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績在聽到魏軍在這麼喊時,當時就泄氣了。 人剛到,就先被發現了,這還偷襲個啥啊。 謀劃即刻胎死腹中了。 但施績也沒辦法,就算是偷襲行不通,他也得硬著頭皮去打。 不打,棘陽城中還有吳軍和友軍呢。 ··· 施績帶的人和王昶大軍比起來雖然少,但也是起到了作用。 王昶得到這一消息後,心中不由‘咯噔’一下,王昶抬頭看著前方,城還未打下來。 後麵又來了敵人。 當然了,王昶並不是這幾天都在攻城,連續攻城魏軍將士可受不了,一般都是淩晨天未亮時開打,午時就撤。 王昶又抬頭看了眼太陽,咬著牙從牙縫擠出幾個字:“保存實力,從長計議,先撤軍。” “喏。” 王昶帶主力先往北撤走,副將留下壓陣,避免士兵在撤退時亂跑,造成嘩變。 守城的諸葛啟和文鴦明顯察覺到壓力小了。 也沒敵人再繼續攻城了,反而都在往後退。 諸葛啟並沒全程廝殺,所以看的比較清楚,諸葛啟清楚的看到魏軍中軍撤走了。 諸葛啟心中立馬有了猜測,便喊文鴦:“或許是施績來了,一會城門附近敵人一撤,你就帶人殺出去。” 文鴦點點頭,無條件信任諸葛啟。 文鴦不再在城墻上,帶著幾個人就去城門口等著了。 諸葛啟則是盯著城外的情況,在城門附近沒有敵人後,諸葛啟下令開城門。 文鴦接到信息,拍馬殺出。 身後騎兵、步卒紛紛跟上,朝著城外正要退走的魏軍就殺了過去。 文鴦厲聲大喝:“賊兵休走,留下受死!!” 文鴦聲音很大,靠後的那幾個魏軍將士聽到文鴦的厲聲大喝,嚇得提速狂奔。 立馬就超過了前頭的人。 跑的一個比一個快。 文鴦眼見跑遠了,就沒再追。 這時,施績也帶大軍追了過來。 施績看著文鴦。 “可是文俶?” 施績和文鴦並沒見過,施績能認出文鴦,也是聽別人說過文鴦的樣貌特征。 “對,我是文俶。”文鴦點頭道,而後反問:“將軍可是施績將軍?” 施績也點頭承認了。 各自報了身份後就沒啥好說的了,都是自己人,文鴦立馬上前迎接施績。 魏軍剛撤走,城外不安全,二人也沒多說什麼,帶著大軍就先進了城。 施績把人安頓好,就在文鴦的引領下,見到了諸葛啟。 全端去清點損傷了,正好沒在。 二人見麵後,文鴦互相介紹。 施績施禮:“哦,原來是君侯之子。” 諸葛啟回禮:“施將軍的大名我早已知曉,今日得見,榮幸至極。” 沒什麼好說的,見麵就先是一頓商業互吹。 這都是基本操作。 諸葛啟起初對此很反感,但現在…也吹的飛起。 施績爽朗一笑,心情大好。 自從開戰過後,施績還沒笑過呢。 商業互吹過後,開始聊正事。 施績問諸葛啟接下來有什麼打算。 諸葛啟思慮一陣,說:“眼下可趁著敵軍撤退士氣正低之時,可對其反攻,不求全殲,但求削敵。” “嗯…可行性如何?” “敵軍久攻不下,加上撤退,士氣必然大跌,如果沒有施將軍你的話,可行性自然不高,但有你在,成功率自然大幅提高,就看將軍你…敢不敢博一把。” 施績沒急著回答,而是在思考能不能這樣做。 想了半天,施績實在是琢磨不透王昶會怎麼做,也不知道去反攻王昶的結果如何。 諸葛啟適時開口:“此戰不求全殲,打不過撤就行了,進可攻退有棘陽,何懼之有?” 施績想了想,也是,有可退之地,就是打不過,也不至於被反打。 “好,我同意了,既然要趁敵軍士氣低迷,那我建議現在就出擊。” 諸葛啟沒意見。 施績也不含糊,當即就帶兵出城,朝魏軍跑的方向殺了過去。 諸葛啟身體一晃,身體有些不舒服,李途眼疾手快趕緊扶住了諸葛啟。 文鴦忙問:“公子沒事吧?” 諸葛啟搖搖頭:“無礙,應該就是最近連續奔襲,加上這幾天沒時間休息,身體有點累,歇歇就好了。” 也不是諸葛啟一人這樣,不少吳軍也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現象,那可是比諸葛啟的還嚴重。 “公子萬不可強撐。”文鴦勸言道:“我記得我曾和公子說過,我們攻占棘陽那天,有一人找到我,要我處理好屍體,否則會有大疫發生,我照做了,前些天麾下將士也說那個人是一神醫,不如公子你去找他看看吧。” 李途也在旁邊附和道:“對對對,公子您還是去看看吧,我也聽人說過他。” 諸葛啟若有所思,他在聽到文鴦那番話時,諸葛啟就意識到這個人絕非尋常人。 能有這種見識,絕對是精通岐黃之術的人。 “勞煩文將軍關心,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我這就去看。” 文鴦還貼心的告訴諸葛啟那個人住的地方,諸葛啟很快就找了過去。 隻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小院子,諸葛啟敲響門,不一會就見一個中年男人走了出來,麵容略顯老相,但頭發、胡須卻是烏黑發亮。 “你是?” “我是來看病的。” “那便進來吧。” 那人走路也是中氣十足,大步流星,比年輕小夥子還利索。 跟著他來到一間充滿藥味的屋子裡。 “我觀伱麵色蒼白,突顯疲累之色,應該是剛停戰吧?” 諸葛啟一愣。 他又說:“這幾天來找我看病的人,皆是城中軍士。” “先生救助我等,就不怕我們被打走之後,魏軍將領懲治你嗎?” “我和王昶有過幾次見麵,他不是那種濫殺之人。” “那司馬家呢?” “我一介白身,一普通人,保命尚且不足,他若為此殺我一平民百姓,那我隻能說,司馬無度,難長治久安。” “在下諸葛啟,不知先生尊諱?” “張淵。” “張…?”在南陽境內,姓張,還懂醫術,這幾個條件一結合,諸葛啟瞬間就想到了張仲景。 “不知先生和張長沙有何關係?” “哦,那是我祖父。” “原來先生是張長沙的孫子,失敬失敬。”說著,諸葛啟就又對他施了一禮,諸葛啟心中有些竊喜,撿到寶了。 而後又說:“我雖從未來過南陽郡,但對張長沙之名也是敬仰已久。”
第23章:施績解圍,岐黃(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