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昶的設想很美好。 …… 但他還是低估了文鴦的戰力。 隨著時間推移,王昶預想的文鴦會體力不支而被他活捉的場景不但沒有出現,反而被文鴦逼迫的節節敗退。 因為節節敗退,他麾下將士士氣低沉,後軍保護糧草的人裡已經有不少都跑了。 後軍不是精銳,還都無甲。 王昶也很納悶,腹背受敵還這麼猛,太離譜了。 再看王基那邊。 王基也很著急,按理來說他追著文鴦軍打應該很順利,不知道怎麼回事,這夥人太難打了。 文鴦有先見之明,把後軍換成了諸葛啟帶的淮南軍,戰鬥力強悍,裝備精良,作戰有素。 如若是吳軍的話,還在陸地上…那形勢,就肯定不會是現在這樣了。 王昶再度改變策略,反正已經被文鴦打的沒士氣,索性是直接撤退了。 王昶帶著糧食和後軍就撤了。 文鴦忽得一輕鬆。 待殺完眼前的人,王昶已經帶人跑遠了。 文鴦剛想追上去,後軍來人向文鴦求援。 文鴦這才想起後麵還有敵軍呢。 當即也改變策略,調轉槍頭朝著王基殺了起來。 文鴦繞到側翼,突然殺出。 王基沒有防備,文鴦這一殺,直接就讓側翼將士潰散了。 中軍的王基急忙派人頂上去,但那可是文鴦啊。 王昶受的罪,王基也該感受一下了。 王基所擅長的和王昶類似,而且王基更擅長內政,對上文鴦··· 打了半天,王基急忙撤退。 迅速和文鴦拉開了距離。 文鴦殺完那些沒能及時跑走的魏軍後,王基也已經撤離出一段距離了。 文鴦看看王基,又扭頭看向了西麵,最終還是決定··· “撤!” 文鴦武力固然很強,但他也不是傻子,剛剛能擊退王昶和王基純屬是趁著那股子猛勁和士氣才殺退的。 如若被包夾的時間久了,他倒是有經驗,不害怕。 但麾下將士不行啊。 拖得越久越不利,文鴦肯定要趁著這會兒已經震住王昶和王基時撤走。 另一邊的王基看著文鴦往北撤走,他不敢追。 在文鴦撤走後,王基第一時間就去找王昶會合,看到糧食安然無恙,心中方才鬆口氣。 不管是死人,亦或是被文鴦亂殺,隻要糧食還在目的就達到了。 二王一商量,決定趁著文鴦剛撤走,趕緊行軍。 萬一文鴦再殺了回來,還不知道要發生什麼呢。 那些傷兵,二人實在沒辦法,留下他們不管肯定不行,隻能帶上。 就這樣,二人帶兵押送糧食繼續行進。 … 而文鴦也沒離太遠,在穩住下來後,還派人過去看二王的情況。 在得知他倆繼續往湖陽方向行進,文鴦立即出發,去到了二王前麵。 文鴦自然不滿足於殺死點人就走。 其實文鴦殺的人不少,二王粗略統計一下,雙方死的人數加起來得有一千八百多人,要是加上傷的人那就更多了。 而且當場戰死的魏軍中,有一半都是帶甲的。 這戰鬥力也難怪王昶和王基都被迫後撤了。 再硬剛下去,怕是甲士都要死光了。 二王行軍時很謹慎,生怕文鴦再殺出來。 但,越擔心什麼就越會發生什麼,文鴦到底還是殺了出來。 從側翼忽地殺出,然後打一波就跑,二王有心打,文鴦反倒是沒心思和他們久戰了。 文鴦的策略也很簡單,就是騷擾。 敵軍人多,但機動性差。 我軍人少,但機動性強、戰鬥力強,敵軍難追。 文鴦連續這樣搞,不到兩個時辰,就來打了三次。 搞的二王心煩意亂。 但他倆也沒對策。 …… 同一時間。 湖陽城中,諸葛啟派人去探查敵營情況的人回來了。 而諸葛啟派人去查看敵軍營寨的情況也是因為諸葛啟在今天淩晨天還沒亮時,見到了文鴦派回來報信的人了。 諸葛啟在聽說了這個情況後,就立馬做出了部署。 其中一條就是刺探敵情。 現在諸葛啟也已經知道敵軍情況了。 “敵軍營中人少,王基多半還是收到了王昶的來信,應該是帶人去接應王昶了。” 諸葛啟說出了他的推斷。 施績和全端皆是點點頭,覺得有理。 施績問:“那公子打算怎麼做?” “文將軍派人回來傳信,他自己應該是去阻擊運送糧食的隊伍了,我們也不能乾看著,可以趁此機會,攻克敵營。” 這時候確實是個好機會。 敵軍多日沒吃飽,且軍中人少,而諸葛啟這邊則是每個人都吃的飽飽的,士氣高昂。 “誰去?” 這話是全端問的,毫無疑問,他肯定是不想去的。 “我去,你留下守好城。” 施績有傷,諸葛啟隻能自己上。 “好,諸葛公子你把城中的甲士精銳都帶走吧。” 就這樣,諸葛啟帶著城中精銳出了城,這當中,有吳軍也有淮南軍。 雙方會和多日,基本也不分什麼了,不論是淮南軍,亦或是吳軍,諸葛啟他們幾個將領都能指揮動。 諸葛啟帶著城中僅有的一千精銳甲士出城,出城後就朝著敵營殺了過來。 速度很快,待到鐘毓聽將士匯報敵軍來襲時,諸葛啟已經帶人攻入營中了。 依舊是李途不懼生死,沖殺陷陣第一個殺進去的。 鐘毓立馬披甲上陣,打算親自督戰,擊退諸葛啟。 鐘毓雖然在司馬昭手下一直充當謀士的身份,但也會打。 隻不過是沒那麼擅長罷了。 鐘毓親自上陣的更主要原因其實是為了鼓舞士氣。 鐘毓大喝:“王將軍來信,馬上就能趕回來,頂住敵軍,高官厚祿,封侯蔭子,應有盡用!” 已經帶人沖殺進營中的李途聽到了喊話的鐘毓,便把鐘毓當做了主將,立馬循聲看去,接著就朝鐘毓所在地殺了過去。 李途想的也很簡單。 就是擒賊先擒王嘛。 先把鐘毓這個一軍主將抓住。 一軍之將都被俘虜了,其他魏軍自然不足為懼。 還可以此作為要挾。 但鐘毓也不是傻子,任由李途殺過來。 鐘毓見李途朝著他殺了過來,立馬指揮人擋在身前,鐘毓自己則是往後撤。 李途見情況不妙,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打算不追了。 就在這時候諸葛啟發現了李途的意向,立馬指揮將士過去支援他。 得到支援的李途恢復鬥誌,再度朝鐘毓所在的位置發起了猛攻。 … 諸葛啟見鐘毓確實很謹慎,左右看看心中計策已出。 讓幾人繞路跑去他們營寨後麵,大喊‘我軍敗了之類’‘敵軍殺來了’的話。 局勢太焦灼,一時半會根本打不到鐘毓跟前,隻能另外尋找機會,或者是用計策製造機會。 散謠是諸葛啟能想到最簡單的一個計策了。 這會前頭正打的熱火朝天,別說普通士卒了,就是鐘毓也無心去看後方什麼情況。 果然,諸葛啟派去的人這麼一喊,那些守在營寨其他位置的魏軍,因為不明情況,以為真敗了,就都慌亂躁動了起來。 而前頭正在交戰的魏軍聽到這話,則是以為是王基慘敗回來了,頓時戰意全無。 種種因素摻雜到一起,雖然不能讓敵軍直接投降,但軍心必然崩潰。 抵抗意誌變弱,李途攻打的也就輕鬆了。 鐘毓心中頓感不妙,立馬就意識到這是敵將用的計。 鐘毓心中懊悔不已,現在即便是知道是怎麼回事,也已經晚了。 計策已成,他這邊的士氣已經弱了下來。 鐘毓現在也好辦法,隻能再度使出那一招,許諾好處。 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也確實有用,但效果已經遠不如剛開打那會了。 李途見鐘毓鼓舞無用,不由大笑:“賊將,受死!”
第35章:文鴦亂殺,1路襲擾(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