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摸著下巴,看著遠去的一眾醜妖,若有所思。 說起來,這“三窮六怒”之法與他倒是有幾分契合。他雖然心態平和,不容易動怒,但是一直很窮。想來很容易便能將此法修到精深之處。 方明想到此節,便往吳媚娘身邊靠了靠,求教道:“媚娘姐姐,不知道從何處可以學到這‘三窮六怒’之法?” 吳媚娘一臉驚訝的看著他,十分不解,費了老大爺勁才將心中好奇壓下:“此法據說就是無回穀主阮仝自創,別無分號。” 方明又問:“不知這位妖王收不收人族弟子?” 吳媚娘蹙眉道:“據說,那位妖王的弟子不是俊美,便是醜陋,倒是不分是人是妖。”她上上下下的打量一番,接著道:“你這形象,也達不到基礎要求啊。” 方明睜大眼睛,難以置信的看著吳媚娘,抱屈道:“我這麼玉樹臨風,風流倜儻,誰不誇一句翩翩美少年,還不夠俊嗎?” 吳媚娘作勢欲嘔,一臉嫌棄。 娜娜刮著自己的臉,羞她道:“臭不要臉。” 方明隻道小姑娘羨慕嫉妒,不屑的道:“有眼無珠。” 氣得娜娜直跳腳。 零大小姐插言道:“這所謂的窮怒之法,是借助怒的怨氣,窮的鬱氣,來激發潛能,增強戰力。 對於沖動易怒之人,窮困潦倒之輩,大有裨益。你去湊什麼熱鬧?” 方明不解的質問道:“難道你不覺得我很窮嗎?” “你窮?”零不可置信:“你見過哪個窮人擁有一艘重型遠洋漁船,擁有像我這麼強大的傀儡,擁有公孫這麼貼心的大副。” 方明一臉驚奇:“你這麼一說,我非但不窮,反而很是富有。可我怎麼老是覺得自己沒錢?”隨後恍然大悟,指著零大小姐,大聲抱怨道:“是你這吞金獸,把我好不容易積攢的家底敗光了。” 零大為惱怒,理直氣壯,據理力爭道:“我早就自力更生了好嗎。現在花的錢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掙的。” 幾人吵吵鬧鬧,場中卻又起變化。凈壇寺僧眾間,轎攆之上,帷幔之中,走出一位身材曼妙,波濤洶湧的妙齡女子。此女步履娉婷裊娜,行走間如弱柳扶風,聲音軟糯嬌柔,甜在心間,酥到骨子裡。 可惜五官略顯平庸,嘴唇偏厚,眉毛太過濃烈英氣,使得整體失色不少,令人扼腕嘆息。 當然了,在方明這種先看腿,再看胸的老色胚眼中,身材才是最重要的,至於臉什麼的過得去就行,反正關了燈,什麼都看不清。 方明雙目在那山巒起伏間,流連忘返,垂涎三尺。卻聽身邊確確實實響起吞咽口水的聲音。 他愕然尋聲望去,想著乾出如此沒品行為的一定是那個不學無術的南疆魔女娜娜,卻想不到是一直以乖乖女形象示人的敖靜。 敖靜一時看的有些忘形,此時在方明灼灼目光注視下,羞得臉頰發燙。兩朵紅暈,起自雙頰,迅速暈染開來,漫過脖頸,透過衣裙包裹的胸膛,直達四肢百骸。短短的一瞬間,她就成了一隻熟透的大蝦,整個身子都通紅通紅的。 方明大感有趣,目光炯炯,眼神戲謔,直直盯著已經把小腦袋快埋進自己胸膛的敖靜不放。 還是吳媚娘看不過去,主動插入兩者之間,遮擋了方明極具侵略性的探究眼光。 敖靜像一隻受驚的小白兔,躲進吳媚娘背後,再也不肯出來。 此時,場中兩人,話不投機,十分乾脆利落的擺開架勢,上演全武行。“白蓮使者”妙音,看起來是一個嬌滴滴的弱女子,卻不知從哪掏出一柄兒臂粗細,金光燦燦的降魔杵。一步跨越數十丈,一杵泰山壓頂,自上而下,直擊老和尚的天靈蓋。 老和尚擁有大神通“湮滅”,善於將一切術法神通,湮滅於無形,但對於不講道理的,且短平快物理打擊,就有些相形見絀。 他既躲不過,也不願躲,鼓動金剛之軀,手掐寶瓶印。勁如寶瓶,身似金剛,渾圓如意,不漏不壞。 轟然對撞,妙音順勢急退,借此卸去如山勁力。兩人雖然境界相若,但她畢竟少修了數十年,積累不足,底蘊亦是不及。 妙音一退後,隨即再進,佛門神通“步步生蓮”展開,端的是一步一蓮,步步生花,念之所及,身之所向。 她身姿蹁躚,足下生蓮,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但手中沉重的降魔杵,卻舞的虎虎生風。短短數息之間,就接連打出三十餘記,留下一陣十分有節奏的金鐵擊打之音。 然而老和尚就像打不死的小強,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咬定青山,巋然不動。 妙音一輪強攻不成,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隨即短暫回氣後,悍然發起第二輪。其後,再三再四,直至第七輪力竭之時,才不得已退避三舍。 說起來也是惱人,她有數門神通傍身,更有無數秘法,卻被老和尚的一門“湮滅”神通,治的服服帖帖。隻能選擇簡短,高頻,快速的貼身短打,仗著年輕力壯,欺他年老無力。 卻不想,老和尚之前殺的人頭滾滾,吞噬大量血肉,除了挪用部分,用於返老還童,重鑄青春外,絕大部分儲存了下來,用於施展魔道秘法之用。 此時的他,絕對已經重回巔峰,真正站在了四品絕巔之上,不輸於任何同階之人。 妙音一退再退,終於認清打不動的現實,嬌喝一聲:“無緣,快來幫忙。” 正在大快朵頤的無緣小師傅,懶洋洋的道:“叫我什麼?” 妙音咬牙切齒,一字一頓的道:“無……緣……大師兄……” 小和尚老氣橫秋的點頭,贊道:“師妹真乖。” 隨即秀口一吐,便是金科玉律:“佛說,妙音力大無窮;佛說,妙音金剛護體;佛說……” 佛門的金科玉律,有些類似儒家的言出法隨的嘴炮神通。隻不過儒生修持自身,不假外物,一言既出,自能萬法相隨。 而佛門僧人求神拜佛,使用金科玉律,是借用神佛之力,來撬動當世規則,從而產生超凡效果。 當然了,既然是借的,自然有限度,威力也是打了折扣的。 好處是,消耗較少,副作用也小。 到底孰優孰劣,各執一詞,莫衷一是,難有定論。