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稅務稽查(1 / 1)

今天又是悶熱的一天,懷瑾等換好衣服出來,已經是巳時了。看著正在發呆的青鸞,他伸出手在青鸞的眼前晃了晃。然後說到:“想哪個美男子呢?想的這麼入神?”   青鸞被懷瑾的舉動和聲音嚇了一跳,站起來,伸出腳就向懷瑾的屁股上飛去。懷瑾可是見識過她的能力,趕緊躲開,青鸞在這裡的一切都看在眼裡,他也知道青鸞在這裡悶悶不樂的,就隨口說到:“今天出去玩,要不要跟我一起去?”   “去哪裡玩?”青鸞來了興趣,她來這裡得一個月左右,都快憋瘋了,這個院子裡沒有認識的人,特別得無聊。   “代王王後不是肚子裡有孩子了?他想帶著另外另外兩個王妃去附近得寺廟祈福,讓我跟著陪同,你沒什麼事得話,一起去轉轉,散散心。”   “代王不帶王後麼?”   “王後現在已經有七八個月的身孕了,如何前往?”   代王和懷瑾兩人在前邊騎馬而行,一幫女眷在後邊乘坐馬車,旁邊跟了一隊得侍衛,這個陣容保護安全還是綽綽有餘得,在離寺廟還有幾裡地得時候,路上是一片片收割後得麥田,還有一些百姓在進行翻地,準備耕種糧食。代王甚是欣慰,去年得大雪成就今天得收獲,隨口說道:“現在收獲得麥子,估計百姓會過一個富裕年啊。”   “那可不一定,這片土地應該是寺廟的。”   “怎麼回事?”   “寺廟把收來的香火錢,在有災害的時候,以低價把土地收到自己的手中,那些沒有土地的農戶,隻能給他們打工。豐收的時候,也是寺廟豐收,等災害的時候,就又該有餓死骨了。而且整個國家,包括臨近的國家,都是這種狀況,有錢人瘋狂購買土地,百姓隻能越來越窮,甚至餓死。”   代王沉默了,他從來沒有想象過這種情況,土地沒有之後,百姓隻能給地主、僧侶打工,豐收的時候,他們會有足夠的食物,等到災害之年,將是人間煉獄,沒有吃的,百姓隻能造反,想完之後,他的後背驚起了一身冷汗。現在他才明白,懷瑾說的要來祈福,原來是這個意思。懷瑾的想法果然獨特,如果隻是在朝堂,自己可能不信或者想不到事情的嚴重,但是現在,自己有孩子了,自己要給孩子留下一個大好河山。   然後,代王直接讓車隊繞路了,去祈什麼福,自己直接留給孩子的,才是兒孫的福。他們直接來到附近的村莊,想看看剛才說的情況,到底嚴重到什麼程度。   等到了村莊的時候,他們發現,現在晌午正是吃飯的時候,卻沒有幾處炊煙,然後代王直接攔住了一個看起來有七八歲的小孩,然後說道:“小朋友,你這是去哪裡呀?中午吃的什麼啊?”然後從侍衛手裡,拿出的一塊風乾肉遞了過去。   本來還有警惕的孩子看到有肉,一把奪過去就往嘴裡塞,嘟嘟囔囔的說到:“娘親說,上午玩過之後,要回家睡覺,睡上一大覺就不會餓了。”   代王又拿出一大塊的風乾肉遞了過去,說道:“慢點吃,又沒有人跟你搶,這些都是你的,那你要告訴我你們早上吃的啥呀?”   “野菜湯,半塊餅,娘親不讓吃太多,她怕糧食不夠。”   “對了,小朋友,你幾歲了?”   “過了年就十一歲了。”   代王已經不再言語了,他沒想到,原來豐收年也有窮人,也有吃不飽飯的,他呆立了好久,直到懷瑾叫他的時候,那個孩子都不知道跑哪裡去了。然後帶著懷瑾直接回到王宮,讓侍衛守護著家眷去玩去吧,自己已經沒有那個心情了。   他直接把懷瑾叫入禦書房,說道:“事情是你提出來的,那你有什麼辦法沒有?”   懷瑾說到:“臣以為,如果是針對寺院的土地問題,我們可以直接開展滅佛,可以讓咱們的土地上多出不少土地,他們的位置可以建一些道觀,畢竟到時喜歡雲遊四海,講究得道升天,沒有那麼多的牽掛,不會購買土地。可是,如果是地主等大片的土地擁有者,這個方法就不行了,畢竟,他們掙到的錢都是合法的,購買的土地也是市場經營的範圍。”   “那就沒有辦法了麼?讓他們肆意妄為的收購,到時,萬一打仗、天災等情況,咱們沒有那麼多人,沒有那麼多的士兵,不是就要滅國了麼?”代王是真的怒了,朝國如果守不住,那自己將是無根之萍,更別說將要出生的孩子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壓在農民頭上的是無時不在的稅,當在災害之年,或者隨意的糧食減產,他們交不出,隻能變賣土地,不然先讓他們賣兒賣女麼?”   “可是不收稅,當官的吃什麼,當兵的吃什麼?”   “那我們為什麼不能換個方法,從別的地方收稅呢?比如,收商人的,收地主的?”   “怎麼一個收法?”   “商人在各個國家的地位都是相對較低的,他們不事生產,但是他們產生的價值是比較巨大的。比如,南方的布匹是不是相對便宜,北方的羊是不是也便宜,他們隻是通過運輸,就讓需要的人能夠買到山南海北自己喜歡的東西,從而產生了財富,是不是應該收他們的稅。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在他們每個月或者每個季度,讓他們交出十之一二的錢財,給他們地位,然後派遣一部分士兵保護他們的安全。是不是就能解缺錢的苦惱?地主也是一樣,每年讓他們上繳十之一二的稅應該不成問題。當收到足夠的稅收,我們就可以減免一些農民身上的稅,他們慢慢的就能過好日子了。”   “可是商人和地主會心甘情願的給上邊交稅麼?而且下邊的官員如果跟這些人交往過深,是不是稅收還要落到農民頭上?”   “那我們就成立稅法,規定所有交稅人員的範圍,然後成立稅務稽查大隊,對所有地方的官員,商人,地主,進行監督,如有偷稅、漏稅的行為,定斬不饒。人員從龍衛,中央官員中調撥。跟地方官員沒有牽扯的或者牽扯不多的。這樣可以保證稅務上的公平和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