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演員以演技說服觀眾(1 / 1)

第二天,周路就被安排著拍了兩個鏡頭。   都是文戲,周路和舒常倆人的對手戲。   倆人扮演的角色是初出江湖的小俠客,一邊走著一邊說著江湖的趣聞。   基本沒用什麼表演,就是一臉微笑的對完臺詞就行了。   甚至臺詞都是要拍攝之前,副導演臨時寫在紙上給周路的。   隻有臺詞,沒有分鏡頭故事板,也沒有動作和表情要求。   給周路看的一臉黑線。   也沒有什麼意外,五分鐘一個鏡頭就拍完了,甚至保一條都不用。   王鑫民還豎著大拇哥,誇著周路:“好演員啊,臺詞有韻味,表情動作也到位!”   周路麵上謙虛著,心裡腹誹著:什麼啊?我都還沒演呢。   他拉著血刀老祖紀春華:“你們平時就這麼拍的啊?”   紀春華理所當然的說道:“對啊,要不還怎麼樣?”   周路嘆口氣,和印象裡的不一樣。   他現在才知道,不是所有導演都和周曉文、丁黑一樣。   紀春華看出他的疑問和失望,對他說道:“你覺得電視劇演員的工作意義是什麼?”   周路深思後,想起了在書上看到的一段話,覺得很貼切,就回答道:   “在嘗盡百味人生之後,藏在角色的身後,用全部身心去表演,折射一些現實,引發觀眾的共鳴,讓他們開懷,讓他們落淚。”   紀春華扔了個石子:“看的是《演員的心理素質訓練》吧?”   周路點點頭,好像是這本書上的。   紀春華繼續道:“沒啥用,其實我認為演員最關鍵的是,傳達正確的情緒給觀眾,讓觀眾明白你這一段戲的表演是什麼。   這是武俠劇,不是故事片,人物內心的掙紮不是每時每刻都在上演的..”   周路聽得很仔細,他是新人,所有在熒幕上活躍的人,都是他的前輩。   紀春華說了很多,大概意思就是說,有些電視劇的拍攝,不必要求那麼高。   隻要能將這段戲的意思表達清楚,就算是好演員了。   現在的劇組拍攝,已經不是八九十年代了,觀眾們喜歡的點不一樣。   觀眾們更喜歡看的是故事,而不是演員豐富的演技層次。   像是《連城訣》這種武俠劇,觀眾們在意的是主角的變強和奇遇,還有那些花裡胡哨的功夫。   又不會懟臉拍攝,那麼多的表情,在電視屏幕上,表現的沒那麼深刻。   周路默然,他不贊同紀春華的觀點,演員演技的自我提升是有必要的。   追求也是要有的,導演和製片方可能不要求,但是自己也不能放鬆。   這是對於角色的尊重,對於戲劇的尊重。   更是將來麵對機會時的準備。   演員還是要以演技來說服觀眾的。   雖然周路現在的演技並不算登堂入室。   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認紀春華說的沒錯。   他從進圈之後,拍的都是周曉文和丁黑這樣細膩導演的戲,他們的要求都不低。   這讓他忘記了當初在橫店的時候,太多紀春華說的這種劇組了。   那些導演們從來不會對演員有太多的要求,隻要他們臺詞念出來,表情不做作就可以了。   演員就好像是他們手裡的工具,隻要能達到工作需求,其他的不重要。   就連那個副導演都說過的,你板著臉就夠了。   當演技不是必須的時候。   導演們何必去強求演員們的演技呢?   而且王鑫民追求的從來不在演技上,他追求的是實景拍攝的風景。   “要完全展示出雪山和冰川的風貌,要不咱們來這邊乾嘛來著。”   王鑫民一邊說著,一邊帶著這幫演職員爬山。   劇組要去4000海拔的雪山上拍攝,有不少人表示不理解,劇組完全可以在其他雪景地拍攝嘛,沒必要非得爬山。   不過他們明顯都拗不過王鑫民:“我跟你們說,這是電視劇裡,第一次完全實景拍攝雪山畫麵,我們將來都要載入史冊的。”   周路也在隊伍裡,雖然他的戲份不多,但是他還從來沒去過高海拔的地區。   現在身體素質好了,也就想著跟去看看。   他聽著王鑫民的言語,覺得很不真實。   演員們的演技不追求,卻追求這些對電視劇來說不是最重要的東西,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了。   不過他就是個演員,不能多話,導演怎麼安排,他怎麼演。   開始的時候,跟著索道上山以後,他還覺得高處的風景果然不一樣。   不過在劇組拍攝了一個多小時以後,他發現出問題了。   他有些缺氧,頭也有點疼,身體也沒力氣,胸悶氣短。   三口一小喘,五口一大喘,完全是身體的自然反應。   是的,他高反了。   和他一樣高反的,還有紀春華和劇組的主演吳樾。   劇組帶上去的幾個氧氣罐,基本都被他們三個消化了。   景區的工作人員解釋,越是身體強壯,需氧量高的體質,在高海拔的缺氧環境下,反應越明顯。   反倒是那些抽煙喝酒,不怎麼運動的人,反應還沒那麼大。   他們隻要不劇烈運動,基本不會有太大的反應。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王鑫民看著窩在了雪窩裡的三個棉球一樣的演員。   一個腦袋兩個大。   這戲可咋拍啊。   關鍵是,紀春華和吳樾,還是這場戲的主要角色。   看著他們頭疼欲裂的模樣,別說拍武打片段了,文戲都沒得拍。   王鑫民問了下景區的工作人員,有沒有什麼防高反的藥?   工作人員表示什麼也沒用,現在最主要的還是給高反的人補充糖分,讓他們盡量適應。   隻要挺過了最初一波的高反,明天不出問題,基本上就不會再難受了。   但是第一天晚上也挺危險的,如果出現高燒和感冒的癥狀,很容易就把人挺沒了。   嚇得王鑫民表示趕緊先把人送下去把。   工作人員說道:“那倒也不用,有氧氣罐在,基本問題也不大,隻要別感冒就行了。”   王鑫民還是聽從了工作人員的意見。   把三人送去了海拔高的理塘,讓他們在那裡適應適應高海拔。   那裡還算是有比較完善的醫療係統,真要有問題了,最起碼不會傷害到演員。   三個大漢子在病房裡吸著氧,掛著葡萄糖,互相看看,都忍不住笑了。   沒想到劇組裡最強壯的三個人,都躺下了,反倒是那些女流卻都生龍活虎的。   吳樾吐槽著:“也不知道導演追求的啥,偏的拍雪山實景。”   紀春華笑道:“他們是藝術家,想的當然和我們不一樣了。”   周路接了話茬:“藝術什麼的,我不懂,但我知道要做好我們的本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