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紫霄宮。 從天帝口中聽完地府的謀劃構想後,鴻鈞道祖波瀾不驚的心湖泛起漣漪,天道六聖更是心中一動。 輪回關乎洪荒眾生,更關係天地安穩與演化,幽冥不堪重負,於情於理,他們都不能坐視不管。 哪怕沒有氣運功德可撈,他們都會傾力相助,不會袖手旁觀,更別說這其中有太多可操控之地,若地府建立成功,他們不僅能分潤部分氣運功德,還能獲得部分幽冥權柄。 哪怕他們不能直接獲得,權柄掌握在徒子徒孫手裡,跟在他們手裡沒區別。 哪怕地府以外的幽冥地域依舊不歸他們管轄,可終究不一樣了。 “想不到這地府之策竟是蘇吉利提出,看來此子有大智慧、大功德、大氣運、大福源,將來道途不可限量,恭喜通天道兄!” 準提聖人一臉羨慕。 從知曉地府是由蘇吉利向天帝建言獻策後,他就清楚蘇吉利再無入西方教的可能,通天聖人絕對不會允許此事發生。 太清聖人捋須而笑,雖蘇吉利不是人教弟子,但是三教門下,他爭氣出彩,也是給三清增光 長臉,是東方玄門之福。 元始天尊同樣對蘇吉利滿是贊賞。 “此子聰慧過人,福澤綿長,更是屢獲功德,氣運不菲,隻要不行差踏錯,將來必是一尊大羅金仙。” “若是悉心教誨,培養得當,未來足以跟多寶一樣,扛起師弟截教大梁。” 通天聖人頓時爽朗一笑。 其他聖人的贊揚,他雖然開心,可遠不會喜形於色,但元始天尊對稱贊卻令他開心不已。 這位兄長素來看不上截教弟子,數萬仙人中唯有四大親傳弟子與趙公明、雲霄等寥寥數位能入其眼。 如今,元始天尊在眾聖麵前親口贊譽蘇吉利,將其與多寶相提並論,這怎能不令其歡喜? 看著通天教主喜上眉梢的模樣,其他五聖相視一笑,同時覺得蘇吉利未必不會在封神大劫結束後成就大羅金仙,若真是如此,加上其一身雄厚功德,倒是能坐穩二品帝君之位。 雲臺之上,鴻鈞道祖同樣在凝神撚算,推演蘇吉利來歷。 他是洪荒主宰,與天道相合,修為境界遠勝六聖,自然能算出不一樣的信息,盡管耗費了一 些時間,可終究弄清楚了蘇吉利來龍去脈……… 本以為隻是一位頗有氣運的人族,因為一時好奇而推算,想不到竟有意外收獲。 蘇吉利竟然是一個異數。 是天外來客機緣巧合下與洪荒一位人族融合而生。 對此,鴻鈞道祖驚訝之餘,心中並沒有生出絲毫殺意。 既因為聖人之下皆螻蟻,可聖人對他同樣隻是大號螻蟻,更別說連大羅金仙都不是的蘇吉利,在鴻鈞道祖眼裡,這位另類生靈隻是有些特殊,可本質上依舊是個螻蟻,不會威脅到他。 又因為這個異類有別於洪荒其他生靈,或許他的出現,能給洪荒帶來不一樣的可能性,令這個世界更加精彩。 他的出現給截教帶來了一線生機,這就是明證! 鴻鈞是聖人,更是道祖,他有這個胸懷與氣度包容一個異類、一個變數! 更因為鴻鈞道祖知曉,存在即合理,既然這個異類重生在洪荒,就說明天地容許其存在,而異類不一定就是壞事,也有可能是好事,要看如何看待與利用,若是善待,自然會利大於弊;反之,則弊大於利。 目前來看,蘇吉利屢獲功德,對洪荒有益。 紫霄宮內,鴻鈞道祖沒有道出蘇吉利真實身份,這件事隻要他心中有數就行。 當然! 蘇吉利提出地府之策,有功洪荒。 等事成之後,天地獎勵功德是一回事,作為祖師爺,他獎勵又是另一回事。 這一刻,他不是天道鴻鈞,而是玄門鴻鈞。 念及於此,鴻鈞道祖開口。 “有功當賞,有過當罰。” “蘇吉利對玄門有功,吾今日賜其兩件先天之物,望他勤勉修行,積累功德,繼續造福洪荒天地。” 此話一出,六聖與天帝盡皆錯愕。 兩件下品先天之物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蘇吉利被道祖記在心上。 道祖賜寶! 這是絕大部分紫霄宮中客都夢寐以求的榮耀! 無盡歲月以來,能被享受這種待遇的存在寥寥無幾,屈指可數,滿打滿算,也就十位。 除了天道六聖外,唯有西王母、東王公、昊天與瑤池。 除了東王公因為與妖族對著乾,把自己作到隕落外,其他九位都長生於世,每一位都是威震洪荒的大能,神通廣大,地位尊崇。 哪怕是最早被賜寶的西王母,也是先天神聖,在當時擁有大羅金仙巔峰修為。 可蘇吉利呢? 他連太乙金仙都沒圓滿! 究竟是什麼令蘇吉利入了道祖法眼? 六聖與昊天都不是蠢貨,他們自然聽出鴻鈞道祖賜寶理由半真半假,固然有蘇吉利提出地府構想的功勞在,可這不足以讓鴻鈞道祖這麼做,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天帝與上清聖人就能代勞。 09他們疑惑之餘,在心中默默推演,卻一無所獲,百思不解,鴻鈞道祖可不管眾聖與天帝如何做想,他將兩件先天之物交給通天,強調千年之後再議封神後,就消失不見。 “恭送師父(老爺)!” 一番行禮後,眾聖起身,都沒心情寒暄敘舊,封神大劫將起,他們隻想回去,好生思量一番。 而除了通天外,其他聖人對蘇吉利有了共識,那就是不算計,也不得罪,他們會告誡門下弟子與蘇吉利井水不犯河水,在他們弄清楚蘇吉利得道祖垂青的真實原因前,門下弟子與其相安無事最好。 至於通天與天帝則笑開了花。 前者是蘇吉利師祖,後者是蘇吉利上司。 對蘇吉利得到道祖看重之事,他們驚喜之餘,樂見其成。 而眾聖在離開前,雖對天帝沒有好臉色,但都沒有責難。 明麵上看,封神大劫是因為天帝哭訴紫霄宮才牽扯出來,事實上,眾聖心中清楚,天帝不過是適逢其會,封神是天道大勢,即便天帝沒有哭訴,大劫依舊會到來。 這是完善天地神位所需,是天地演化所致,也是對玄門的考驗。 就如同天地對龍鳳麒麟三族、巫妖兩族考驗一般,扛過了就繼續輝煌,扛不過就由盛轉衰。 隻是天帝比較倒黴,恰好在這個關鍵時期上紫霄宮以退為進、變相求助,雖然達到目的,但也背了封神大劫的黑鍋。 昊天同樣明白這點,故而,對截闡兩教的怨氣消散不少。
第五十三章 天外來客(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