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 二十八日黃昏,倭寇六二二師團六十三旅團向東,向半坡鋪,長店街、孫集一線洇進;六十旅經襄縣,繞臨穎縣向北,向張固店滾發。倭寇三十七師團在二十八日晚進補長葛,於二十九日拂曉,分別群集布置在高集東西一線,七裡店至王莊西端。倭寇獨立混成旅聚集許昌東南;騎兵第四旅團集結在五女店至大石橋。於二十九日十七日三十分,完成對許昌的縱深包圍。倭寇集結進攻許昌之際,在泉店、靈井受到阻撓,在三圈橋遭到伏擊,留下十幾具屍體沉浮在河水裡。倭寇繞道而行。 倭寇十二軍六十二師團長本鄉中將,狼集禹縣石團鎮,下達了攻占許昌的命令,決定四月三十日拂曉發起攻擊。當夜,進攻許昌北門的攻擊隊占領尚集,師團長於四月三十日六時,到達河街鄉的白兔寺。 許昌西大街灞陵中學,濃密的梧桐榆樹掩映下的一排石房中,有兩隻大手在山河地界上指點揮動。國民黨軍新編二十九師師長呂公良,副師長黃永淮在運籌商磋。兩位師長的眸光已無送別家小的背影,臉上留著師旗燃燒時映照的紅光。許昌守軍三千餘人,分別布防在方圓八十餘裡外圍和九裡城墻之兩線。防線上,到處是奔忙的軍人。許昌城,宅舍店鋪緊閉大門,有親有故的財主和市民躲去了鄉下,留著一片青宅大院,肅穆擺防在戰前的靜寂裡。賣蛋賣茶的小攤,殘留一片煤碴,和風起的乾灰,散落在空曠幽深的街道上。一隻膽大的黑鳥,覓伴一樣飛過學校和街道,驚叫幾聲消彌。 公元一九四四年四月三十日上午七時,四郊前哨陣地傳來激烈的槍炮聲。高大的城墻,遠遠觀望著十幾架飛機,在外圍陣地上盤旋俯沖。灞陵中學的電話聲此起彼伏,象急促的鐘聲和無奈的鳴鑼。 晚上七時,倭寇決死隊涉過護城河,沖進西門。西門瘦長的教堂和高大的醫院燃起殺聲和烈火。深夜,內無補充外無援兵的孤城,隻能走突圍這九死一生之路。 黑暗的時光,緊挨著房簷向東流動。繞過東關護城乾溝的國民軍,行至城東大坑李、十裡廟一帶,又陷入重圍。 黎明到來的時候,槍聲像臨終的遺言斷斷續續地迸吐。城東十裡之地的田地荒野上,到處是低矮乾旱而灰黃的麥子和千狀的軍人屍體。受傷的呂公良與警衛失散,在一片墳地裡被村民救走。五月二日下午,呂士犧牲。黃永淮在小王莊被俘。 小王莊被捆在一棵棵樹上,到處是垂頭喪氣的戰俘。當一把刺刀捅進小王莊那某張嘴裡攪拌的時候,黃氏竟奪過一把手槍,擊斃一敵,後而飲彈身亡。他呼吸的餘光,看到青青的廣闊的天空上,沒有綠葉,沒有雨雲,沒有星光,一片乾澀的虛無。那是地球上最後一片缺乏太久水澤滋潤的天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