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連自己的親人都不愛,又怎麼會愛一個部落的族人,更不要說指望他來團結聯盟裡的其他部落,神農身為頭領不能因為一己之私,而讓很不容易興旺起來的部落陷入危機之中,所以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軒轅來大力培養,而放棄與自己血緣關係更加親近的兒子。 軒轅想著早上在戰場上恍惚間見到的那個身影,有些像自問自答地小聲嘀咕: “今天該不會真的是他吧?不,不可能,就算炎居再不濟也不應該會投靠九黎族,還來對付我們!” 軒轅簡直是難以想象如果真是炎居,他們該怎麼麵對?尤其是神農應該在部落聯盟裡如何自處?軒轅隻能在心裡祈禱著千萬不是炎居。 軒轅自言自語似的呢喃,應龍也沒聽清楚,不過他總覺得軒轅不會無故突然想起那個人的,於是有了些猜測:“你是不是見到炎居了?”這是在戰場上,如果那真的是炎居,應龍不敢想象這對於華夏部落是多大的沖擊,對於神農又是多大的打擊。 軒轅還是有點猶豫,畢竟那麼多年沒見,他又不敢完全確定,少年人的變化挺大的,他隻能說: “其實我也隻是早上在追擊一個九黎族前來探查情報的士卒時,在我就要抓住那個探查士卒之際,突然一隻利箭射了過來,我抬頭一看是一小隊接應探查士卒的騎兵,而那個射箭的人,我看著有點像炎居,不過看他們人數多,我也沒多做停留,所以我也不能確定他就是炎居!” 一聽還不能確定,應龍心裡就輕鬆一些了,也就是說有很大的幾率來說不是炎居,於是應龍叮囑: “這件事在不能證實之前你不能告訴任何人,明天去找神農頭領商量商量!” “我當然明白事情的嚴重性,不然我也不會在這裡糾結啦!” 此時的軒轅手裡還是慢慢刻著什麼,並不影響他和應龍討論事情。 應龍滿意地點點頭,對於軒轅這個未來頭領他是非常看好的,所以他願意相信軒轅。 應龍站起來拍拍軒轅的肩膀,輕輕一笑向前走去,他們都知道對方想家、想妻子,隻是男人之間需要的從來不是肉麻的安穩,隻要有一個心照不宣的動作就能體會到對方的寬慰。 第二天上午軒轅就來找神農,神農、軒轅、應龍他們的帳篷距離很近,這樣方便他們商量事情。 在走進神農帳篷之前,軒轅心裡都是忐忑的,他不知道應該怎麼和神農說出心中的疑問,他就是知道炎居的事在神農心目中很重要,不忍心讓神農再對炎居失望一次,所以才有點猶豫不決。 可軒轅走進去還沒來得及開口說找神農有什麼事,有一個鎮守營門的守衛也在他之後走進帳篷,半跪著將手裡的一枚半圓形雕刻著虎頭的玉佩高舉過頭頂,一邊說道: “頭領,這是剛剛一個九黎族娃娃拿來的玉佩,他說這玉佩的主人,今天傍晚在河邊靜等著軒轅大人,說一定要讓軒轅大人單獨去,如果、如果軒轅大人沒膽量去的話,那神農頭領可就看錯人嘍!” 這名守衛有些心虛地觀察一下軒轅的臉色,他都怕軒轅一下子發起火來。 軒轅和神農對望一眼,神農自然認得這玉佩,因為這是他大兒子剛出生時,神農親手雕刻的玉佩,那麼多年之後再次看到這枚代表著神農初為人父時喜悅的玉佩,神農的內心並無有兒子消息的喜悅,而是皺起了眉頭,他當然知道這時候再見到這枚玉佩意味著什麼。 既然是給軒轅的,那自然是由軒轅接過來,軒轅當然也不陌生,他緊緊握住玉佩,心裡一陣暗恨。 他沒想到昨天見到的那個人真的是當年賭氣離開的大侄子炎居,他擔憂地抬頭望望神農的麵部神情,他也能理解神農此刻的心情。 隻見神農一臉的錯愕,有一些難以名狀的傷感。 軒轅對半跪著的守衛揮揮手,守衛站起身走了出去,有些話他不能當著其他人的麵說。 帳篷裡隻有他們兄弟倆時,軒轅才有些生氣地說: “沒想到真的是他,真不明白他為什麼寧願投靠九黎族,也不願意回來?隻要他願意回來的話,我們一起好好把部落發展起來,那多好,他這是為了什麼啊?” 也難怪軒轅氣憤,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他是不在意權力,一心為部落大多數人著想,可就因為他的這種淡泊名利的心態,讓神農更加看中,而炎居總認為是軒轅搶走了原本屬於他的地位還有父親的關注,所以炎居這時候才會故意來挑釁。 神農回過神來傷感地望著軒轅問:“你見過他?什麼時候啊?” 軒轅有些心疼地看向神農回答道: “就昨天我追一個刺探情報的九黎人,見到來接應他的一小隊人,我看著那個領頭有點像炎居,我本來不相信是他,想今天來和神農哥哥說說,再去試探試探,現在也用不著我們再費心試探了,他倒是給我們省事了!” 軒轅的話讓神農臉上泛起一陣難以言狀的苦笑,原本有了兒子的消息神農應該是開心的,可他絕不願意自己的兒子是背棄部落、背棄族人的叛徒,他突然想到了兒子剛出生時虎頭虎腦的模樣,那時候多麼可愛的娃娃啊,是什麼時候開始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啦? 知道炎居從小就和軒轅不對付,神農自然不放心讓軒轅單獨去見炎居,於是對軒轅說: “軒轅啊,你不必理會他,既然他現在已經是九黎族的人,那他此刻約你絕對有詐,咱們不能不防啊,要不還是我這個這父親的去和他談談吧!” 雖然此刻神農心情是沉重的,但他還是不想放棄這個兒子,想著如果能夠見他一麵說不定能夠說服他回歸到華夏部落,神農知道隻要炎居真心改過,以軒轅的心胸是能夠接納炎居,就不知道炎居能否聽得進去勸了,神農對此並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