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賈、鐘沖突,諸葛誕收密信(1 / 1)

三天後。   棘陽城中。   王昶、王基和鐘毓在諸葛啟走後,就進駐城中了。   這些天他們都在積極重建城墻。   三人正在琢磨諸葛啟他們會往哪裡跑時,屋外親信喊話:“將軍,寨外來了一人,穿的破破爛爛,他說他是從湖陽縣跑出來的。”   聞言,三人心裡都咯噔了一下。   王昶沒急著回話,而是先看向了王基和鐘毓。   正好,他倆也看向了王昶。   王昶說:“我覺得我們已經不用再琢磨了。”   王基點點頭。   鐘毓苦笑:“快讓人進來吧,好歹聽聽到底是怎麼回事吧?”   王昶叫人進來。   就和他仨預料的一樣,果然是湖陽縣出事了。   被賊兵攻占了。   王昶無奈的揮揮手,讓那人出去了。   “唉~”   王昶嘆口氣說道:“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守的,我早就給他們去信,讓他們積極備戰了,到底還是被打了下來。”   “現在說什麼都為時已晚了。”鐘毓開口:“眼下我們要想的是如何奪回湖陽縣,征南大將軍,我問一下,湖陽城中糧草有多少?”   “湖陽城中糧草不算多,但也夠他們吃上半個多月了,若是省著點,一個月夠。”   “這就麻煩了。”聞言,鐘毓眉頭一皺:“我們之前還以為敵軍是知道你帶兵殺去了才會忽然自毀營寨撤離,那現在來看···他們應是軍中缺糧,早就打算撤了。”   當時王昶沒追擊的最大一個原因就是覺得敵軍會設伏伏擊他。   王基心煩意亂,倏地起身麵帶鬱色的說:“在這坐著說什麼都是空談,還是早些帶兵趕去湖陽吧。”   “糧食不夠。”王昶神色如常淡然道:“你們倆先去吧,我等宛城的糧草運到,再前去和你們會合。”   王昶說的是實話,軍中確實糧食不多,如若全都行軍,走不了一天就要斷糧。   這樣王昶大軍不動,糧食全給王基和鐘毓勉強夠吃。   王基和鐘毓想了想覺得王昶所言有理,便同意了。   倆人當即集結軍隊,連夜離開棘陽,東奔湖陽。   ……   同一時間,淮水北岸鐘會大營。   南岸就是諸葛誕麾下將領蔣班的駐軍。   幾天過去了,賈充的火攻之計還沒實施,主要是鐘會這邊的情報不上心。   當然,這是賈充這麼認為的,而且賈充還給司馬昭上書說鐘會不認真辦事。   司馬昭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便去信詢問鐘會詳細信息。   今天,鐘會剛收到司馬昭的來信。   鐘會看完,心中驚慌不已。   司馬昭雖然隻是寫信詢問鐘會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不協助賈充實施計劃。   但這幾行簡單的字落在鐘會眼裡,那可就不簡單的了,在鐘會看來,這是賈充跑去和司馬昭告狀了。   鐘會暗暗思索:‘我應該沒在賈充眼前暴露什麼啊,為什麼會這樣?’   鐘會來不及細想,他立即找來一信得過的人,把那份早已寫好的帛書交給了他。   並且再三囑咐道:“張玄,一定要小心,此事事關你我安危,萬不可掉以輕心。”   “放心,我心裡有數。”   這個張玄是鐘會母親張昌蒲的堂弟,也算是鐘會半個舅舅,張玄對鐘會自然是百分百忠誠的。   而鐘會眼下能信任的也就隻有張玄了。   …   張玄被鐘會以派出斥候查探吳軍敵營情況的名義派了出去。   吳軍的火燒王徽也給了鐘會派人去聯絡諸葛誕的機會。   張玄按照鐘會的意思,離開營寨,往北繞路,再往西,繞過吳軍後方才找地方渡河。   就是怕被魏軍看到,吳軍看到問題倒不大。   繞遠路用時肯定久,跑了一天加半夜,到後半夜也就是第二天淩晨時方才來到對岸,並且順利的被敵軍發現了。   