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當上團級以上乾部之後,由於一直做的是政工工作,軍事方麵的學習的確荒廢不少。
如今改編,特戰旅如果靠自己,恐怕已經抓瞎了。
好在有莊嚴在。
上級將莊嚴派來這裡擔任旅長,怕也是經過極其慎重的考慮才做出的決定。
“好,好……”他輕輕地嘆了口氣道:“旅長,在你麵前我可真是無地自容了……你說的這些,我能聽懂的不足三成,這次看來不光是骨乾和士兵需要學習,我們的這些軍官和我自己,都要好好換換腦子了,有培訓的時候,我能不能也參加參加,聽聽課?”
莊嚴見羅若自告奮勇,當然很是高興。
要知道,羅若其實也是在幫自己。
他在老E師有威望,他如果都去參加培訓,往那裡一坐,那些老E師的軍官和兵,哪個敢不認真?
一個部隊重新改編組建後,即便從外麵請了外援過來提高軍事業務水平也是存在很大難度的,因為部隊這地方很講究傳統,很講究老上下級關係,外來的和尚要在這裡念經,遇到的阻力不是業務能力夠不夠的問題,是這些原來的老兵和軍官能不能鎮住的問題。
這也是莊嚴為什麼來到這裡之後故意在訓練場上殺殺李海鷗的銳氣,露了兩手的原因。
沒點能力壓不住這些老兵和乾部,尤其那些年輕的少壯軍官。
李海鷗一直在翻文件,他在實施意見裡終於看到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解決方案——訓練保障如何開閘。
按照莊嚴的構想,目前靠十八個骨乾展開全旅骨乾培訓恐怕人手不足,特種作戰不是三兩月就能學通透的,何況現在的場地設備也無法保障開展所有科目。
所以,莊嚴采取的是一種“集中力量,階段培訓,裝備先行,場地跟上,一年發酵,全旅開花”的策略。
說人話就是——十八名骨乾選擇進入特種偵察營,用一年的時間培養出一個成熟的特戰營來,然後這個特戰營培養出來兵都會成為骨乾,一年後再到別的營裡去擔任班長、代理排長,軍官則選拔一些充實到別的特戰營去擔任主官訓練的副職甚至是連隊主官。
而作戰支援營、勤務保障營、無人機營,這些營大多數需要的是技術骨乾,所以在未來的一年裡,這些營裡的兵全部根據裝備配備配發的需要,派往不同的軍工廠家、專業院校等等地方參加相關專業的培訓,跟上裝備更新的要求。
而沒有骨乾進駐的其他特戰營,則暫時交給老E師偵察營過來的一些骨乾,先按照偵察兵的要求進行訓練,其中一些科目可疑進行十幾天或者一個月的短期培訓,主講還是由十八個特招的軍官和骨乾組織,特種偵察營和培訓工作在旅班子成員配齊之前暫時交給熟悉特種作戰的韓小北負責,而那些暫時沒有開展特種作戰訓練的營則暫時由熟悉步兵業務的李海鷗負責。
用莊嚴的話說,這種安排實在也是無奈之舉,這現實條件就這樣,一口吃不成胖子,心急也吃不成熱豆腐,隻能一步步來。
羅若提出了自己的另一個擔心——那麼多場地和那麼多裝備,得多少錢?軍裡肯給那麼多經費嗎?
莊嚴笑著讓他放心,說自己是旅長,這擔子自己擔。
說完了打趣道,如果軍裡拿不出那麼多錢來,我就去軍區裡化緣,軍區裡化緣化不到,我就去總部求爺爺告奶奶,反正這張臉不要了也得將經費保障到位。
在場的人聽完,除了早就習慣了莊嚴做事風格的韓小北外,其餘班子領導都怔住了,包括李海鷗。
這活脫脫就是個拚命三郎啊!
羅若也好,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孫安明也好,又或者是最執拗的李海鷗,在這一點上對莊嚴都是心服口服的。
但莊嚴關於特戰旅訓練發展的這個構想讓李海鷗多少感到有些不痛快,雖然他無法反駁,也覺得還算合理,自己畢竟是真不懂特種作戰。
讓自己負責?確實負責不起來。
不過他也憋了一口氣,覺得自己得創造出個奇跡來,給莊嚴唱一出好戲。
在李海鷗的觀念裡,人才是決勝的關鍵因素,其他都不是那麼重要。
特種兵?
還能上天了不是?檢測到你的最新閱讀進度為“第119章 贏不了我用手掌給你煎魚!”
是否同步到最新?關閉同步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