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地皇神農(1 / 1)

“吾不通火之大道,此寶在貧道手中是明珠暗投,唯有到你手中,才是物盡其用,才不會埋沒此寶。”   話到這份上,蘇吉利也不矯情,直接謝過石磯,大方地收下此寶。   這時候,一道流光破空而至,落到石磯麵前,光芒散去後露出真容,正是一麵石鏡,乃是一件先天上品靈寶。   這是通天教主對石磯的補償,若是她有一件先天上品靈寶,也不會在麵對太乙真人時如此狼狽,差點兒性命不保。   當然,也跟她雖身入九州,但的確不曾沾染業力,這次屬實被太乙真人算計有關。   至於太乙真人,封神大劫中自有其他截教仙替石磯收拾。   “弟子多謝師父賜寶。”   對著東海方向,石磯恭敬行禮後,這才收起石鏡。   走出乾元山後,蘇吉利並未告辭,而是帶著精衛,與石磯一同前往骷髏山。   得知精衛已拜入蘇吉利門下,又是人皇之女後,石磯直接將中品先天靈寶混天綾賜給她,說是見麵禮。   可蘇吉利清楚,這是石磯在變相感謝他搭救了碧雲童子與彩雲童子,見精衛沒有貿然收下,而是看向自己,蘇吉利滿意之餘,含笑說道。   “長者賜,不敢辭。”   “望你以哪吒為戒,善加利用此寶,潛心修行,護持自身道途。”   精衛感謝過後,收下混天綾。   骷髏山,白骨洞。   當石磯與蘇吉利到來時,李靖已死。   原來是碧雲童子與彩雲童子心中不忿,怪罪李靖,覺得都是他教子無方,不能約束哪吒,才導致他惹是生非,大怒之下,直接斬殺李靖。   這點倒是蘇吉利出乎意料,不過,李靖之死,雖在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   養不教,父之過!   碧雲童子與彩雲童子都因哪吒差點兒身死,所謂子債父償,他們將這份因果放在李靖身上,也說得過去。   蘇吉利並未在骷髏山多待,隻是拿出一枚玉符交給石磯,嚴明她既已脫劫,就要想辦法暫時避開闡教其餘金仙與大劫,免得節外生枝,重新被拖入劫中,故而希望石磯能盡快動身,入幽冥建造地獄,真正置身事外。   他跟幽冥巫族有幾分交情,見到玉符後,他們會妥善安置石磯。   做完這一切,蘇吉利才離去。   將石磯送往幽冥,是他深思熟慮的結果。   費大力氣救下石磯,蘇吉利可不想因為萬仙陣的緣故,再將她重新搭進去,將其安排得遠遠的,暫時無法獲得外界消息才是上策。   解決完此事,他又帶精衛到東海龍宮走了一遭,要求敖丙恢復後,要給精衛充當護衛,並告知兩者因果,敖廣這才知曉此事,驚怒之餘,立刻答應此事,同時對蘇吉利更加感激..   敖丙犯下大錯,若非灶神天尊出手,令人皇之女返本歸源,重獲新生,恐怕不僅他要遭殃,還有可能牽連龍族。   能妥善解決此事,敖廣求之不得。   同時,他還忍著肉疼,送給蘇吉利一件上品先天靈寶、給精衛一件中品先天靈寶。   前者是感謝,後者是賠罪。   誰讓人族如今是天地主角,神農更是一位準聖後期的恐怖大能。   …   此間事了,蘇吉利帶著精衛離去。   這次東海之行,他甚為滿意。   不僅順利救下石磯,加深了與龍族的聯係,還有兩件上品先天靈寶與精衛這些意外之喜。   精衛喪命時年齡較小,以上古人族平均能活數百歲來說,剛滿百歲的她依舊是個孩子,因為未曾好生見過洪荒,這次隨蘇吉利朝著鳳凰山而去,一路上看什麼都好奇,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然而,飛行數日後,蘇吉利被攔住。   一道光芒從天而降,來人頭發花白,身著布衣,麵相慈和,雙手滿是終年在田間地頭勞作2.4的繭子,像是凡間一位普通老農,身上散發淡淡的藥香與五穀香氣。   “父皇!”   見到來人的剎那,精衛身子一震,整個人都激動起來,隨後朝著老者撲去,無盡歲月積攢的委屈頓時有了宣泄口,哇哇大哭。   老者也激動不已,不由真情流露,老淚縱橫。   