張玄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諸葛誕軍抓到張玄後就帶回了營寨,派人嚴加看管。   在這期間,張玄不斷大喊,說他是鐘會派來的麵見諸葛君侯的,有要事說與諸葛君侯。   這個情況也被諸葛誕麾下的人說給了諸葛誕。   諸葛誕得知後,並沒有讓人帶張玄過來,而是第一時間叫來了全懌、文欽、陸抗、唐谘、全靜幾人過來。   叫他們過來,諸葛誕是害怕這件事事後被他們知道,從而懷疑自己有投降之心。   這幾人都是吳國人,諸葛誕也不得不慎重。   他和吳國之間並沒有多深厚的情誼,此時合力無非是因為有利可圖和有更大的敵人要麵對罷了。   一旦沒了外部大敵,吳國肯定翻臉。   ···、   諸葛誕把情況對他們幾個陳述一遍。   幾人聽完,文欽就說:“那這是好事啊,那個人在哪?”   全懌也覺得這是好事,幾人都催促諸葛誕快點帶人過來。   諸葛誕鬆了口氣,急忙命人把張玄帶了過來。   很快,張玄就出現在了幾人麵前。   張玄恭恭敬敬的朝諸葛誕等人施了一禮。   諸葛誕詢問他為何而來。   張玄先是拿出了那份鐘會的書信,而後才說:“此乃鐘將軍親筆書信,還請幾位過目。”   諸葛誕命人拿過來,諸葛誕看完後交給其他幾人輪番閱讀。   全都看完後,諸葛誕納悶道:“鐘會深得司馬昭信任,怎麼會忽然被司馬昭猜忌?”   “唉~”張玄嘆口氣說道:“君侯有所不知啊,司馬昭遣派賈充前來督管鐘將軍,也不知道他對司馬昭說了什麼,近幾日司馬昭屢屢寫信斥責鐘將軍,我家將軍心中驚恐萬分,方才出此下策的。”   全懌想了想,覺得不無可能。   文欽和唐谘不都是投降過來的嘛,而且諸葛誕不也差不多嘛。   全懌就說:“我覺得可信。”   陸抗低頭沉思。、   文欽捋胡須思考。   唐谘直接道出重點:“信或不信,還需鐘會表態。”   諸葛誕、文欽、陸抗都表態贊同。   全懌想了想,也點點頭:“說得對,我們也不能因為你幾句話和這一封信就相信鐘會吧?”   “鐘將軍說了,如若幾位有心殺司馬昭,想要取勝,就以夜裡火光為號。”   諸葛誕等人沒急著答應,屏退張玄後幾人湊到一起商議起了這件事。   諸葛誕覺得此事可行。   因為魏國、吳國雙方經常有投降的人互相降來降去,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全懌和陸抗這仨根正苗紅的吳國將領也覺得可以一試。   文欽和唐谘對於這件事的態度和諸葛誕一樣,既然正兒八經的吳國將領都同意了,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叫張玄進來,放他回去通知鐘會,接受他的投降。   張玄也不拖遝,趕在天亮之前離開了諸葛誕的營寨,原路返回。   趕路一天,天黑之後,張玄才見到鐘會。   鐘會這一天都過的戰戰兢兢,就是害怕張玄被抓到。   現在看到張玄安然無恙的回來,心中也是鬆了口氣,急忙詢問:“情況如何?”   “他們答應了,但是要我們先起兵,然後他們才會渡河接應。”   鐘會眉頭一皺,這個結果在他預料之中,鐘會皺眉是在想這件事要怎麼搞。   軍中將士百分百聽他的也不過一百多人,其他人都是未知數。   鐘會思來想去隻想到了一個辦法。   忽悠。   鐘會也沒好辦法,隻能盡可能的忽悠他們,能唬一時是一時,隻要能撐到對岸的諸葛誕他們渡河過來就算成了。   但眼下最大的問題不是賈充,而是營寨外的王徽大軍。   賈充白天時,離開營寨去丘頭找司馬昭匯報計劃進展了。   想到這,鐘會眼神變得堅決。   “此事需要速戰速決,越拖越危險。”   張玄搭話:“需要我做什麼?”   “今晚司馬昭派來的賈充不在,正是大好時機,你帶上我們的人,就按約定,點火給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