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炎在久攻不克後也發覺不對勁了,他帶的兵力不多,也就是五百人。 本以為就是來抓人的,不曾想變成了攻防戰。 司馬炎隻得派人回去告知司馬昭情況,讓司馬昭增援點人手。 司馬昭知這一情況後,心中雖然憤怒,但卻是露出了一副意料之中的表情。 司馬昭其實也不確定陳泰會不會反抗,但他推測陳泰應該不會去做待宰羔羊。 事實證明,的確如此。 這不就開始反抗了嘛! 司馬昭一拳捶在麵前的案子上,咬著牙冷喝:“陳玄伯啊陳玄伯,我就知道你不會做刀俎魚肉。” “來人···” 司馬昭立即命人去集結禁軍,他自己親帶禁軍殺向了陳泰家中。 ··· 與此同時,城外,諸葛啟已經對洛陽進行了合圍之勢,南、西、北皆有兵力部署,諸葛啟在南坐鎮。 唯獨東麵什麼也沒有。 諸葛啟是怕司馬望帶軍回援,在這裡部署兵力有點得不償失。 但,諸葛啟在司馬望撤回的必經之路上埋伏了一支伏兵,李遠帶軍。 另一原因就是圍城必闕。 諸葛啟在部署完圍城方略後,也是第一時間遣人去通知文鴦和王基二人,要他倆給予司馬望壓力。 說司馬昭去帶人殺向了陳泰家,司馬昭還沒開打,守軍就來通報,城外敵軍攻城了。 司馬昭被迫帶著禁軍趕去守城,留下五百人給司馬炎讓司馬炎慢慢攻。 ··· 再說司馬望軍中。 其實不用文鴦和王基給予壓力,司馬望、司馬伷、王愷三人就已經有了壓力。 時間來到下午,三人全都得知了諸葛啟渡過洛水的情況了。 三人意見不統一。 王愷想回去支援。 司馬伷則是說要留下遏製文鴦和王基,可派兵力援救,但不可全都撤走,如若全軍撤走,等王基和文鴦也趕到洛陽城下,那局勢可就更加不好了。 司馬伷還說:“僅憑諸葛啟手上的兵力,未必能攻克城墻堅固的京師,我等在外更能給予諸葛啟壓力。” 司馬伷所言有理,司馬望也更傾向於司馬伷的建議。 但王愷不行,王愷非要回去。 司馬望和司馬伷合力才好不容易才安撫住了王愷。 內部矛盾是解決了,但外部文鴦和王基二人又開始了。 他倆知道王愷不咋地,就專針對王愷。 王基坐鎮鞏縣城中,文鴦和唐風二人帶著精銳甲士三千,去攻打王愷。 並不是強攻,就是嚇唬嚇唬王愷。 對於王愷的能力以及性格什麼的,王基都比較清楚,一個字總結,菜。 當然,這個菜隻是對王基來說的菜,還有比王愷更菜的人。 ··· 就和王基預想的一樣,文鴦和唐風一帶人過去,王愷就慌了。 二人是趁夜色摸過去的。 王愷在聽到打鬥聲時,嚇得驚慌失措。 王愷聽說敵軍打了過來,立馬讓人去抵擋敵軍,而他則是帶著人跑出了營寨。 文鴦埋伏多時,盯著王愷追了上去。 沒錯,文鴦和唐風也是有戰術的,一半人跟著唐風去攻打營寨,文鴦則是帶人在營寨周圍徘徊,這也是王基告訴兩人王愷多半會跑。 這才讓文鴦想到了這個戰術。 ··· 言歸正傳。 王愷一看後麵有追兵,立即命人分開跑,讓文鴦分身乏力。 王愷這麼做,是想要自己跑掉。 事實證明,王愷賭對了。 王愷沒有往北去和友軍會合,而是直接順著伊水逆流而上跑了,他跑的這麼位置隻會距離友軍越來越遠,文鴦覺得王愷應該是去和友軍會合的。 萬萬沒想到王愷不按常理出牌,反而往反方向跑了。 文鴦追了一會,非但沒追到往愷,反而和支援過來的司馬伷打了一場,結果就是司馬伷大敗了。 文鴦這邊及其麾下的將士都把司馬伷當成了敗逃的王愷,在文鴦的激勵下,各個將士都是英勇無比。 愣是殺的司馬伷軍大潰,這下可好。 支援的人反倒是成了敗軍。 司馬伷實在是擋不住文鴦,一戰即潰。 但是司馬伷跑的快,見情況不對勁,就舍棄兵力牽製文鴦,帶著不足千人往回跑。 