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3界之說(1 / 1)

通天教主接過封神榜後,依舊豪邁大氣,大手揮動,一口氣填上數百截教仙,這次上榜仙人雖然身具業力,但遠沒有到令人發指的程度,隻是比普通仙人厚上幾分。   若是運氣夠好,他們說不定能肉身封神;反之,也能元神上榜,不會落個道行化為烏有,需要重新來過的淒慘下場,若是成神後,兢兢業業地履行神職,最多萬年,就能積攢足夠的功德氣運抵消業力,從此心無旁騖,專修神道。   隻是,也就這數百人而已!   其他截教仙業力深厚,即便是通天教主也不好意思再填上去,畢竟,第一次簽押封神榜時,他已經送了一千位業力深厚的弟子上榜,後來推演出天庭未來會真正統禦洪荒後,通天教主就不好再如此,再者,牽一發而動全身,他也怕榜上業力深厚的弟子太多後,會帶累其他弟子,影響截教的一線生機。   旁邊,昊天見通天教主罷手,不由鬆了口氣,生怕這位聖人繼續填下去,天庭會成為第二個截教,想到榜上部分桀驁不馴的截教仙,昊天眼裡閃爍冷光,決定等封神大劫結束,這部分仙神歸位,一定要好生磨一磨他們的性子,並抓幾個典型殺雞儆猴,以雷霆手段震懾這些狂傲仙人,免得他們履行神職時隨心所欲,影響天道運轉,引發亂象,禍害眾生。   作為天帝,昊天同樣有容人之量,如果這些截教仙人在經歷封神大劫後學會敬畏,知曉規矩,勤懇履行職責,他自然不會找麻煩,還會賞賜其中佼佼者。   結果是好是壞,就要看這些截教仙的選擇。   通天教主之後就是女媧娘娘,素手輕揚,封神榜落到手上五.   混沌,紫霄宮。   作為天道第一女聖,女媧素來人狠話不多,接過封神榜後,蔥白如玉的手指輕點,上千妖族登上封神榜。   對此,不管是三清,還是西方二聖,都沒意見,此誰讓他們不像女媧一樣雖不立大教,但有妖族做後盾,家大業大,最不缺人。   當然,也跟女媧見好就收有關,她知曉妖族不受待見,聖人們更不會允許妖族重新執掌天庭大權,因此,上榜妖族雖多,但實際最高才太乙金仙,並無任何大羅妖神,所占神位也無天庭高位,卡在眾聖底線上。   即便如此,女媧也填了上千妖族後就停手,輪到西方而聖時依舊是準提出手,手指揮動間,上百位西方教弟子上榜,這些西方教仙人雖然修為一般,以玄仙為主,最高才金仙,但都占據了比境界高一“六三七”個等級的神位。   比如,天仙本該擔任天兵或仙侍,亦或是下界小神,可因為準提這番操作,天仙擔任了真仙才能任職的掌事級仙官或遊神;金仙本該是五品神,也成了太乙金仙才有資格擔任的四品神。   東方四聖雖然心中對此事頗有微詞,但都沒有出口指責或阻攔譏諷,準提雖然無恥,經常不要麵皮,有時在東方用一句“道友與我有緣”就打秋風的舉動令他們都嗤之以鼻,但對這位聖人的心性,他們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些欣賞與理解。   因為多次大劫西方都首當其沖之故,導致此地地脈崩壞,靈脈斷裂,變得相對貧瘠,種族生靈、天材地寶、仙山福地等,別說跟鐘天地靈秀的東方相比,就是跟眾多古老種族混雜的北方與南方相比都差了不止一籌。   為了西方大興,自巫妖紀元開始,西方二聖出世後,經常不辭勞苦,親自修補西方地脈,從那時開始,準提就經常不顧及大羅金仙與準聖顏麵,到洪荒各地結緣,後來西方教建立後,西方二聖就帶著弟子們經常出手修補西方,時至今日,西方才恢復幾分氣象。   對準提此舉,眾聖能夠理解,易地而處,換成他們麵臨這種狀況,未必就比準提做得更好。   好在,準提懂得適可而止,東方四聖也有包容的氣度,身為天道聖人,雖因出生之故,他們心中有東西方之分,但界限並不十分明確,歸根結底,他們是東(西)方聖人,更是洪荒聖人。   等準提停手,封神榜重新懸浮虛空,鴻鈞道祖睜開雙眼,看著依舊有大量神位空缺,甚至正神之位都沒滿,他語氣淡漠,開口說道。   “既如此,封神榜上空缺之位就聽天由命,全憑天道安排,到時大劫之中,因果業力之下,自有合適之人上榜。”   “謹遵師父吩咐。”   六聖自然沒意見,昊天更不用多說,全程旁觀。   這時,太清聖人開口問道。   “敢問師父,這封神大劫何時開啟?”   “三千年後,皇朝變革,人道爭龍,到時也是封神大劫開啟之日。”   元始天尊接著問道。   “敢問師父,何人執掌封神榜?”   “身具飛熊道象者為天命封神之人,他拜入哪方教派,封神榜歸哪方執掌。”   通天教主緊隨其後,問道。   “敢問師父,封神劫數能否更改?”   雲臺之上,鴻鈞道祖瞅了眼通天,又目光洞穿虛空,看了眼正閉關修行的蘇吉利,這才回道。   “大勢已定,小勢可改。”   隨後,女媧跟西方二聖各自提問後,簽押封神榜之事,這才暫時告一段落,可這並不意味著事情結束。   ……   雲臺之上,鴻鈞道祖再次開口。   “封神大劫是玄門大劫,也是洪荒劫數。”   “天地演化,重在平衡與變化。”   “天道無常,地道莫測,人道多變。”   “如今,洪荒天地人三道已出,三才齊全,時機已至,這次封神大劫同樣是天地人三界誕生之時。”   “此乃洪荒大勢,也是世界演化所需。”   隨著鴻鈞道祖講述三界之事,本來紛亂復雜的天機驟然變得有些明了,令眾聖看清了洪荒天地走向。   麵對這一大勢,眾聖愕然不已。   本以為封神大劫隻是針對玄門的劫數,封神才是重點,想不到這隻是小菜,大頭在封神大劫之後,三界才是大事、要事!   盡管心中波瀾起伏,可眾聖心中這才有了些許安穩。   畢竟,洪荒經歷三次大劫,一次比一次恐怖………   第一次是兇獸大劫,雷澤、望舒等不少先天大神隕落,西方更是被得崩斷半數地脈,從那時起開始落後洪荒其他地域。   第二次是三族大劫,混元金仙巔峰的祖龍隕落,混元金仙後期的鳳祖與祖麒麟同樣隕落,以龍鳳麒麟三族為首的種族更是死傷慘重,背負滔天業力,龍族隻能龜縮四海,小心度日,鳳族躲在洪荒南部,靠凰祖鎮壓不死火山延續傳承,麒麟一族更是差點兒絕種,純血麒麟鳳毛麟角,五行、顛倒、陰陽等老祖更是隕落,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魔祖羅喉慘死,西方更是被打崩,進一步衰落。   第三次是巫妖大劫,不僅巫妖兩族死傷無數,隕落數百位大羅金仙與上百位大巫,十幾萬太乙金仙妖將與數萬巫神,以及億萬妖族與千萬巫族,還有帝俊、東皇太一、羲和、常曦、帝江等近三十位準聖大能,最後更是天柱塌,蒼穹崩,天傾西北,地陷東南。   此外,還有無數種族與眾多紫霄宮中客消失,喪命在巫妖手中,最典型的就是東王公與仙庭。   由此可見,大劫之恐怖!   眾聖原本覺得封神大劫背後有隱秘,否則,哪怕東方三教全部隕落在大劫中,傷亡也不過數萬,大羅金仙更是不及百位,看上去很慘,可實際上跟以往大劫相比,根本不夠看,甚至有些兒戲。   如今聽到三界之事,他們擔憂之餘,也真正踏實。   說白了三教封神隻是開胃小菜,洪荒演化三界才是重頭戲。   對三界誕生後聖人坐鎮混沌的安排,眾聖倒是接受良好。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聖人雖有教化眾生之責,但創立教派後,這些可以由弟子代勞,作為萬靈共尊的聖人,他們最大責任就是守護洪荒,推動天地演化,令洪荒晉升為永恒界。   能令他們證道後,自巫妖紀元中期逍遙至今,已經是師父仁慈。   對自身即將承擔的責任,他們都看得很開。   能被天道選中,在無數驚才絕艷的先天大神中脫穎而出,證道成聖,他們除了有大氣運、大功德,大造化與大毅力外,最重要的就是氣度與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