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炎雙手接過接引念珠,心中一動,此寶前世倒是沒有聽過,默默無聞,不過既然是上品先天靈寶,必然不凡,而且還有三分之一接引實力的聖人化身,可以說除非在外惹到聖人,不然在洪荒可以橫著走。 見新收的徒弟對接引念珠頗為好奇,接引臉上苦色稍淺,隨手一道佛光將接引念珠的信息灌注戎炎識海之中。 接引念珠的外形似一顆顆銀色明珠串連而成,通體散發著柔和的光芒,其表麵刻有神秘的符文和紋路,神秘而神聖。念珠的中央,有一顆淡金色的珠子,上麵有著一道道細小的紋路,宛如人的血脈一般。 接引念珠乃是接引在未化形時就伴於身邊,有降服外魔,安心靜神之效。 但這不是接引念珠最強的功能,接引念珠最強的地方在於將念珠中央那顆淡金色珠子捏在手中,便能夠感受到體內的靈力源源不絕,用之不盡,取之不歇,仿佛掌控了天地間的靈氣源泉。 永動機? 戎炎不自覺的摸了摸下巴,好東西啊,以後一手修羅業鐮一手接引念珠,砍翻昆侖山? 察覺戎炎已清楚接引念珠之後,接引伸出扣住食指的右手在戎炎腦門上輕輕一彈,戎炎隻感覺似乎有三個光點進入到自身丹田之上,呈三角形排列。 “此乃三顆寂滅佛雷,遇到危險時,可用意念祭出,作為護身滅敵之用。” 將拜師之禮賜予戎炎之後,接引側眸看向準提,眸底略帶促狹,道:“大師父給了拜師禮,二師父是否該表示一二?” “咦?” 準提愣住了,這是我徒弟啊,怎麼帶你分我還要給寶物。 “師弟是不是認為先前是戎炎師父,已給過拜師禮,就不用再給?”接引一看就看出準提所思。 聞言,準提輕點下顎,道:“師兄,的確如此。” 接引淡淡一笑,臉上的苦色都少了許多,道:“師弟,先前我也是戎炎師伯,他拜你為師時我也一樣賜予寶物,何以故其然也?” “師兄所言有理。”準提苦笑搖頭,師兄還是師兄,這麼多年不吃虧的性格從未變過,他明白師兄說的是戎炎點撥成聖一事,當時準提接引皆賜予寶物,隻能算了結這段因果,可戎炎拜師準提可沒有另給一份。 側眸注視戎炎,準提啞然失笑道:“倒是便宜這小子了。” 大袖一揮,戎炎手中已多了兩件靈寶。 定睛望去,赫然是上品先天靈寶穿心鎖與沒有燈芯的極品先天靈寶翠光兩儀燈。 看到穿心鎖這件靈寶,戎炎有些唏噓,當初在五莊觀師父讓他選三件靈寶時,他就沒有選這件靈寶,不是因為穿心鎖不厲害,而是以為此寶因果有些大。 穿心鎖形狀如同長命鎖,鎖體金黃,鎖體兩側還刻有神秘的天道銘文,一旦祭出,中招者頂上三花,胸中五氣全都會消散,三魂七魄和五臟六腑也會被牢牢鎖住,讓中招這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就算是大羅金仙都逃脫不了,穿心鎖算得上通天教主手上的強大法寶之一。 東西是好,可要分是誰拿,當初在五莊觀聖人大能賭鬥,通天下了這麼大的血本,很明顯這件靈寶是為多寶準備的,現在自己拿了,怕是日後的因果不小。 不過戎炎轉念一想,因果再大能比地衍堪輿圖大,算了,反正債多不壓身。 至於這件沒有燈芯的翠光兩儀燈是準提與鯤鵬交手時留下的,隻不過當時準提用力過猛,直接乾滅了兩儀燈芯,現在搞成了半廢品。 將翠光兩儀燈翻來覆去的捯飭了半天也沒發現有什麼用,戎炎抬眸看向準提,眸光中滿是幽怨之色。 見戎炎怨婦似的表情,準提無語扶額,道:“徒兒,你可知此乃洪荒四大靈燈之一的翠光兩儀燈,乃極品先天靈寶。” “師父,這些我都知道,問題是沒有燈芯,靈寶再好不能用。”戎炎語氣中略帶無奈。 “這也是為師給你的考驗,欲用更強的靈寶,你必須增強修為,增廣見聞,增加閱歷,方可運用自如。” 準提滿臉義正言辭,眸光中流露出殷切的望徒成佛之色。 可戎炎明白這些都是師父偽裝出來的,八成是擔憂他手上厲害靈寶太多,會過分依仗外物,對修煉起了懈怠之心,所以才拿翠光兩儀燈名頭來忽悠自己。 “是,師父,徒兒謹聽教誨。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目睹準提也大出血之後,接引瞬間神清氣爽,向戎炎問到對於夢中證道之法,是否有不解之處。 聞言,戎炎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每個人觀想的恒河皆不同,是否心越大,觀想的恒河越廣,夢中證道之法也越強。 對於此,接引肯定的點點頭,但不同修行者的心念有限,恒河之大,恒河之廣,恒河之深皆是根據己身意念所出,不可通過具體形式表達,這方麵隻能看各自修行之覺慧。 因此恒河夢界到目前為止,也隻有接引一人觀想出來,夢之證道之法傳道無數,可惜無人繼承真傳,直到戎炎出現,這也是為什麼接引之前明明對戎炎還有些看法,最後卻將他收為徒弟的最重要原因。 “大師父,既然夢中證道之法如此厲害,為何東土的修士無人知曉?” 戎炎有些奇怪,當初接引準提也是紫霄宮三千紅塵客,並且還是鴻鈞六徒之一,怎麼夢中證道之法默默無聞,不傳於大眾之口。 麵對戎炎這個問題,接引低首垂眸,原先充滿佛光智慧的雙眸顯得有些黯淡,閉口不言。 準提見狀,呼吸略顯沉重,緩緩講出了當年他與接引紫霄宮學藝的一段往事。 當初,三千紅塵客大部分是先天神聖,小部分是先天生靈,第一次聽道後皆有所悟,而他悟出的是菩提之道,接引悟出的是夢中證道之法。 可眾人相互論道之時,大多數人都不認同他們師兄弟悟出的道,更有甚者將菩提之道和夢中證道之法批判為旁門左道,不登大雅之堂。
第六十六章 接引往事(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