我們想要推倒一個人,那就無限放大這個人的錯誤,引導這個人調入提前設計好的陷阱之中才行。對待阿伯丁勛爵和他的同僚也該如此。想要撤換掉阿伯丁內閣,必須要讓推倒阿伯丁勛爵現在的政治主張,放大他的過錯,使民意朝向我們。”羅素大臣表露出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樣,說著高深莫測的話語。

政治經驗加滿的帕麥斯頓立刻明白了羅素大臣的意思,看樣子羅素大臣應該是想在俄羅斯帝國方麵做文章。

究竟羅素應該怎麼做文章,帕麥斯頓還沒有想到。

不過,帕麥斯頓確信狐貍總歸會露出馬腳,他也必然會成為最終的勝利。

“既然如此,那我就告辭了!”將最後一節雪茄插在煙灰缸裡的帕麥斯頓起身向羅素大臣辭別。

羅素大臣趕忙起身將帕麥斯頓送出裡屋,送到了部長辦公室的大門口。

“帕麥斯頓大臣,祝你好運!”羅素大臣向這位臨時同盟握手訣別。

“你也是!”帕麥斯頓鬆開了羅素大臣的手離開。

12月21日,聯合王國內閣議會開始。

在會議開始之前,坎寧來到了羅素的辦公室門口敲了敲羅素辦公室的大門。

“門沒鎖!請進!”羅素大臣洪亮的聲音穿到了坎寧的耳邊。

坎寧趕忙拉開門進入部長辦公室,此時的羅素首相正在整理外交相關的文件,他會在內閣議會開始之後向阿伯丁勛爵匯報近期不列顛王國的外交情況,順便將一部分身處“一線”的外交大使匯報交給阿伯丁勛爵,好讓他能夠盡快作出決定。

現在的羅素大臣隻差坎寧的那一份外交政策沒有拿到手。

“他們呢?”坎寧指著空缺的常務秘書與專職秘書的座椅詢問道。

“他們啊!現在也在開會!”羅素大臣語氣輕快地說道:“我們是大會,他們是小會!不用猜我就知道,他們肯定在琢磨怎麼對待我們!”

“看起來還挺和諧!”坎寧同樣也微笑著對羅素大臣說道。

“和諧?坎寧先生,這可一點都都不和諧!”羅素大臣裝作懊惱地樣子,對坎寧回應道。

“羅素先生,這是我的報告!”坎寧將整理好的文件交給了羅素大臣。

接過報告,羅素大臣一頁頁翻看著坎寧手中的報告,報告完全是針對俄羅斯帝國而言,並聲稱“俄羅斯帝國才是歐洲和平的破壞者!”,字裡行間上來看坎寧確確實實是一位親奧(奧斯曼)反俄者。

或許是因為常年累月駐紮在君士坦丁堡,使得坎寧的論調完全偏向於奧斯曼帝國。

如此論調讓苦於沒有“武器”的羅素首相找到了一個“反俄”機會,他的臉上露出笑容誘惑道:“坎寧大臣,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更進一步!”

更進一步!

坎寧蒼老的心臟也不由得快了兩拍,出生於1786年的坎寧,見證過拿破侖的崛起與衰敗,同樣也見證過民族主義的覺醒。

年齡已經到了66歲他自認為自己已經看淡了事件的名和利,但是還是無法逃脫對於權力的追逐。

羅素大臣的意思是他即將成為內閣部長之一,而駐君士坦丁堡全權大使更進一步大概就是政務次官之類工作。

雖然說這項外交部政務次官的工作遠遠比不上他哥哥喬治.坎寧(已死亡)曾經擔任的的外交部長,但是相對於現在的職務來說已經是進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