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 在姬發自立為武王之後,殷商朝廷就有上大夫姚中,建議攻打西岐。 隻是紂王自高自大,看輕姬發,看輕西岐,不以為然。 隨後又發生了武成王反商一事,耽擱至今。 如今事畢,聞太師招將商議: “諸位將軍!如今天下烽煙四起,吾先平北海七十二路諸侯叛亂,後鎮壓東海平靈王叛亂。 如今西岐擅自討伐北伯侯,姬發自立為武王,包藏禍心,不知該如何處理?” 左軍上將軍魯雄,頗有謀略,當即出言建議: “如今天下之大患在東南二鎮。 東伯侯薑文煥,年年不息兵戈,使遊魂關總兵竇榮勞力費心; 南伯侯鄂順,月月攻打三山關,總兵鄧九公睡不安枕; 那姬發雖自立武王,但尚未公然反叛,且西岐到朝歌,中有五關阻攔。 左右有青龍、佳夢二關,何必再動兵戈? 太師作為我殷商柱石,當以大事為主,坐鎮朝廷,威懾奸佞,總攬全局。 若是對西岐不放心,可差一二將領,出五關打聽西岐消息,即可。” 聞太師沉思小許,思及如今朝廷現狀,不宜對西岐妄動刀兵,自是十分贊同。 “將軍所言極是,不知,誰為我往西岐走一遭?” 內有一將應聲曰: “末將願往。” 乃佑聖上將軍晁田。 聞太師應允,晁田點五萬兵馬朝西岐而來。 話說晁田、晁雷人馬出朝歌,渡黃河,出五關。 曉行夜住,一路上運起遁法趕路,至西岐山,駐紮在西岐山西門,整備軍馬。 一時間旌旗促動、喊聲震天。 西岐 探馬得知消息,立馬傳入西岐城中。 此時文王新喪,薑子牙遠赴昆侖,隻有楊戩坐鎮軍中。 周武王在王府中閑坐,忽聽得喊聲震地,問左右宮人道: “為何有喊殺之聲?”。 不待宮人回應,有宮人匯報。衛將軍楊戩求見。 原來早有探馬,來楊戩府前匯報消息,說是朝歌人馬紮住西門,不知何事? 楊戩當然知道是晁田、晁雷來朝歌以探虛實,立即向周武王匯報。 周武王畢竟年幼,之前也未曾掌兵,聞言不由有些驚慌。 又想起薑子牙離開前的囑咐,全權交於楊戩作主。 楊戩回到軍中,傳令梅山兄弟: “擂鼓聚將。” 不一時,西岐眾將上殿參謁,楊戩開門見山。 “如今成湯人馬來襲,我已請示武王,武王命我全權作主,不知哪位將軍願意出戰?” 西岐眾將,之前在楊戩手上吃過苦頭,如今聞言,卻是不敢擅自出頭。 環顧左右,見無人應答,楊戩直接下令: “梅山兄弟何在,我命你等點齊兵馬,出城迎戰” “末將接令” 梅山兄弟齊齊單膝跪地,接令而去。 之所以要梅山兄弟出戰,就是要乾凈利落的贏下第一戰,破碎西岐對朝歌的畏懼心理。 梅山兄弟領本部人馬出城,排開陣勢,向晁田、晁雷邀戰。 晁田、晁雷此時剛剛紮營不久,就聽見外麵西岐在營外叫戰,頓感心驚。 “這西岐果然有反意,自己兄弟剛來就敢前來邀戰。” 晁田、晁雷兩兄弟當即帶好兵器,騎馬出營。 晁雷出營後,當即大聲道: “吾奉大王敕命,聞太師軍令,問不道之臣姬發,為何自立武王? 汝可速進城稟你主公,早早自縛投降,往朝歌謝罪,免你西岐之殃,若待遲延,悔之莫及!” 直健聽完,哈哈大笑。 “晁雷!紂王罪惡深重,天下共知,汝安敢在此饒舌。 你今日敢帶人馬侵犯西岐,乃自取辱身之禍,看我斬你於劍下。” 晁雷大怒,縱馬舞刀來取直健,直健側身一閃,一劍就將晁雷梟首,得意道: “武藝稀疏,也敢來西岐賣弄,還有何人。” 