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米的距離,對於說遠不遠,但說近也不近。
大多數情況下,手槍隻在50米交火距離內使用,大多數根本就沒超過25米。
這個科目精髓在於一個“快”字。
它有時間限製,並且科目耗時也計算分數,當然,前提是使用最少的彈藥擊中所有的目標。
大誌這人下了靶位就嘻嘻哈哈,上了靶位比誰都認真,趴在那裡你從他後頭看都能看出那一股子猛勁。
搭檔肖劍更無須質疑,倆人搭檔有六年了,一個眼神就能明白彼此,配合可謂天衣無縫。
】
大誌負責擔任狙擊手,肖劍這次擔任的是觀察手。
其實這個科目挺欺負人的,因為狙擊的目標是個波佩爾靶,這種靶子大的有一米高半米寬,小的隻有15厘米寬,30厘米高,基本就像個人形,模擬的就是交戰中目視看到敵人的大致形狀。
因為是自動出靶,又是單狙,非常考驗狙擊手搜索目標的能力,單純使用瞄鏡去搜,速度肯定不如目視。
最好的辦法是目視尋找目標,然後賦予槍身指向,再透過瞄鏡瞄準,之後開火,一氣嗬成最完美。
隻是目視又非常考驗眼力勁,畢竟450米距離上找一個15高的波佩爾靶光靠裸眼視力不是不能做到,而非人人都能做到。
所以這個科目是最欺負人也最考究天賦能力的,誰的天賦高,誰劃算。
侯軍的天賦並不高,他的快速射擊沒問題,問題在搜索上。
原本最科學的組合應該是侯軍去使用手槍,而李正使用狙擊槍擔任主狙手,可惜,這次比武的規則上故意設置難度,隨機抽簽形勢確定主副手,侯軍運氣一向不咋地,抽了個爛簽——他當主狙手,李正去當觀察手負責迎敵。
抽完簽,侯軍偷偷就開始罵娘了,從老天爺到自己,都罵了。
但是罵解決不了問題,該上還得上。
跑了三十米後進入靶位,侯軍迅速臥倒並架槍,準備搜索靶子。
出靶的信號發出,450米外,隱藏的波佩爾靶彈出。
侯軍一頭汗,開始找靶。
用瞄鏡找不是個好主意,他還是選擇了目視。
終於在遠處的山坡下找到了那個隱約的紅點,靶子是被塗紅的鋼板靶,擊中則落下。
侯軍看得不大清楚,大致判斷有六成幾率是靶子,管不得三七二十一,調整了槍口指向,眼睛湊到了瞄鏡後。
瞄鏡的高倍數下,總算看清楚了。
是目標靶!
侯軍鬆了口氣。
至少運氣不賴。
準星迅速套住了靶子,在450米距離上,即便開了8倍鏡,隻要呼吸一下,瞄鏡裡的景物都會晃動。
剛才的劇烈奔跑又影響了呼吸的平穩,這時候拚的不光是經驗,還是實打實的體能。
呯——
他倒是沒猶豫,射擊是他的強項,時機把握恰到好處。
一顆7.62mm口徑的彈頭急速射出。
遠處的鐵質細長頭靶發出清脆的當一聲,隨機消失在瞄鏡裡。
一旁的調理員舉起紅旗,示意射擊有效,沒有違反規則。
不遠處的一直盯著侯軍的李正迅速沖向手槍射擊臺,那上麵有射擊用的手槍。
當然,對於全軍性質的狙擊手比武,豈能這麼輕鬆如意讓你隨便拿槍射擊?
那支手槍是槍彈分離的,槍一邊,彈一邊,得自己上彈上膛。
李正練過無數次的快速上彈以及射擊,每個老特都會練這個動作,從目視開始練,然後到蒙著眼睛靠感覺練,特種部隊的槍總比普通步兵的槍更快淘汰,源於這種高強度不計成本的練習方法。
怕花錢就練不出精兵,好兵好射手是子彈喂出來的,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