看到這一幕,蘇吉利已知曉老者身份,他沒有貿然打擾,而是等兩人情緒稍微穩定後,才行禮道。   “截教三代弟子蘇吉利見過地皇!”   安慰好女兒,神農起身,轉首看向蘇吉利,慈和一笑。   蒼穹之上,神農笑著用法力將蘇吉利托起,一臉感激道。   “此番多謝小友費心,出手助小女脫困。”   神農這話說得真心實意。   他證道時,人族正與洪荒萬族角逐天地主角之位,氣運不穩,需要他坐鎮火雲洞,時刻不能離開。   等人族三皇五帝歸位,他偶爾能進出火雲洞行走洪荒時,雖發現精衛隕落之事與敖丙有關,但因為大禹之水與建造九鼎,都得到龍族相助,人族與龍族關係密切,加上他暫時沒有讓精衛徹底返本歸源的靈丹妙藥,為了大局著想,神農隻能按下此事。   畢竟,敖丙並非普通龍族,若是其身死導致人龍關係出現嫌隙,即便精衛重生歸來,也會成為人族罪人,背上部分業力。   當然,神農也知曉精衛會身死,主要是受女娃之名所累,歸根結底是他這個父親思慮不周,沒起好名字,愧疚之下,神農更不敢見精衛,怕自己一時沖動,做出有愧人族之事。   後來,大夏滅21亡,大商建立後,神農本以為終於得到機會,想不到又被其他事絆住,伏羲天皇隱約推算到洪荒未來會有一場浩劫,這場浩劫起於人道變革,卻滿布殺機,群仙喋血,人族氣運將來也會籠罩在一片血色中。   伏羲乃先天神聖伏羲轉世,也是最先證道的存在,在三皇五帝中修為最深,已入準聖後期巔峰之境,且他以先天八卦證道,其推算之法獨步洪荒,加上河圖洛書加持,即便是聖人都不能在此道上穩壓他一籌,甚至在某方麵皆有不及。   加上他為人族聖皇,對人族氣運變動感知最是敏銳,事有輕重緩急,為了人族將來,神農不得不跟其他三皇五帝一起,坐鎮火雲洞,重新梳理人族氣運,同時聯手推演天機,想要看清人族未來。   直到鴻鈞道祖找上他們,人族高層才知曉原來伏羲推演到的那場浩劫,正是玄門劫難:封神大劫。   這場劫難以人族皇朝興替為基,對玄門仙人而言是劫難,對人族與其他生靈來說,既是危機,又是造化。   正因為神仙爭鬥威力太大,三皇五帝才商議在九州布下加強版的九鼎大陣。   神農本想大劫結束後,無論如何都要解救精衛,沒想到,女兒自己等來了一線生機。   神農心中湧動的思緒,蘇吉利絲毫不知。   見這位人族聖皇對自己感恩戴德,蘇吉利受寵若驚之餘,立刻說道。   “地皇陛下言重了。”   “精衛為人族公主,又與吾有緣,貧道自然不會坐視她受苦受難。”   “何況,晚輩也是人族,既然有能力相救,自然不能袖手旁觀。”   “於情於理,這都是我該做之事。”   蘇吉利腦子清楚,態度擺得很正,並未以精衛救命恩人自居。   長空之上,瞧著麵前不卑不亢的蘇吉利,神農頗為滿意。   “老朽早就聽過灶神天尊之名。”   “小友為人族創新炊具,傳播廚道,撰寫菜譜,為凡俗廚道定下框架,使其真正成型,讓家家壘灶臺、起炊煙,造福九州,功德無量。”   “後又創出靈廚之法,在天地間留下廚道烙印,成就一方道主,為洪荒萬靈再踏出一條修行路,驚才絕艷,有大氣運與大功德,道途無量。”   “精衛拜你為師,老朽心中甚慰。”   精衛也睜大雙眼,亮晶晶地盯著蘇吉利。   她知曉自家師父不凡,非一般仙人可比,可沒想到竟如此出類拔萃,與眾不同。   精衛對炊具並不陌生,皆因自家父親帶領族人製造出了人族飲食用的陶器與炊具,那個時候廚這個概念才應運而生,這也是其功績之一。   可惜,父親沒有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言其道不在此,他隻是點燃一個薪火,指引一條方向,能否燎原、究竟能走多遠多高多久等問題,要看後來者的機緣與造化。   也許這條路能被人走通,也許這條道根本走不通。   以前,精衛不懂,經歷一番磨難後,心智成熟不少,才逐漸明白此話真諦。   隻是,她想不到自家師父會走上這條路,且遠比父親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幾乎要走通這條路。   “陛下謬贊了。”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正因為有陛下這般人族先賢前赴後繼的付出,晚輩才能有今日。”   麵對神農誇耀,蘇吉利沒有沾沾自喜,實話實說道。   這是其心裡話,若非有廚道先賢奠定基礎,僅憑他自己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寒暄一番後,神農表示要帶走精衛一段時間,對此,蘇吉利自然歡迎。   如今,正值封神大劫,局勢變幻莫測,即便是他都走得小心翼翼,不敢行020差踏錯,原本蘇吉利打算將精衛暫時安置在鳳凰山青鸞鬥闕,神農主動現身,願意接走精衛,他求之不得。   畢竟,火雲洞乃人族聖地,不在此次大劫之中,神農又是精衛父親,她在火雲洞,能免除蘇吉利的後顧之憂。   臨走前,神農抬指,一道流光落入蘇吉利眉心,同時拿出一個模樣普通的古樸陶鼎。   “此乃人族第一件炊具,在老朽證道時,得功德灌輸,成為一件極品功德靈寶,是廚道氣運重寶,亦是廚道始祖象征,更是廚道傳承至寶!”   “你過往作為,老朽都看在眼裡,今日將此寶賜予他,日後你就是廚道始祖,亦是廚道之主,獨掌廚道氣運,希望這件功德靈寶與廚道氣運,能助你一臂之力,令你逢兇化吉,遇難成祥,安穩渡過大劫。”   “另外,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灶神雖位司喉舌,經理庖廚,但若是食材來源受限,難免要受人掣肘,束手束腳,老朽觀你昔日曾在推廣廚道之餘,改良農具與作物,可見在農道上頗有幾分天   賦,吾傳了一些司農培藥的心得,能否獲得其中權柄,自給自足,就要看你的機緣造化。”   蒼穹之上。   神農帶著依依不舍的精衛離去。   目送其離開的背影,蘇吉利心潮澎湃。   他沒有著急查看陶鼎,收了此寶後,朝著鳳凰山方向飛快前進。   青鸞鬥闕內,對蘇吉利的歸來,龍吉公主喜笑顏開,她洗手做羹湯,親自做了一桌美食,蘇吉利同樣歡喜,龍吉公主雖廚藝一般,但他依舊吃得津津有味,皆因美食在皮更在骨,不僅重味也重情。   所謂人間煙火,不隻是指裊裊炊煙、星火灶臺,還有藏在煙火裡的溫度,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七情六欲、愛恨情仇、悲歡離合等人生百態盡在其中。   這是另一個層次上的酸甜苦辣,是另一重境界上的風景,是直通靈魂深處的味道。   一碗人間煙火,就是一段故事、一截歲月、一段情感,甚至可能是整個人間。   蘇吉利吃的是美食,更是龍吉公主對他的情誼。   酒足飯飽後,蘇吉利與龍吉公主雖同榻論道,但並未逾越規矩,深入交流,而是恰到好處,點到即止,皆因他們都有成就大羅金仙的誌向,知曉在各自成道前,最好保證自身元神與仙體的純粹,等各自跳出命運長河,再交流陰陽玄妙會事半功倍。   數月後,靜室內,蘇吉利盤坐在悟道蒲團上,拿出極品功德靈寶神農陶鼎開始煉化,因為有廚道氣運輔助之故,此寶被他煉化得極快,僅用數年就達到了運轉如意的地步。   功成之後,蘇吉利暫時出關,瞧著山中旖旎風光,他心情大好。   神農陶鼎的功效遠超他想象,不僅攻防一體,威力跟極品後天靈寶或極品先天靈寶相比都不遑多讓,還能將食材功效完美地發揮、融合出來。   如果說,蘇吉利之前隻能烹飪出對大羅金仙略有成效的菜肴,那麼有了這尊陶鼎與九件先天廚具相助,縱然憑他如今太乙金仙修為,也能製作出令大羅金仙都垂涎的美食,味道與功效兼具。   更重要的是,隻要他想就能熬煮出令普通生靈一步登天,直接成就玄仙的美食,功效與王母六千年蟠桃相差無幾,雖然會耗盡生靈潛力,但數量一多,依舊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