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光是負責警戒的蛟龍突擊隊感到壓力山大,在2號艦在荷臺達港進行撤僑的時候,編隊指揮中心忙得腳後跟打腚。
所有人都處於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下,不光是臨時出現的突發情況需要處理,包括國內、國外機構、編隊各艦隻之間的信息不斷湧入。
通訊組的幾位士官一直在說話,一直在傳達命令和接受命令以及匯報之間不斷轉換。
五分鐘前,編隊如今接到了新的指示——稱計劃有變,除了荷臺達港的撤離之外,需要編隊安排艦艇前往亞丁港,那裡也有一大批同胞等待撤離。
“這是怎麼回事??”
指揮長聞言頓時有些上火。
說好的一地撤離變成了兩地同時撤離。
畢竟原本定製的計劃全被打亂了。
按照原計劃,三艘艦艇會在這裡依次入港,用最快的速度帶著Y國所有的僑民。
現在忽然說在亞丁港有一大批同胞在那裡等著,這怎麼不讓指揮長有些措手不及?
DSG那邊給出了解釋。
而且解釋也非常合理。
原計劃的確是都在荷臺達港集合,事實上戰火蔓延的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沒人想到ZF軍那麼快就被HS武裝勢如破竹一路打到了京城,連ZT都慌忙出逃。
而在這種情況下,Y國首都的DSG沒關閉的一個巴掌都能數過來。
3月26日夜晚,當撤僑的命令下達後,在海上的軍艦們幾乎同時開始奮力進行準備工作時,位於首都炮火聲中的DSG通宵燈火通明,也在緊張地準備撤僑工作。
Y國雖然國土麵積不大,但是短時間內將滯留在Y國的華夏公民聚集起來也絕非易事。
但是好在來到Y國的華夏公民幾乎都是企業的外派人員,他們以企業的項目所在地為駐紮單位,通知相對容易。
其實在戰爭剛爆發時,很多華夏僑民就自發乘坐交通工具來到了Y國京城的DSG尋求庇護,而DSG也緊急通知了在Y國經商的各個企業以及商會,希望他們能夠組織人員自行來到DSG匯合,統一出發去荷臺達港碼頭上船離開。
計劃聽起來很簡單,可實際操作起來卻遇到了重重困難。
因為形勢的急劇惡化,原本計劃統一去荷臺達港的數批僑胞隊伍有很大一部分根本沒能到達,因為要經過的地區已經打成一鍋粥,要穿過交戰區風險實在太大,就算有當地人帶路指引也同樣無法保障安全。
DSG隻能立即作出調整撤離方案的決定。
那麼,怎麼規劃路線才能安全到達港口與軍艦會合?
這成了困擾在DSG工作人員心頭的一個難題。
在短暫的忙亂之後,DSG想出的最佳方案是——根據同胞所在地的不同,根據他們距離港口遠近而決定他們前往哪一個港口,而不僅僅要求隻在荷臺達港上船。
如此一來,亞丁港就成了僑胞撤離的第二個地點和選擇。
畢竟,在戰火紛飛的環境中,盡量縮短行程距離是減少風險的最佳方案。
無論情況如何變化,無論任務多麼艱巨,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也沒有時間讓人去抱怨。
編隊指揮長得到DSG的解釋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理解決定調整方案。
編隊三艘艦中的2號艦和3號艦會在這裡接上數量最多的一批同胞撤離,1號艦則前去附近的亞丁港,在那裡接走撤離到那裡的一批同胞。
方案調整的信息很快通報給了各艦,各艦上的值更指揮組組長又通報給各部門的負責人。
負責特戰分隊的肖軍知道消息後首先想到的是另一個棘手的問題。
因為起初打算在荷臺達港一個港口進行撤僑,所以他帶領了大部分的特戰隊員已經上岸布置警戒區域,1號艦上此時隻留下了一個六人戰術小組負責安全。
如果說,1號艦要去亞丁港,意味著那邊隻有6名突擊隊員。
怎麼辦?
求月票!
<b>最新網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