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司馬昭幡然醒悟,洞悉諸葛啟策略(1 / 1)

話分兩頭。   安城一帶,諸葛啟還在和王基對峙。   李遠那邊的動作,王基,乃至是諸葛啟都不知道此事。   雙方僵持不下,王基不想無故損兵,這倒是如了諸葛啟的意。   就這樣,時間又過了兩天。   王基軍中收到了司馬昭的書信。   原來,前些日子,也就是王基得知諸葛啟攻入安城的消息後,就已經把消息送去了司馬昭那邊。   這麼多天過去了,司馬昭的回信總算是送來了。   營帳中。   王基麵前案上放著司馬昭的回信。   上麵的內容很簡單。   司馬昭給了王基兩個選擇。   其一,就是要王基盡快平定安城之事,然後去壽春圍攻諸葛誕。   其二,實在平定不下,就留下小股兵力與之對峙,王基本人帶大軍趕去壽春。   從這封回信上就能看出來,司馬昭無心關注安城的事。   對司馬昭來說,壽春諸葛誕才是重中之重。   王基自從看完書信就愁眉不展。   王基也明白司馬昭的用意,思來想去還是選擇以壽春為主,   采納了司馬昭的第二條建議。   王基當即就清點五千人留下繼續與安城諸葛啟對峙,他則是帶著其餘人趁夜色離開,奔赴壽春了。   ···   揚州,壽春城。   諸葛誕集結大軍,屯駐於淮水南岸。   諸葛誕手握佩劍。   眼神堅決,目視前方。   “諸位,我等皆為魏臣,司馬昭囚禁陛下,不為人子,吾受太後旨意,於此地起兵,討伐司馬昭!”   說著,諸葛誕還真從懷裡掏出了一份聖旨。、   看著有模有樣.   諸葛誕隻是為自己起兵找個理由罷了。、   不然師出無名,他自己都沒底氣。   諸葛誕掃視一眼眾將,高舉手中聖旨。   高呼:“司馬氏篡權,吾當伐之。”   “伐,伐,伐!!”   帶頭高呼的是諸葛誕兩個親信將領。蔣班和焦彝。   蔣班、焦彝二人在是諸葛誕親信的同時,能力還很出眾。   不說能和王基、王昶這些個名將交手吧,但也和石苞差不了多少。   他倆屬於是···什麼都略懂一二,但都不精通。   謀略,有。   內政,有。   帶兵打仗,也可以。   可以說是小六邊形戰士。   之後。諸葛誕繼續激勵將士,搬出錢財分於他們。   每個人都分到了,效果也是立竿見影。   士氣高漲。   諸葛誕滿意離開。   ···   翌日。   王徽帶著豫州駐軍趕到壽春西。   州泰也帶著兗州駐軍進入揚州境內,尋得一處就地安營紮寨,並沒有著急渡河推進。   王徽也是就地紮營。   他們也不敢貿然進攻,萬一失敗了,這個責任他們可擔不起。   又過三天,這天夜裡司馬昭方才帶著皇帝和郭太後抵達了丘頭。   在丘頭安定下來後,天已經亮了。   司馬昭第一時間遣人分別去往王徽處和州泰處,同時派出斥候前去查探壽春情況。   司馬昭遣人前去王、州二人營中,是命令他倆帶兵往壽春逼近,   一直駐紮在外麵可不行。   翌日淩晨,前去查探壽春情況的斥候回來了一個。   司馬昭叫上幾個信得過的護衛,第一時間召見了那個斥候。   一見到人就問:“淮水是何情況?”   司馬昭派出斥候,就是想知道諸葛誕有沒有在淮水南岸設下大軍。   如果有,那就難打了。   如果沒有,就得盡快渡河。   “河南有敵軍駐紮,遠遠的看好像還不少。”   聞言,司馬昭眉頭緊皺,倏然想到了攻下安城,牽製住王基的人了。   司馬昭忽然想通了。   “諸葛誕啊諸葛誕,多數人都猜測你會借鑒毌丘儉的失敗,堅守壽春;也有人覺得你會反其道,主動出擊,不曾想你居然選擇了這個策略。”   “派兵穿插進豫州,在腹地搗亂牽製豫州駐軍,重兵屯駐南岸守淮水,這是要和我打持久戰啊。”   司馬昭總算是洞悉了諸葛誕的策略。   不,準確來說,應該是洞悉了諸葛啟的策略。   畢竟,諸葛誕原本的打算就是集整個淮南戰區的兵力於一處,堅守壽春。   “大將軍,那我們怎麼應對?”   “好啊,他想要耗,那我就偏要強攻。”   眼下南岸有諸葛誕的駐兵,司馬昭自然知道想要打過淮水去,損傷絕對大。   但強行渡河增大傷亡也是無奈之舉。   司馬昭的後勤固然強大,但耐不住淮南之南的吳國。   如若吳國派兵先他一步入主淮南,對司馬昭來說是極其不利的。   司馬昭也是沒辦法,隻能強渡淮水。   “鐘毓,傅祇你二人代我去傳令全軍,除了禁衛軍,其餘人全都集結起來奔赴淮水岸邊。”   鐘毓、傅祇二人齊聲道:“喏。”   二人照做,傅祇第一時間帶著司馬昭的詔令去集結軍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傅祇的父親是曾經幫助司馬家平定叛亂的功臣之一傅嘏。   因為父親傅嘏的緣故,雖然傅祇年紀不大,但也深得司馬家的器重。   能力雖不及其父,但既然司馬昭帶他來了,就證明傅祇能力有可取之處。   趕在午後,總算是把全營上下兵士都聚集了起來。   人太多了,難動員,多達五萬,就這還隻是先頭部隊,後麵還有在往這趕的部隊。   軍隊集結好了,司馬昭沒有鼓舞士氣,因為他著急平叛。   司馬昭叫來鐘會,嘆口氣說道:“眼下局勢不明,南岸有敵軍重兵把守,此強渡淮水···損傷絕對不小。”   “諸葛誕起兵叛亂,大將軍帶兵討伐,此乃大義之舉。”鐘會立即開口寬慰道:“占天時、大義、人和,區區一諸葛誕,自然是談笑可滅。”   鐘會這話說的司馬昭哈哈大笑,但司馬昭也知道這話是安慰他的。   雖然他是占據了這三點不假,但一個地利,就讓司馬昭手足無措了。   “軍中良將雖多,但我唯獨信士季你,此戰我打算讓你帶兵前去,先與州泰匯合合兵一處後,強渡淮水。”   鐘會領命。   “此戰必定艱難,士季···保重。”   “哈哈···”鐘會爽朗一笑:“大將軍何時也這麼多愁善感了?”   而後又說道:“大將軍無需擔憂,州刺史常年統兵,我軍人數眾多,就是身上衣物扔進去,都能斷掉淮水水流。”   司馬昭勉強一笑,他倒希望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