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出征平倭(1 / 1)

朝國這邊,鴛鴦陣的訓練如火如荼,戰鬥馬上就要打響了,任何人都不能懈怠,都在忙著訓練。懷瑾曾向代王申請自己去,這是三皇子沒有想到的。三皇子隻是回了一個再議,並沒有過多的答復。這裡本就百廢待興,好多事情都要處理,你跑了,這些工作誰去乾啊。   為什麼少了懷瑾會變成這樣,隻是因為現在的朝堂,慢慢分成了好幾派,本來懷瑾在的時候,各個派別都會因為懷瑾,緊緊圍繞在王權的周圍,不會出現問題。隻要懷瑾一走,以辰飛為主的梁國派,和以戶部尚書為主的朝國老派,後期支援和剛剛提拔的朝國新派,他們就會互相爭鬥,鬧得三皇子頭疼。   懷瑾孫然是一個代丞相,但是他做的就比較多,比如參加各個朝廷人員的婚喪嫁娶啊,組織的各個酒會啊,他都會參加,並附帶一份禮品,禮品不夠的話就準備些銀子。總之沒有空手而去的,而且他年齡小的身份,總是叔叔、伯伯的叫的親熱。他給人一種人畜無害的印象,最主要的就是有事他都會先去商量,最後再在朝堂上說,屬於八麵玲瓏,謙卑謹慎的人。   現在的朝堂,隻要是懷瑾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別人都沒有反駁的,而且他還會把解決方案,中間存在的困難,和有什麼收獲,變故等都說的一清二楚,讓人有如沐春風的感覺,好多人都願意同他共事。   當懷瑾再次向三皇子提議要去的時候,三皇子果斷拒絕了,說道:“什麼時候都沒有聽說過丞相還要去參加打仗的,你去了,朝國怎麼辦?再說,刀劍無眼,萬一傷到了,更得不償失。”   懷瑾卻說:“我不是向往打仗才去的,有些事情需要自己去弄清楚,才能做好下步打算,好多東西都是細節決定成敗,我就是看看有沒有我要的那種細節。”   “你說的什麼,我聽不清楚,反正你是不能去。”   “相傳,倭國本就是一個島國,可是島是從哪裡來的?隻能有兩種可能,一個是地殼運動,另一個就是火山噴發。我從古籍上查閱過,說很久很久以前,朝國曾連續將近月餘見不到一絲陽光,如同暗夜,我懷疑,可能是倭國火山噴發,從而形成了現在的倭國。”   “那又如何,你去不去打仗和倭國的形成又沒有什麼關係。”   “火山噴發,可以從地底帶出來黃金和寶石。”   “黃金寶石?他們如果有的話,那他們不就早就發財了,人民都會富裕的,為何還要來朝國占領土地?不用找理由了,我是不會同意你去的。”   “代王,現在朝國的土地能養活四五百萬人,我們安心發展,養精蓄銳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當人口再擴大一倍,或者土地都由貴族占領,你說我們會出現什麼問題?”   “農民起義,造反?”   “這隻是輕的,饑民遍地、骨肉相食,然後才是農民起義,而且將會連年內戰,直至外族入侵,斷我文明了。”   三皇子若有所思,那該怎麼辦?總不能限製人口啊,打仗,修建工事,耕種,什麼地方都需要人,把人口限製了,就直接自斷一臂了。打壓貴族?短時間更不可能,他現在需要的是拉攏貴族,穩固自己的統治,如果不靠貴族,靠農民的話,更不可能。他的臉色漸漸凝重,自己想不到好的解決辦法,隻得詢問:“那懷瑾的意思是?”   “我們為什麼不讓過多的貴族帶領多餘的窮人,再去打下一片天地呢?”   “轉移矛盾,確實是一個好的辦法,可是為什麼你非要去呢?”   聽到三皇子已經緩和的口氣和態度,他知道自己差不多已經說動三皇子了,就接著說道:“我的份量在那裡,我說有,沒有也是有。到時,我會帶著一部分人員在滅完沿海的倭寇之後,直接去倭國,在那裡去建設咱們的前哨站。·····”   “你還準備去倭國,不行,絕對不行,換一個人,你去太危險。”   “代王,咱們可用之人真的不多,如果我不去,那裡就不知道是給誰打的,讓別人竊取了咱們勝利的果實,我會後悔一輩子的。”   “你去了,朝堂之上怎麼辦?”   隻見懷瑾直接在三皇子的耳邊輕輕說了幾句話,三皇子的臉上開始有了笑容,隨口說道,就這麼辦吧。   第二天朝會,當懷瑾提出要去平倭的時候,所有人山呼千歲什麼的,稱代王英明。同時,三皇子提出,各個部門安排一個侍郎隨行,這是為了方便懷瑾行事。依舊由李鈺擔任先鋒,懷瑾隨後,共帶兵兩萬人。眾人隨後疑惑,不是就平萬餘的倭寇麼,怎麼要帶這麼多人,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懷瑾的解釋是,為了不漏掉一個倭寇,不能再讓他們在這篇土地上橫行。   所有事情敲定,大軍就開始準備出發,有人問過,為什麼不等天暖和了再去。懷瑾就說,現在行軍,要到沿海還需月餘,等到了之後正好天暖和,而且路上不必走的太快,順便也能練兵,使兵將配合默契,從而減少損失。   站在城樓上的三皇子,看著遠去的隊伍,目光有些朦朧,他知道,是時候分別了,就是不知道這一別是能再見還是再也不見。經過這半年的相處,他知道懷瑾屬於那種善戰之人無赫赫戰功的人,大家看到的懷瑾,可能沒有什麼太大的功績,可是他給三皇子的感覺,就是他內心是一個強大的人,在路家被滅,半年隻見就成長到今天,不是隻靠別人提攜就能成功的。但是這一走,就不知道是不是放虎歸山,龍遊大海了。   三皇子轉身,給近身龍衛下達了一個命令,要時刻監視懷瑾,說有事情必須上報。三皇子不想再多一個敵人,如果他要變成敵人,就要想辦法把他給抹去。而且,前段時間來找李鈺的武林人士,也要好好查查,他總是感覺,這些人可能知道懷瑾的底細,來投靠懷瑾的。如果都讓這些人成了氣候,自己的王位都難保持了,自己必須提高警惕。   三皇子把腦中的這些想法散去,想到懷瑾說過的話,什麼是自己人,隻有和自己有一樣的目標的時候才能是自己人,還有一種就是有血緣關係的,能叫自己人。算了,回去種孩子吧,就算他們把倭國打下來,也是派自己的孩子比較靠譜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