司馬伷跑回去後,就立馬叫司馬望撤退。 司馬伷其實也不知道敵軍是什麼情況,還以為是王基和文鴦發起總攻,把王愷打潰散了,他害怕他們這裡也守不住。 司馬伷把自己的猜測說了出來, 司馬望聽完這個情況,也不得不謹慎行事,稍加思索,就同意了司馬伷的提議。 臨撤退前還燒毀了營寨,鋪開火焰,希望可以阻擊一會敵軍。 這時,天已經亮了。 文鴦在帶軍趕到時,隻看到了烈焰擋路。 沒看到敵軍,這也讓文鴦鬆了口氣。 不管過程如何曲折,好在是達到了他們想要的效果。 文鴦沒再繼續追擊,而是回到了鞏縣,在撤回的路上,文鴦還又撿到了不少跑散的魏軍,招降一些,殺掉一些。 與唐風合兵一處後方才回到鞏縣。 ··· 文鴦和唐風回來時,已經是傍晚了。 王基在聽完文鴦的敘述後,麵露喜色。 “如此一來,我軍就可追著西進。” 王基扶著下巴思索了一會,又說道:“如若府君那邊部署得當,我們可以聯合全殲司馬望軍。” “說得對。”文鴦贊同附和,然後追問道:“那我們是不是應該西進。” 王基點點頭。 “那是自然,文將軍和唐將軍你們二人辛苦了一夜,就先休整一下,我去整軍,明天出發。” “喏。” …… 與此同時,司馬望和司馬伷二人已經停下了撤退的腳步,他倆還是沒打算直接撤回城中。 還是那句話,一旦龜縮城中,再想打出來那可就難了。 二人占據有利地形,就地安營紮寨。 兩人並不知道,暗處已有人盯上了他們。 李遠散出斥候沿路刺探,正好看到了他們。 斥候第一時間回去向李遠陳述詳情。 李遠得知情況後,並沒去打,而是帶兵往後撤了一段距離,生怕被司馬望知道他們的存在。 李遠在等一個和文鴦、王基合擊的機會。 …… 時間來到第二天下午,王基和文鴦一大早就出發,鞏縣城中沒有留一個人,全都帶走了。 攻打洛陽一戰是重中之重,什麼鞏縣沒什麼用,如若遲遲攻打不下洛陽,就是守著鞏縣也沒什麼用。 但緱氏不能丟,緱氏事關糧食中轉,因此諸葛啟在緱氏留了不少兵力。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畢竟不能自斷糧道。 … 這時,王愷還在跑。 王愷本想著想辦法回到洛陽,但他跑的方向不對,根本沒法進城,就在伊水邊上兜圈。 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往哪兒去了。 … 很快,入夜! 文鴦和王基已經追了上來。 司馬望得知情況後立馬備戰,他全天戒備,就知道敵軍會追。 命司馬伷帶兩千甲士去阻擋敵軍,司馬望命人修築了簡易柵欄,敵軍速度太快,雖然簡易,但也可以阻擊一二。 配上甲士去守,應該可以抵擋住。 這邊一開戰,李遠在開戰的一半個時辰後,也知道了這一情況。 李遠猜測是文鴦和王基打了過來,便立即帶兵前去支援。 李遠這支本就是伏兵,人不多,也就是一千人那樣,但機動性強。 都是騎兵。 不多時,就已經支援到位,由背側對司馬望軍發起猛烈進攻。 司馬望並無防備,事發突然,被打的發懵,直到李遠帶騎兵沖殺入陣,司馬望方才立馬部署將士防守。 但這時候防守已經晚了,李遠這一輪猛攻,就已經把魏軍將士沖殺的軍心潰散了。 司馬望現在是前有虎後有狼,司馬伷那邊抵擋文鴦和王基的陣線本就岌岌可危,現在又被李遠一頓突襲。 局勢就更加危急了。 司馬望派人去詢問司馬伷戰況,司馬伷回答,戰況危矣。 司馬望當機立斷下令。 “撤。”
第77章:麻煩頻頻(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