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士王國在德意誌邦聯提出這個問題,無疑是在挑撥德意誌邦聯與法蘭西帝國之間的戰爭。
一旦戰爭開始,受罪的還是德意誌人與法蘭西人。
所以,德.呂伊斯本人希望德意誌邦聯內的代表能夠慎重地考慮,他們每一個反對都代表著戰爭的接近。
德.呂伊斯赤裸裸地威脅成功嚇住了原本有些傾向於普魯士王國的北德意誌諸侯國與自由市。
待到德.呂伊斯返回座位之後,梅特涅親王再次敲了敲手中的木錘道:“現在投票開始!”
巴伐利亞、符騰堡、薩克森、巴登、林堡公國、黑森等迅速投下了反對票,普魯士王國與一些自由市投下了贊成票,而漢諾威王國與奧地利帝國,他們一個受到不列顛王國的指使不參與普魯士王國與法蘭西帝國的鬥爭,因此投下了棄權票,一個是德意誌邦聯的老大哥,所以不能表現出太過於傾向法蘭西帝國,因此也投下了棄權票。
最終的結果以反對票占據大多數而結束,普魯士王國妄圖借助德意誌邦聯內部向法蘭西帝國發起挑戰的計劃,在內(德意誌邦聯的二五仔)外(不列顛、奧地利默認占領事實)反動勢力的共同施加下失敗。
法蘭克福議會提案麵臨失敗的消息傳到普魯士王國之後,攝政王威廉一世深深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弱國無外交。
在曼陀菲爾與羅恩的勸說下,威廉一世隻好將駐紮在萊茵蘭地區的5個軍重新變為了之前的三個,第一類預備役同樣也停止動員。
而法蘭西在看到普魯士王國逐漸削減萊茵蘭的兵力之後,同樣也解除了動員的狀態。
除了駐紮在盧森堡大公國的一個軍之外,剩餘的部隊全部以團級為基本單位駐紮分散。
一場劍拔弩張的軍事對峙以普魯士王國的退讓而告終。
緊接著,巴黎同樣也宣布解除戰時戒嚴令。
當天晚上,禮花在巴黎的上空絡繹不絕,人們紛紛走上街頭慶祝法蘭西帝國再一次贏得了勝利。
而且這一次的勝利要比之前幾次勝利更加的振奮人心,盧森堡大公國的歸並讓人們更加相信的帝國會在熱羅姆.波拿巴領導下走向勝利。
而居住在巴黎的撒丁尼亞大使同樣也發現巴黎居民在兼並領土的方麵有些超乎尋常的熱情。
(從法蘭西與不列顛在殖民地上操作就看出,寧可虧本也要堅持任用法蘭西人擔任殖民官員法蘭西,一點也沒有將殖民地看作撈一票就走的買賣,而是真正想要將之變成法蘭西的領土。
可以說,法蘭西人對於兼並領土的熱情一點也不輸於塞裡斯,隻不過後來因為政策方麵的問題,法蘭西不得不從含淚從越南、阿爾及利亞撤退。
如果法蘭西有像塞裡斯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的話,毫不懷疑他們同樣也會乾出同趕苗拓業類似的事。
可惜的是,法蘭西造成中央集權已經是19世紀,想要在民族主義興盛時期兼並土地,其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因此撒丁尼亞大使向加富爾建議,想要贏得法蘭西的歡心,讓法蘭西幫助他們驅逐奧地利在北意大利的統治,最好的辦法莫過於給予他們土地。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他(撒丁尼亞大使)聽說,法蘭西帝國現在很流行黎塞留宰相的自然疆域的說法(熱羅姆.波拿巴推波助瀾),因此薩伏伊和尼斯兩地可以作為誘餌引誘法蘭西對奧地利帝國出手。
如果用兩塊土地就能夠換取整個亞平寧半島的統一的話,那麼他(撒丁尼亞大使)認為這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收到撒丁尼亞大使傳來電報的加富爾深感欣慰,他從來都沒有想過會有人同他的想法一致。
於是,他又向撒丁尼亞大使回了一封電報。
電報中加富爾對撒丁尼亞大使的計策表示贊許,並且向撒丁尼亞大使透露他正在朝著這個目標前進,希望他們兩人能夠齊心協力在有生之年締造出一個意大利王國。
請知悉本書網址:123讀筆手機版閱讀:
『點此報錯』『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