晁田見親弟身死,舉刀就來戰直健,不一會就被直健斬於劍下。 趁此機會,西岐大軍一陣沖殺,將晁田五萬部下盡皆拿下,西岐軍中未有一人傷亡。 畢竟楊戩可不是黃飛虎,在大商軍中威望不足,不能勸服投降,隻能殺之,以壯君威。 經此一役,西岐眾人信心倍增。 朝歌 聞太師,得知晁田、晁雷兄弟戰死,知西岐果然有反意。 可惜分不開身,隻得嘆息一聲 “唉.....” 隨後拿出火牌令箭,交代下屬神成大將軍邱引道: “你持我令箭,往青龍關去,交於總兵張桂芳,命他點兵出擊,務必拿下西岐。” 傳令官邱引得令後,當即運起遁術,一路往青龍關趕去,十日後到達青龍關。 到了青龍關,邱引往總兵府去。 此時張桂芳正在府中歇息,忽聞校尉報,聞太師有令來,連忙讓人將傳令官請入府中。 “不知,上官前來何事?” 見傳令官入內,張桂芳向前問道,傳令官邱引拿出火牌令箭。 “太師手諭,著青龍關總兵,點齊兵馬,出征西岐,務必拿下西岐。” “末將遵命” 張桂芳單膝著地,雙手接過太師火牌令箭。 見命令已傳到,邱引運起遁光遠去。 得了太師火牌令箭,張桂芳把十萬人馬點齊,命風林為先行官。 浩浩旌旗如滾雲,槍尖紅纓似火,刀刃白如鐐,三軍如猛虎,戰馬怪龍梟;鼓擂春雷震,鑼鳴地角搖,一路浩蕩往西岐殺去。 不出五日,張桂芳大隊人馬,已到西岐,於西岐城外百裡處安營。 西岐 “報!張桂芳領十萬人馬,於西岐城南五百裡處安營。” 楊戩當即升殿,聚將,共議退兵之策,周武王也來此觀戰。 “眾將軍!朝歌再次派人來攻西岐,此次領兵大將為張桂芳,哪位將軍願意首陣出戰?” 這就是作為大將的好處,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可以調兵遣將,穩坐中軍,安心喝茶。 話落,西岐本土將領紛紛請戰,原來是上次西岐贏得如此輕鬆,讓眾將都有了信心。 加上楊戩資歷較淺,雖有戰功,西岐眾人還道是運氣罷了,是以都憋了一口氣,要好好表現。 看著此情此景,楊戩也很頭疼,西岐眾將的實力放在平時還不錯。 可是放在封神開啟後,就是雜兵,隻要一上場就會讓人嘎嘣一下打死那種。 畢竟封神期間,各種異人太多了,領兵打仗靠的不僅僅是兵法,更重要的是各自將校的武力、神通、術法、法寶...... 兩軍對陣,鬥將鬥勇,還是不要指望這些人了,以免連吃敗仗,壞了軍中士氣。 當即出言提醒: “張桂芳此人乃是左道中人,有一法術,但凡與人交兵會戰,必先問來將姓名,喚之必落馬,眾將與之對戰,不可通報姓名。 張桂芳坐下有一先鋒,叫風林,是風後苗裔,身俱奇術,可以口吐紅珠傷人,不可大意。” 西岐諸將早就想借此機會表現一番,此刻那裡聽得見楊戩的規勸。 “那有叫名便下馬的?若真有這等妙法,我們文武百官,隻消叫百十聲,便都給拿下了?” “再說了,所謂異術不過小道爾,上不得臺麵。” 西岐本土眾將官都把楊戩的話,當作耳邊風,哈哈大笑。 楊戩麵不改色,心內冷哼: “良言難勸該死鬼,不死上幾個人,看來是分不清大小王了。”
第23章:殷商大軍來襲(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