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變(九) 作者:陳草旭變(1 / 1)

柳林變 作家EHfxYK 1208 字 2024-03-16

九   八月十五剛過,為建立根據地,在豫西站住腳跟,按照獨立大隊首長們關於“我們要通過消滅和驅逐一部分戰略支點所在區域的敵人,發動民眾,覺悟民眾,組織民眾,逐步成立抗日組織,發展民眾武裝,建立抗日政權,將豫西部分遊擊區或臨時根據地,發展成為真正的根據地”的要求,落實“分兵以發動群眾,集中以應付敵人”的原則,采取適時分散,緊急集中,靈活專業的戰術,獨立大隊以連隊為單位,分別開往基礎較好、情況熟悉的不同地區展開工作。   豫西萁山地區,一條乾枯的河流,河床上布滿大小不一的石頭,剛剛從山崖上跌落的凹凸不平的大石頭,常年被水流沖刷得光滑的鵝卵石,在一支部隊的腳下,是一條坎坷的征途。三連連長陸定一,登上一塊兒石頭,舉目遠眺,遠處山峰的南天,一輪姣姣明月,散射著青藍明朗的光華,猶如兒時故鄉床頭那溫馨的一盞油燈,因夢而冷色。近處,隻聽到隊伍的腳板和牲口的鐵掌,在這似乎萬年不變的石頭上,發出噗噗噠噠的響聲。   隊伍行之山峰之角,向東踏上一條蜿蜒山路,繞過這座山峰,便看到幾裡開外又有一座山崗,山崗的最高處是熟悉的那棵古鬆,此時卻黑黢黢不甚分明。走近山崗,看到在薄霧一樣的月色下,山腳和山坡上錯落著十幾戶人家。走進小山村,聽不到一聲犬吠,一切悄無聲息,仔細看去,戶戶人家的房屋統統沒有頂蓋,院子的石墻及屋子的墻壁烏黑片片,在月光的照耀下,似乎散發著暗紅山石的本色。殘垣上,院落中,窗臺前,長滿一人高的蒿草,撥開草叢,忽然看到月光下的殘屋門口,蹲坐著一個人。幾個人警戒著低聲詢問,那人默默無語,並不搭腔,四班長走過前去,見是一個睡著的老漢,就叫了一聲老鄉,那老漢還不搭腔,四班長輕輕推了他一下,他便順勢倒了下去,原來是一個餓死的僵屍。   整個小山村沒有一間完整的房屋,沒有一座完整的灶臺;沒有水,唯一的一口井被石頭填死;與人際相關的,是偶爾可見的白骨和骷髏。警衛員在交通員的引領下,在那棵古鬆樹的南麵山坡上,終於找到了可以宿營的山神廟。吱的一聲,推開殘破的大門,是滿園的雜草,再往裡麵走,雜草之間,竟橫七豎八雜陳著十幾具白骨。大家搖搖頭,無暇掩埋,找幾個戰士簡單歸攏歸攏,再把廟堂內略作清理,摘下門板,打成地鋪。   山腰間,柳連長布下班哨、步哨、遊動哨、潛伏哨,命令宿營。四班從山崗背麵的崖下,找到了一條河,背回了一身一身的水。高大壯實的四班長,交代完任務,坐在一方碩大如牛形狀如蚌的石頭上,點上卷煙。有些模糊的銀輝下,燃亮的煙火,明明滅滅。跟著他回來的還沒有槍高的小明,坐在兩棵鬆樹下,喃喃自語:“先敵開火,先敵展開,先敵搶占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