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到達預定海域(2 / 2)

其難點主要在於兩方麵——

一是出艙。在水下潛艇中出艙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潛艇乾甲板掩蔽艙( DDS)。

這是一種由潛艇背負,用於船輸送蛙人載具、蛙人、小型UUV等的特種輸送平臺。

嚴格意義上講,DDS並不是蛙人水下機動裝備,因為其本身並無動力,隻是搭載在潛艇甲板上,由潛艇運載。

這種載具裡又分乾濕兩種模式,屬於軍事領域的高科技產物,目前世界擁有此項技術的國家十分少。

還有一種就是從潛艇在一定的深度(通常不超過五十米潛深)時對艇內運載的特種作戰小分隊進行投送,投送手段就是爬管子。

從手段上看,當然是DDS這種運載艙模式更為先進,因為運載艙內能放置諸如MK-8 型水下微型推進器,或裝載充氣橡皮艇及小型蛙人運載器等裝備。

從魚雷管中爬出,能攜帶的裝備相對就沒有運載艙那麼多,能帶上武器裝備和小型推進器就已經很不錯了,並且推進器也不能攜帶太大的,因為魚雷管子的口徑最大也不到一米。

蛟龍隊員進行這種訓練並非沒有類似的運載裝具,而是特種部隊任何時候都要進行最原始的作戰手法訓練。

比如你不能因為有北鬥就放棄最原始的用指北針進行方位角行進,不能因為有坐標定位功能就不去學手工地圖定位,這是一個道理。

最原始的東西有時候必須學會,它永遠比依靠高科技的裝備獲得的作戰手段要更可靠而穩定。

水下秘密滲透的第二個難點在於水下按方位角進行。說白了跟在陸地上的安方位角行進性質是一樣的。

水下雖然也能使用定位裝置,但每個隊員仍舊要學會使用在水下如何使用指北針進行方位角行進。

水下定位行進的難度遠比陸地上要大,陸地上有參照物,水底烏漆嘛黑一片很容易失去方向感,靠的隻是手腕上的指北針。

和陸上按方位角行進的技巧一樣,一組必須有兩人以上,一人負責看指北針確定角度,一人負責計算水下潛行距離,什麼時候該修正角度,需要倆人相互配合。

白天進行這種訓練相對還舒服一些,畢竟陽光也能帶來一點能見度,尤其在海水較為純凈的海域。

隻可惜滲透往往是在夜間,因此夜間水下滲透訓練是蛟龍小分隊的訓練側重點。

李正的路上識圖用圖以及按方位角行進絕對是高手,在國際比賽中已經驗證過來。

但水下安方位角行進,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他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遭。

加上爬管子的心理障礙問題,這讓他成為了整個小隊裡壓力最大的一名隊員。

侯軍看出了李正的緊張,安慰他道:“我相信你可以的,出管的時候,我跟在你身後,如果你不行,我會幫你。”

爬管子是兩人一組進入魚雷管裡,其實侯軍這麼說也是在給李正施加一定的壓力,自己在他身後,如果出現狀況,假若李正無法克服心理障礙,自己也要跟著一起完犢子。

李正當然明白侯軍的苦心。

“嗯!”

他用力地點了點頭,對侯軍承諾,也似乎在向自己承諾。

“我一定可以做到!”

求月票!求月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