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三皇子把所有事情安排妥當,準備去休息的時候,辰飛部隊才進城。他回來的時候帶回來了兩個消息,一個是李泰隆部現在應該不足五萬人左右,看來是討賊檄文起了一定作用。另一個消息是梁國沒有派兵截殺。三皇子緊急召見梁國過來的幾個人,開門見山的就把這個消息給說了出來,希望能有好的辦法來解決這次生死危機了。 眾人臉上也是愁雲慘淡,沒有援兵的話,他們將進行的是苦戰,就算勝利了,他們這群人也所剩無幾了。懷瑾轉動著自己的腦子,看看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如果說是梁國的皇帝,這種可能性不大,如果說是梁國其他城主不執行命令,估計也沒有這個可能。剩下的隻有一個了,三皇子的命令有可能是假的,他們也看過那個聖旨,不像是假的。然後他又從頭開始回顧,如果剛開始接到命令,不來朝國,隻是阻擋,戰鬥不能速戰速決,隻能是拉鋸戰,這樣就把三皇子耗在那裡,哪裡也去不了。不讓三皇子走,是不是皇城出現了什麼變故,懷瑾越想越震驚,現在,不派援兵,是直接想讓三皇子死在這裡,或者永遠出不去。 他把自己的想法跟眾人說了一遍,便退居到後邊。三皇子聽到懷瑾的說法,心裡也是吃驚,隨後便是憤怒,這是把他從棋子變成了棄子了。他心中開始有了答案:大皇子死於夭折,忠厚老實的二皇子是最有實力繼承皇位的,自己作為老三,想都沒想自己當皇帝,老四明哲保身直接去了邊疆帶兵。老五還小不可能是他,隻有老二了,他肯定是想提前除掉自己或把自己外派,讓自己不對皇位構成威脅。怪不得飛鷹暗衛這麼長時間沒有找過自己,原來自己是被遺棄的那個。他收回了思緒,隨後問道:“諸位先不要討論皇位的問題了,先把李泰隆打敗了在說別的吧。” 辰飛是一個子承父業的老城主,約莫三四十歲,一臉的絡腮胡看著挺是威猛,他聽完懷瑾的話後也是沉思,考慮自己的出路,本來自己可以不用來趟這趟渾水,自己榮華富貴的過完一生。現在上了賊船,心裡也是不知道自己何去何從,試探的問道:“如果我們丟棄這裡,從小路走,能否回去?” 趙副守備冷哼一聲反問道:“已經是棄子了,還能回去?” 懷瑾接著說道:“家已經沒有了,隻有拿下這裡,當成大本營,才有說話的資本。” 辰飛接著說道:“說的倒輕巧,這裡怎麼拿,外邊還有幾萬大軍,我們從梁國帶來的隻有萬餘人,弄不好我們全都要在這裡折戟。” “守城三萬對五萬,綽綽有餘,隻是害怕再出現反叛的人員。隻要城不破,磨死李泰隆是早晚的事。”懷瑾說有所思的說道,然後腦袋一轉:“李鈺可湊齊兩千騎兵,出城伺機而動,斷其糧道,截殺小股敵軍,讓李石基再起草一份勸降書,擾亂其軍心。再固城而守,不足月餘必定破敵。趙副守備帶領五百軍士作為督戰隊,對有異心之敵直接······”說著做了一個抹脖子的動作:“辰城主作為守城大將,讓朝國的部隊在前邊,自己的部隊作為預備隊,隨時營救。” 辰飛想了一想,這樣能保證自己的實力,又不用太被動,確實是一個好的辦法,然後接著說到:“李石基能夠同意麼?這樣死的都是他們的人。” “不同意又能怎樣,現在咱們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他們皇族都不要他了,他不依靠我們還能依靠誰?” 三皇子看談論的差不多了,說道:“就按懷瑾的策略辦,各部做好戰鬥準備。” 等所有人員領完任務走開,就剩三皇子和懷瑾了,懷瑾看著三皇子陰沉的臉不知道該說什麼,隻聽三皇子突然來了一句:“接下來該怎麼辦?” 懷瑾不知道三皇的接下來是擊敗李泰隆,還是說以後的皇位之爭,隻能說了一句模棱兩可的話:“這還是要看天意了。”隨即又說道:“不管以後怎麼樣,把朝國握到自己的手上,才有翻盤的機會。” 三皇子沒有接懷瑾的話,自言自語的說道:“如果我還是一個俠客,快意恩仇,不問朝堂,自由自在多快活。這他麼的什麼事情啊,哎······” “天地之大,眾人皆是棋子,而且你出身帝王家,命運早就注定。” “我也沒有覬覦那個位置,為什麼非要視我為敵,兵戎相見真的好麼?” 懷瑾沉默了,是啊,路家已經滅亡了,已經不參與朝堂,可是又落得什麼好下場?他想了想說道:“或者就有威脅,如路家。”說完便走了出去。 第二天,天剛亮,三皇子便領著眾人來到了城墻上,遠處,李泰隆的部隊正在整隊,估計不消片刻就要攻城了,三皇子坐在城樓中央,與李石基兩人在喝茶。現在能做的已經做了,剩下就是看接下來的形勢發展,然後再進行部署。 李泰隆整理好兵馬,兩萬大軍依次排開,有兩萬人在另外兩個城門,還剩一萬作為預備隊。人手太少,隻能這樣安排。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今天的主要目的是探一探城內虛實,看看還有多少自己的部隊在城中,然後就是族裡現在還能征調多少部隊來協助,人員足夠多才有勝算。 七萬多人的隊伍,經過近一個多月的快速回防,跑的跑,散的散,現在就剩這麼多人。李隆基現在心中惱怒,本來心裡想的是給梁國施壓,隻要拿下李石基,後邊再多給梁國一些補償,自己安安穩穩做皇帝,誰知道自己隊伍中有些部將不聽召喚,擅自劫掠梁國,這個疙瘩算是解不開了。不過還好,有人給自己送信讓自己回防,但是還是晚了一步,沒有撤回朝國都城。要不是哪還有攻城這檔子事。 現在的都城易守難攻,區區五萬人,肯定攻不下這裡,李泰隆讓人喊話,說出了李石基的罪狀,一是提升士氣,一個是擾亂對方軍心。 這邊三皇子也派人回應,把李泰隆說的一文不值。兩方先進行了機會和的罵戰,然後李泰隆看看太陽,一揮手,攻城戰開始了。隻是一開始,李泰隆就把所有部隊都派了上去,喊殺聲瞬間就充滿了整個戰場。作為被動防守的一方,三皇子這裡,根本就沒動座位,還在那裡喝茶。隻見戰場上先是弓箭亂飛,然後部分李泰隆的部隊接近城墻,開始往城墻上架設雲梯。戰鬥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李泰隆的部隊在往城墻上沖,三皇子則是熱油,金湯的往下邊澆,喊殺聲漸漸變為了哀嚎聲。 李泰隆看部隊久攻不下,就準備鳴金收兵。誰知,從斜後方殺來一隻騎兵,直沖自己的帥旗,李泰隆大驚失色,抓緊時間讓叢飛帶領騎兵進行圍追堵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