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此間是魔門在冒天下之大不韙,進行血祭。”劉玥總結道,並得到周圍多數認同。之前在太平島附近發生的血案,就把魔門列為最大嫌疑對象,而此間發現的證據和零的講古,更進一步指向魔門。 “也不盡然。”零卻提出反對意見:“三教頒發屠魔令後,應者雲集,不少大勢力也加入進來。在這場大動亂中,不少魔門分支被滅門,典籍四散,而且血祭之法本來就不是什麼機密,知道它的不在少數。對於一些勢力而言,祭祀魔君之事當然不會去做,但抽血煉丹之法,卻是增強己身,擴大勢力的好法門。 “魔門大潰敗後,又接連有屠村滅寨的血案發生。剛開始以為是魔門死灰復燃,可後來愈演愈烈,血案不斷,才慢慢發現此事背後有其它勢力的影子。 “覆滅魔門,是三教大書特書的大功績,可以入傳記,留青史。可後來的血案頻發,無疑大大的大了三教的臉,讓三教滅魔的正義性受到了玷汙。於是三教難得的再次達成共識,將血祭之法列為禁術,使用此術者,天下共討之。又聯手覆滅了幾家屠殺民眾,抽血煉丹的勢力,才將此事慢慢的平息下來。” “這麼說來,魔門的嫌疑不是更大了嗎?”方明疑問道。 “不錯,其它勢力或許知道血祭之法,但造成血案後,隻會提煉血晶,而不會祭祀魔君。而此處血煉和祭祀同時發生,不是更進一步證實了是魔門進行血祭嗎?”劉玥醒悟過來,插言道。 “這正是案情的關鍵。”零用手扶了下並不存在的眼鏡,作大偵探狀,一本正經的道:“你們看邊上的祭壇,祭壇中的神像雖然被毀,卻說明了他們在隱藏某些東西。那他們要掩藏什麼呢?”見眾人陷入沉思,零滿意的點點頭,接著自問自答道:“自然是掩藏神像的外觀。我們知道神像是諸神在世間的錨點,雖然因雕塑者不同,見識不同,形像大相徑庭,但一些普遍被認同的特征會體現出來,以便信徒相認。” 方明這時插話道:“也就是說,對方是怕我們認出他們祭祀對象,從而確認他們的所在勢力。而如果真是魔門所為,他們惡名昭彰,所以就沒有必要掩藏,也就不會在匆匆撤離的情況下,還要把神像毀去,畢竟毀壞神像也是瀆神行為,不到萬不得已,不會為之。” 劉玥點頭表示贊同,卻道:“有一定道理,但隻是臆測,沒有任何證據佐證。” “不不不。”零搖著一根食指,接著說道:“其實我們一直有一個很大的誤區,把血祭看成一個整體,卻忽略了祭祀和煉製血丹是兩個完全獨立的個體。我說過了,煉製血丹的方法雖然隱秘,但其實沒有我們想像的難以得到。至於祭祀嗎, 因為魔門惡名昭彰,深入人心,所以一提到以人魂祭祀,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們。其實不然,翻開史書就會發現,古往今來出現過不少以人魂祭祀的邪教。所以能夠進行血祭的勢力不隻是一個魔門。 “我們還是看祭壇,祭祀陣紋雖然都是大同小異,但在陣紋核心處往往會刻上幾句祭文。而祭文是恭維,奉承接受祭祀的神靈的,往往就會使用神靈慣用的語言文字。 “雖然祭壇上的文字,我也不認識,但我可以確定的是,絕對不是深淵魔文。” 眾人看著陣紋中心的一篇歪歪扭扭的文字,都不認得,但零的分析頭頭是道,讓人十分信服,卻也使得案情更加撲朔迷離。 話說此界修士,到了四品以後飛天遁地隻是尋常,借助真形往往會掌握一些神異的神通秘法,從而被見識淺薄的普通人視作神明。而普遍意義上的神靈,除卻深淵魔君,星界諸神等異界來客之外,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麵。 一是鬼修,鬼修前六品按部就班的凝練鬼驅,在各大職業中戰力不顯。到了三品卻要麵臨兩種選擇,首先就是仍走鬼道,這種鬼修不容於天地,雖常有強橫的三品,二品鬼道修士現世,卻往往曇花一現,消散於天地之間。其次就是由鬼道轉神道,開神國,食香火,掌眾生之力。雖然神道艱難,還要忍受眾生之力的反噬,不得逍遙,但能常駐世間。而且要是神國經營的好,香火旺盛,自身實力也是不弱。比如青衣娘娘,一品鬼修,在世神明,駐世三千多年,威名遠播,無人敢惹。要不是鬼修誕生神秘,不知原由,修士兵解轉修不看本身實力,看的是機緣,是運氣,走此由鬼成神的大道的大有人在。 二是圖騰獸,一些強大的部族與強大的荒獸簽訂契約,部族提供血食,常年祭祀,誠心供奉,而荒獸提供武力保護,雙方形成一種共生關係。長年累月下來,其中一些荒獸會掌握眾生之力的用法,領會一些神道法術神通,這種荒獸被稱為圖騰獸,也被視為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