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變(一) 作者 陳草旭變(1 / 1)

柳林變 作家EHfxYK 1360 字 2024-03-16

柳林變   -----豫西抗戰七十年祭   一   豫西山地是秦嶺山係的東延部分,世稱八百裡伏牛山。伏牛山最高峰在嵩山、萁山,海拔一、二千米。山北與熊耳山、外方山交匯,無明顯界線,向東延伸到方城東北角突然中斷,構成南陽盆地與豫東平原之間的重要交通孔道。   孔道中樞一段,一馬平川的地區,是一個小型的盆地,周圍幾座山峰,分別是南山、西山、東南山和東北山。一條小溪從東北山逶迤而下,和另外幾條小溪一並漸匯成河,東南而去,是江淮地區著名的潁河。水流初步成勢的地域,便有了人氣,河水西岸建製古鎮柳林。   柳林鎮北扼洛陽、南依禹州、西出秦關,在一九四四年,是敵占區和解放區之間的一個重鎮。鎮有千戶以上人家,以東北西南走向的潁河為界,分東林寨和西柳寨,隸屬登封縣,日寇一個小隊和皇協軍張誌亭部在此駐紮,攤派糧草和苛捐雜稅,一切維持地方治安等費用,亦有該鎮供給,常常勒索不成,便以通敵論處,甚而殺害。   寨前設卡,盤問內外進出互市人等,如無良民證,或被誣告,既有殺身之險。鎮西柳寨柳元的母親,因到西山閨女家走親,回到柳寨,遭遇巡行日寇,驚慌躲避,被日寇抓捕,拚死抵羞,在寨外的石磨前被日寇追上,刺刀捅死。柳元聞訊拚命,被家人鄰居死死攔阻,晚上屍身拉回,滿室哭號,震動一街。鎮東老林家的堂弟隻一支打獵的土槍,便以暗藏槍支罪名,活活打死。   鎮內藥材,不許外銷,用大量偽鈔收購。山中煤炭,納入日寇“華北開發會社”事業計劃,是華北六石炭區之一。諸多礦產物產,在登封縣及其它縣城的“子會社”掠奪下,竟運往日本本土。鎮內設日寇合作社,強行征購小麥,一九四二年河南大饑,饑荒間“三白價賤”,白芝麻、夏小麥、柳河白條雖價賤而無人問津,粗糧尚難果腹,何苦“三白”。   一片一片晾曬發白的紅薯乾也遭到派購,因為日寇長期戰爭,能源枯竭,汽油奇缺,凡非軍用汽車,一律以酒精代汽油發動機器;堆積如山的紅薯乾,救命救苦的紅薯乾,在秋光下,竟然散發著骷髏般的光澤。傳言道:“一年紅薯半年糧,自從來了日本鬼,就連紅薯難吃上”。   本是野生而在山地大麵積種植的蓖麻子,也在派購之列,用於炸油供應日寇本土工業機器運轉。滿山滿山的樹木更無法提起,不幾年光景,南山、西山、東南山和東北山上已無合抱之木,再無群落之林,幾十裡潁河兩岸的垂柳,壯歲而粗大者,均被伐沒,粗壯柳根也被挖掘,隻剩老齡樹心朽腐而中空者。柳林鎮徒有柳林之名,已無成俎之料。   傳言道:“鬼子兵殺人強奸,漢奸隊作惡多端,自征團搶糧逼捐,縣區長地皮刮乾,鄉鎮長白麵大煙”。西柳寨栁元嘆息道:“搶吧,搶吧,任這些鬼子漢奸搶吧,瘋狂吧”。是的,敵人越是快要完蛋的時候,也是最瘋狂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