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八章:舍與得(1 / 1)

“吃一根?”楊土根建議道。   “好。”   出乎意料,王浩找了根蟲子,拇指和食指捏了兩下,然後一捋,瞬間把蟲體內的糞擠了出來。   “這樣吃蟲子會比較乾凈。”   他以學者的嚴謹態度對楊土根說道,隨後把蟲子放到嘴裡咀嚼,“確實香。”   楊土根豎起了大拇指:“不愧是老師,振華和你的動作一模一樣。”   “當然,我是研究麵包蟲的,我以前也油炸過麵包蟲吃,不過那是家裡自己飼養的。”   “麵包蟲也是吃糞的麼?”   “不是,我主要研究麵包蟲吃塑料。”   ……   王浩和楊土根聊得火熱,另一邊李振華帶著專利代理公司的人查看機械和準備申請專利資料。   對方一行三人,需要在縣城住兩天,幫李振華把資料全部整理出來。   這些資料,主要還是機械和糞土程序,還有鳳凰蟲培育機的專利,覆蓋發明專利、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專利,工作繁復,無人可代替,需要一些時間。   安排好專利代理公司的人,李振華便找到了老師。   “那邊安排好了?”   “嗯,先整理一部分,需要兩天時間。”   王浩和李振華兩人走到培養池邊上,打量著池中數以萬計,在物料之中穿梭蠕動的鳳凰蟲。   “老師,我沒有申請鳳凰蟲的專利。”李振華說道。   “哦?”王浩有些詫異,他想到了李振華要讓自己聯係老沈的事情,不由道,“難道你想……”   “沒錯,我想和沈教授合作,合作培育,然後一起申請專利,以他為主,我掛個名。”   “為什麼?你就舍得?”   王浩好奇地打量學生,看不透他的想法,“你要知道,這個專利,足以賺取數不盡的財富和榮譽。”   “老師,你不是教過我麼,人這輩子有舍才有得,既要又要是不可能的。”   李振華瞥了眼其他人,壓低聲音道:   “這麼說吧,我想專注研發,鳳凰蟲後續的推廣和普及讓專業熟悉這領域的沈教授去做。”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沈教授辛苦研究二十多年鳳凰蟲,結果我一朝讓他二十多年的辛苦付諸一炬,真的對他不公平。”   “畢竟……”   李振華耳語道,“老師,說實話,我所擁有的這些東西,來得不科學,後續我可能還會有其他發明,我不能摘了所有人辛苦勞作幾十年之後的成果吧?”   很多科研人員,一輩子研究一樣東西,結果李振華倒好,他隻要聲望,就能獲得別人一輩子研究的成果。   這對科研人員實在不公平。   一個兩個三個,遲早有一天,所有科研人員會因為他這種行為產生不可預知的後果。   要知道,什麼地方都是一個圈,科研也有科研的圈子,是個人就要講究人情世故。   而且,他不可能花精力去推廣,那些活需要別人來做。   李振華記得老師說過的一句掏心窩子的話:科研人員,要專注研究,通曉人情,知世故而不世故。   他們不是沒有情商,而是你不值得他們花費情商浪費自己的時間。   科研人員不是榆木疙瘩,很多人風趣幽默,甚至有自己的興趣愛好。   這都是刻板印象和自媒體誤導。   “不科學?還有其他發明?”王浩滿是疑惑。   “老師,你可以理解為靈異事件,無法言說的手段和途徑,我從中獲得了這份成果。那裡還有很多這樣的成果,我需要一些特殊手段獲得。”   “什麼手段……不要說!”   王浩突然麵色肅然,“有些東西不要隨便透露,否則會對你未來不利。”   他眉頭皺起,心裡大致有了些輪廓:“所以和老沈分享專利,是為了細水長流?未來更多的合作?”   “是的,而且,我希望沈教授從專業角度評測我獲得的技術是否安全,同時也希望他在這個基礎上拓展地基。”   如果全部按照係統的科技走,李振華確定國家科技發展會很快,但是會少了很多意外的積累和鋪墊,甚至很多黑科技。   要知道,科技積累,地基越紮實,爆發的動力越猛,未來走得也越遠。   這個積累,包括看似無用功的錯誤的實驗。   ……   和老師深入交流了一番,李振華繼續和專利代理公司的人合作,一直忙到傍晚,大家到小明養雞場吃了個飯。   隨後送專利代理公司的人到縣城,住在李振華預定的酒店,而他帶著老師回到家裡住。   倉庫裡,王浩看著鳳凰蟲培育機,命令道:“鳳凰,還有多少蟲卵?”   “42萬顆。”   “物料有沒有添加需求?”   “目前物料充足,並不需要。”   和鳳凰AI交流了半天,王浩明白李振華為什麼稱之為靈異事件了。   按照李振華所說的,這些機器現實是可以造出來的,但是未必有人設計出來,而且還有這款專用工業AI。   “振華,我記得你還學過人工智能工業化運用吧?你這個評價怎麼樣?和麗國的比怎麼樣?”   “老師,我們和麗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其實差距並不是很大,他們的主要方向是日常溝通交流,影視娛樂,而我們側重的方向則是工業化。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是由背後的原因導致的,因為她們占據了全球98.7的交流語料,而我們有全球最完善的工業體係。”   “所以他們走的是虛擬AI路線,我們走的是工業AI路線。”   “但評測結果,雙方相差不大,並且有的地方我們比他們強,尤其是工業領域的工業大模型,我們甚至更勝一籌。這也是他們恐懼我們的原因之一。”   “比如文心4.0,不比他們的GPT4.0差多少。很多自媒體可能都沒花錢用過,看到哪個角落一條假消息,就拿過來閉著眼睛瞎編……”   李振華大致講了一下背景,這才說道:“這臺鳳凰培育機,就是很好的工業人工智能的運用,而且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考大模型。”   “心流思考模型?”   “沒錯,這個模型可以讓我們在工業大模型上有更多的參考和靈感,當然,隻作為參考,甚至我願意放開底層代碼給我國科研人員。”   “為什麼?”   “因為,這個大模型,依然沒有脫離目前世界編程的底層邏輯。”李振華摩挲著下巴,緩緩說道,“二進製英文編程,終歸有所限製。”   “如果可以在那個地方找到新的出路,或許未來會天翻地覆。”   未來怎樣真不好說,但很多前沿科技都有脈絡,二進製的局限,未來是否會發展處三進製、五進製,乃至二十四進製?   不得而知。   王浩看著自己的學生,又是欣慰又是期待,他終於下定決心。   “我幫你聯係老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